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2237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与辅导材料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决定,2009 年度形势与政策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具体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阅读时事报告和学习辅导资料(见附件)二、完成考试题:1、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2、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4、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5、2009 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是什么?6、如何准确把握我

2、国国际地位发生的重要变化?7、为什么说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当前新安全观的重要内容?8、如何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四、考试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1、本年度考试对象为全校 2007 级2009 级学生(不包括专升本) 。2、学生以学校下发的时事报告和本辅导资料为主进行自学。3、请各二级学院督促本学院 2007 级2009 级各班尽快完成本年度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试任务,各班班长务必于第 12 月 1 日前将本班答卷收齐并附上成绩册一式两份后交至经管学院系主任办公室(文科楼 421 室) 。 (各班附上没有交答卷的学生名单,并将答卷捆绑好,以防丢失。 )(注:本辅导材料可在经管学院网页下载) 思想政治

3、理论课教学部二九年十一月六日22009 年度形势与政策学习辅导材料一、一、六个六个“为什么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要点要点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 化? 首先,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因为,马克 思主义是被 100 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 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 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 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那么,如何

4、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 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 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 正确方向。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 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 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

5、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 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 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 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始终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 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而不是可 有可

6、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坚定不移。 其次,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 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 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 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 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 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 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7、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 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 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 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 19 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 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 14 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

8、变化。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 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3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 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 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 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 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 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9、社会性质和中国 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三点原因: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 19 世纪下 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 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 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 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

10、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 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 ,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 ,倒是依附于帝国主 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 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 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 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

11、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 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 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 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它们的目的,就 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 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 世纪 30 年代席 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 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

12、经济危机打击下,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 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 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 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 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 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

13、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 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 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 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

14、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 “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 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4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的时候又叫社会民主主义。它作为一种国际政治 思潮,是 20 世纪 50 年代后才有了广泛的影响,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上半期的欧洲社 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 。最初,它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受到过马克思、恩 格斯思想的影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反对者出现的。后来,受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思想的影 响,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改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改良者。二战以后,它逐渐融入资本主 义制度,演变成资本主义多党政治的一个政治派别,或是成为资产阶级执政党

15、,或是成为 “建设性反对党” ,成为资本主义的共生者。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也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实践, 但它把社会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所以, 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实质上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有 人说它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 ,这是很有道理的。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国家中的左翼 力量,历史上同马克思主义有过某种联系,受到过一些影响,但它绝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 什么社会主义的“正统” 。 民主社会主义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在世界观上是多元论和实 用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和来源是多样性的,把基督教学说

16、、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 言、康德的伦理学与启蒙思想、黑格尔哲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 淡化马克思主义色彩,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从纲领中排除。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工人阶级领导,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认为工人阶级已经不能发挥历 史动力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要由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来领导。赞同和支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是资本主义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参加者。认为党应当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 一个共同体,不是一个阶级的党,而是“全民党” 。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社会主义运动 没有终极目标,不追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欧洲一些社会民主党曾长期执政,从没有试图改 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只要涉及改变私有制这个要害,态度就非常暧昧,不敢越雷池一步。 从实践来看,搞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都以私有经济为绝对主体。如北欧一些国家,私有经 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达 90%左右,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金融部门基本都是私人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