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92274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班级:班级:1212 级级 2 2 班班姓名姓名: :闫淑涵闫淑涵学号:学号:1218014022812180140228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2 级旅游管理 2 班姓名:闫淑涵学号:12180140228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为世人所瞩目。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是人类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恶果也日趋严重。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景区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对当地

2、景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旅游环境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旅游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来说,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动力,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相统一的体现,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不同的历史、地方、民族

3、特色。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尤其是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对外产生的形象品牌都与环境直接挂钩。而当拥有了较好的环境以后,也将带来更好的社会舆论。因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那么旅游景区环境被破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因素带来的环境问题自然界中有很多不为人们所提前预知的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直接改变景区的自然面貌。还有自然界的风化侵蚀,会慢慢改变景观的形态,任何名胜古迹及其周围的环境都时刻受到自然界中机

4、械风化的危害,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的影响下许多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已出现衰败的迹象,如北京故宫,长城,敦煌壁画等等。二、游人带来的环境问题 1、游客乱扔废物问题,日本每年有 10 亿个废罐头瓶被抛到旅游区一带。仅国立公园废罐处理费用,一年就用去 3 亿日元以上。全国各地用于废罐处理的费用则是一个天文数字。2、游人过量,加强了土壤板结化,致使古木根部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逐渐衰亡。 3、部分游客素质低。攀木折花,驱散益鸟,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黄山始信峰一棵黄山松,常被游人顺手抚摸,竟将树皮磨光而死,行人多的路边只好为树木穿上竹片“甲胄” 。还有一些游客在风景区和古建筑物上乱涂乱刻或公开破坏文物。如北

5、京八达岭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脚踏手推,出现严重的凹陷松动。 “到此一游”的公害,凡游人能及之处无一幸免。这种野蛮行径既有损长城的价值,中华民族的形象,也对游人心理引起不良反应。 4、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被损毁。如苏州在游览旺季,因游人过多,而桥台沉陷倒塌;鸳鸯馆的曲桥因负载过重而发生裂缝。园内的代表性建筑香洲也地基下沉,发生倾斜。三、旅游管理部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旅游景区内管理力度不够。不少珍贵文物被少数牟取私利,缺乏公德的人所破坏或盗窃。导致景区环境的美感和价值急剧下降。如景区建筑材料被拆走,墓地被偷盗,文物被倒卖,遗址被改建,林木被砍伐。2、对一些文化合作单位约束力低。一些文化单位,为了

6、自身的工作方便,任意践踏文物管理规定,使许多珍贵文物受到破坏。如一些电影制片厂为了达到好的拍摄效果,曾动用文物原件作道具,利用古文物陈列室作摄影棚,使室内长时间受高温照射,许多文物遭受损伤。 3、城市基础建设和旅游环境不协调。不重视文物和旅游环境保护,兴建了不少与古建筑不协调、破坏景观的建筑物。我国建筑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讲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特别是以群体效果体现其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更有其严密的逻辑性,破坏其某些局部,就损坏了其群体价值。我国很多旧城区内私自修建了一些超标高的高层建筑物后,古城特色和观景视线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旅游城市,干线公路横贯中心,飞沙扑面,喇叭轰鸣,旅游环

7、境完全失去幽静气氛。 4、监管力度不够,年久失修是古建筑塌毁的重要原因。古建筑经历自然和人为破坏和部分破坏后,如不及时修葺和修复,它就会失去历史遗存的价值。为了使它们成为千秋万代的传家宝,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其保护和维修,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保护古建筑的现代技术手段。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保护古建筑的许多技术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也就是说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然性损毁和风化。加之有些古建文物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古建保护知识,随心所欲地改造、翻拆某些古建筑物的形貌,有的还添加许多现代建筑设施,结果降低或完全丧失了它的历史价值。面对以上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挽救我们的景区环境,争取我国景区的

8、可持续发展。对此,我有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对潜在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对那些年代久远的建筑、桥梁的采取加固措施。建立完善警报机制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为潜在的自然威胁使景区受到的损害。其次,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科学开发。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提倡那些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的项目。旅游规划所设计的项目要有利于保护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旅游线路、活动强度、游客人数等设计都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再次,强化环境道德行为 使游客从认识环境、了解环境到保护环境,在景区安排专门的

9、这方面的管理者并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对于在景区内部采摘花草,攀木折花,驱散益鸟,等破坏景区生态平衡的事件,也找专人负责,进行控制。 环保意识最终应体现在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上,通过政府法律条文来进行约束,还有通过社会的媒体,公益活动进行教育,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使人自发的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人进行斗争。每个人都应该以这种思想影响周边的人,不断扩大环境保护的人群。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然后,完善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旅游环境的保护必须立法,尤其是对客流量多的重点旅游区。只有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律条款,增强环境保护的力度才能切实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

10、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 森林法 、文物保护法 、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

11、责任,增加其震慑力度,以达到警示的目的。 最后, 以生态旅游为开发目标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上来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题就是保护。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保护区发展旅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增加保护区收入、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的手段。不能为旅游而发展旅游,发展旅游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然保护工作。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是要科学规划,旅游规划所设计的项目要有利于保护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旅游线路、活动强度、游客人数等设计都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二是按规划分步实施,开发项目应坚持条件成熟的原则,不能盲目进行,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和资源

12、环境的破坏。三是要合理组织旅游活动,通过控制旅游的人数、分批安排游客进入景区,避免旅游超载、环境污染。 生态旅游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景区建设与保护区相匹配。在景区开发时要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项目选择应符合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避免将城市现代化建筑物移置到旅游区。而且建筑设计为与当地环境相和谐的建筑格调,道路建设也要尽量少砍树,营造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这样建设出来的旅游景区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经济环境双赢的目的。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在景区环境方面更是不尽人意,而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发展中最深刻、全面的思想,我们必须以此为切入口,实现旅游景区开发的整合与优势叠加。使我国的旅游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