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492346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浙江省 2010 年文综(历史)解析年文综(历史)解析第第 I 卷卷 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 词有“哲学家” “中庸之道” “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 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 A 项。墨子 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 B 项。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只符 合其中一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 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 D 项为正确答案。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 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B、D 项。 选项 A 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 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

3、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 为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 “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 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 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 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侧两图,其中图 8(1) 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答案】D【解析】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 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

4、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 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 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 A、B、C 三项。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 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 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 项正确。 “新丝”是手工业品, “新谷”是农作 物,

5、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 B 项错误。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答案】C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 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 A 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 息不符,排除 B 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 中庸两篇拿出来单 独成书,和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 息

6、不符,排除 D 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 为 C 项。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 “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 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 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 “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 之地。由此可见,

7、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 “格物致知”是朱熹 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 程的思想,排除 A、C、D 三项。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 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 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 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明中后期,有

8、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 ,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 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项不 符合史实。 “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 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 得亦禁不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 C 项。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 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选修模块内容。注意时间信息“清朝

9、”。 “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发生 在唐朝, “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发生在秦朝,设立宣政院是在元朝,排除 A、B、C 项。清朝康熙帝时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正确答案为 D 项。【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选修模块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 较小。 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 【答案】C 【解析】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

10、恢复中华”,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 翻清政府的统治,当时,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他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 1894 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 铁道”是在 1912 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 “顾吾国之大患,莫 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 1918 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考查材料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 能力。难度中等。 21阅读表 5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1、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 5 19691978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 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 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 1969 年的 49 个到 1978 年达到 112 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 年到 1971 年,建交国家数没有 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 1978 年,建

12、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 排除含有的选项。1970 年与中国建交数是 54 个,但到 1971 年和 1972 年迅速增至 69 个 和 87 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 的年份是 1969 至 1978 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 1979 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的选 项。【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查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 19 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 前史的是 A 物种起源 B 国家与革命K*s5u C 人在自

13、然界中的位置 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从抓住时间限定信息“19 世纪中期”和关键信息“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 1917 年十月革命前夕发表的文章,与时间不符,排除 B 项。英国学 者赫胥黎的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主要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排除 A、C 选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 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 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命题立意】本题

14、考查选修模块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主要贡献。考查深入理解 历史概念和准确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中等。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 中,属于图 9 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 4/5 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K*s5u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 “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 素 【答案】B 【解析】通过图片中的战争双方,即英法联合以色列进 攻埃及,可判断出这是第二次中东战争。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 地区约 4/5 土地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排除 A 项。叙利亚 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中 东

15、战争,消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英法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选修模块中东和平问题。考查通过图表材料获取信息和解读信 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第第 IIII 卷卷 38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 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 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 1929 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 12 100 元法币购买力图示图 9(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8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 19271937 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