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92470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1 2 0 2 5 1 9 4陈红卫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摘要现代社会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表明, 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 只有当这个能力系统能 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时,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本文的目的是想探讨一下如何管理好软件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一研究与开发能力 ( 简称研发能力)。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行业里的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是有能力及时提供客户所 需的软件产品。 软件行业里, 特别是生产型软件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和速度, 而研究与开发 ( 简称研发) 就是企业获得创新和速度的基本方式和源泉。因此,对企业研发能力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软件研发的难点在于将人脑复杂

2、的决策过程离散化, 而且还要快速推出产品。 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优秀的软件产品后面必定有几位核心优秀人员, 那些拥有优异的个体研发能力的人们。 最新发展的基于胜任力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获得和培养优秀个体能力,并激励个体能力不断发展。然而, 光有核心的 优秀人员还不能让软件企业傲立于市场。 无论从创新还是速度 上, 个体很难与一个有效的团体抗衡。 一个有效的研发团体必须有整合个体能力为企业目 标一致努力的机制一企业层的研发组织能力。 通过完善地工作设计而建立的灵活 的组织结构、 不断成熟的软件研发过程和员工普遍认同的符合企业使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研发组织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3、也是企业研发组织能力管理的对象和日 标。本文主要根据企业能力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理论,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 践, 在软件企业管理中提出软件研发能力管理的概念、 目 标和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将研发能力分成组织能力 ( 企业层) 和个体能力 ( 个体层) 分别作为管理对象结合爱 立信 ( 上海) 研发中心的 运行进行研究, 希望能对软件公司研发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实际操作有所帮助。关键字研究与开发能力软件企业0 1 2 0 2 5 1 9 4陈红卫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A b s t r a c tU n d e rC o m p e t e n c ee v e n f i e r c e

4、c o m p e t i t i v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f i r m h a s t o b e h a v e a s aS y s t e m . A n d o n l y w h e n t h e C o m p e t e n c e S y s t e m c a n s a t i s f y t h e m a r k e tn e e d s , t h e f i r m c a n s u r v i v e a n d g r o w .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e t h e s i s i

5、s t o r e s e a r c hh o w t o m a n a g e t h e R 第三章, 简要介绍软件产品的特 征和生产型软件企业基于项目 运作研发活动的基本现状, 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比较研发项目管理与一般项目 管理的区别, 分析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提出项目 执行能力是软件企业研发能力的整体反映的观点。 第四章, 阐述软件研 发能力管理的概念和范畴, 提出研发能力管理分成组织能力 ( 企业层) 与个体能 力 ( 个体层) 管理的观点, 并在阐述个体能力时引 进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新发展的个人胜任力理论, 随后探讨研发能力管理的对软件企业的重要意义; 第五、 六

6、章, 针对软件企业研发的特征, 对企业层和个体层的能力管理分别展开讨论, 结合爱 立信( 上海) 研发中心软件研发能力的管理和问题进一步探索研发能力管理的实践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第七章,结论。0 1 2 0 2 5 1 9 4陈红卫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Z 企业发展的能力论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日 益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谈企业发展和竞争就 必谈研究与开发 ( R e s e a r c h 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等。2 . 1企业理论的演进企业理论家信奉的哲学观点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随着 “ 存在 ( 运行着的)”的企业的特征不断变化,企业理论也不断发展。劳动分工理

7、论早在2 0 0 多年前亚当 斯密 ( A d a m S m i t h )基于实践而出 版的 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明确地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如何能提高生产效率。 劳动分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我们可以视之为工业革命的根本,是短缺经济时代最强有力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1 9 世纪末, 马歇尔将当时各种经济学理论整合为一个均衡价格理论体系, 写 成了 经济学原理, 这一折中主义的产物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故被尊称为“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企业理论选择企业外部的约束因素来分析对企业 经营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对企业的分析是由外而

8、内, 即企业经营环境和产业态势决定企业竞争战略, 而忽略各个企业自 身的能力和资源的不同。企业契约理论 ( t h e C o n t r a c t u a l T h e o r y o f t h e F i r m )在现实中劳动分工并不能无限 制发展下去,还是有其他的因素限制劳动分 工、妨碍规模经济和经济成长。以 科斯 ( R . C o a s e )、威廉姆森 ( W i l l i a m s o n ) 和张五常为代表的企业契约理论的 解释是, 分工( 专业化经济) 与交易费用存在冲突。 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消费, 而作为生产者偏好专业化生产。由 于这个冲突, 当交易

9、效率低下时, 分工的 好处被交易费用抵消, 人们会选择较低 的分工水平。 当交易效率较高时, 分工的收益超越相对的交易费用, 市场均衡的 分工水平也会上升。 而当分工水平上升时, 市场容量会扩大, 生产率、 贸易依存0 1 2 0 2 5 1 9 4陈红卫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度、 生产集中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 个人专业水平、 专业化部门 都会上升。 企业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企业是一个有效率的契约组织, 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 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达成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 叫做“ 企业”的契约关系网络。 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要素投入者。 企业契约理论区别了“ 生 产, 和“ 规

10、制”( C o r p o r a t e G o v e r n a n c e ) , 他们最关注的是企业的各种“ 规制” ,而不是企业的 “ 生产” 特性。 企业契约理论强调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有效地实现了自己的契约, 而未关注如何实现契约, 即企业契约理论基本忽略了企业 “ 生产” 属性,未能探讨企业能力、企业发展、企业战略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根本问题,或者说这一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十分有限。企业能力理论 ( t h e C o m p e t e n c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F i r m )随着欧、 美、日资本主义国家在结束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第

11、二次世界大战后, 将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使其经济迅速恢复并发 展, 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企业数量与日俱增, 加上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市场一体化,使得商品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人口 增长停滞,市场需求萎缩。 短缺经济就此结束, 生产过剩开始, 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企业被迫进入过度竞争。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 产品和市场战略只被看作使企业生命中相对短暂的表 面现象, 企业的核心能力才是可持续的独特的本质, 企业从外部市场的竞争转为内部能力的竞争。于是企业的能力理论蓬勃发展起来。2 . 2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的能力理论是从企业内 部来探讨企业存在的意义以 及与市场的边界。

12、在能力理论看来,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企业可以凭借其拥有的智力资本, 以自 身独特的方式处置公司运营中的各类问题。 企业的能力可能分属于企业内不同的个人, 但是, 存在于企业和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能力更为突出地表现为一个组 织拥有的资产而不是个人的资产 ( 企业能力难以模仿和传递)。企业能力理论的渊源对于企业因有特别的能力而存在的观点可以追溯到2 0 世纪初。2 0 世纪2 0 年 代,马歇尔曾把每个产业都看作是由一系列在生产规模、企业寿命、专业知识、 组织结构、 生产成本、 市场份额等都不同的异质企业组成, 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 落是经常性的, 而一个产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 甚至会出 现长

13、期平稳向 前发 展的态势。 企业的异质很大部分是由各自 企业的能力区分的, 而产业的波动可以 由 需求的波动来解释。 2 0 世纪5 0 年代马歇尔的门 人潘罗斯 ( E d i t h P e n r o s e ) 提出企业进化论,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被视作 “ 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0 1 2 0 2 5 1 9 4陈红卫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 她认为,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 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 用途、 且随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 随后, 她又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突出特征和功能。 这可以 看作是企业能力理论最

14、早的研究之一。2 0 世纪8 0 年代,在经济学界也兴起了对企业能力的探讨。1 9 8 2 年纳尔逊 ( R i c h a r d N e l s o n ) 和温特 ( S i d n e y W i n t e r ) 在 经济变革成长论中, 借鉴 企业的能力理论, 以 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 同 年, 里普曼( S t e p h e n L i p p m a n ) 和卢特曼 ( R i c h a r d R u m e l t ) 在 “ 不确定模仿力: 竞争条件下企业运 行效率的差异分析” 一文中推断, 如果企业无法有效地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 核心能力的资源,

15、那么, 企业间已存在的效率差将无法消除。 我们可以称之为“ 能力制胜论”。以后, 企业能力论又演化成 “ 企业资源基础论” ( 沃纳菲特1 9 8 4 年提出) , , 企业知识基础论”( H a r o l d D e m s e t z , 1 9 8 8 年) , “ 企业核心能力论” ( P r a h a l a d , H a m e l , 1 9 9 0 年),“ 能力论”( L a n g l o i s , 1 9 9 2 年),“ 核心能力论”( F o s s , 1 9 9 3 年),“ 企业动力能力论” ( T e e c e , P i s a n o , S h

16、 u e n , 1 9 9 0 年), “ 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 ( H a m e l , H e e n e , 1 9 9 4 年)等。本文以 美国 经济管理学 家普拉哈拉德 ( C . K . P r a h a l a d ) 和哈默 ( G . H a m e l ) 在 哈佛商业评论 发表的 经典论文 t h e C o r e C o m p e t e n c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F i r m ) 中定义的核心能力 ( c o r e c o m p e t e n c e )理论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他们将核心能力定义为,能使公司提供附加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企业能力理论体系企业的能力理论体系包含下列三层含义:( 1 ) 以能力为核心来认识、 理解企业, 就其本质而言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 2 ) 积累、 开发和运用能力以 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决定了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 ) 企业实际拥有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 也决定了多元化战略和跨国 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企业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