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文册末试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91729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语文册末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语文册末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语文册末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语文册末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语文册末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语文册末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语文册末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港区 2012-2013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积累与运用(共 2323 分)分)一、一、 (6 6 小题,小题,1212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剽悍(pio) 炽痛(ch) 惬意(qi) 鞠躬尽瘁(cu) B磐石(pn) 归省(shng) 脑髓(su) 叱咤风云(zh)C蓦然(m) 祈祷(q) 阔绰(chu) 参差不齐(c)D砭骨(bin) 亘古(gn) 嫉妒(j) 忧心忡忡(c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斑斓 来势凶凶 静穆 戛然而止 B.讪笑 进退维谷 告罄 变幻多

2、姿C.庸肿 姗姗来迟 吞噬 梦寐以求 D.赫然 妇孺皆知 深邃 慷概以赴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中有 (1) 的政治家,有 (2) 的军事家,有 (3) 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A气壮山河 决胜千里 博古通今 B叱咤风云 志在千里 博古通今 C气壮山河 志在千里 博学睿智 D叱咤风云 决胜千里 博学睿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从上海来的地理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板块漂移的新知识。B6 月 5 日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绿色消费”的活动。C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个

3、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D从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 5根据上下文,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2分)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一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样子,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A B C D6欣赏下图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2 分)这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谁?请用正楷简化字写出这幅书法作品正文的最后一行。二、二、 (2 2 小题,小题,121

4、2 分)分)7古诗文默写(8 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榆州。 B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C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五题只选四题作答。 ) (4 分)岐王宅里寻常见,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 荷笠带斜阳,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 ,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两题只选一题作答。 ) (2 分)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对

5、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 。 ”明月是诗人们偏爱的意象,请你在本学期所学过的诗句中找出一句与月有关的诗句“ , 。 ”8.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1)一狼洞其中。 (狼 ) (2)满坐寂然。 (口技 )(3)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 (4)地维绝。 (共工怒触不周山)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阅读与鉴赏(共 3636 分)分)三、三、 (4 4 小题,小题,1212 分)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91111 题。题。伤仲永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世隶耕 隶,属于。 B泯然众人矣 泯,消失。C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客人。 D贤

7、于材人远矣 材人,有才能的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 分)(2)得为众人而已耶?(2 分)11伤仲永的“伤”字是什么意思?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2 题。题。 逢入京使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2这首诗哪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四、四、 (1010 小题,小题,2424 分)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31515 题。题。 (8 8 分)分)不多久,松柏林早

8、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让我来

9、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节选自鲁迅社戏 )1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内容。 (2 分)1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得很妙,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说说妙在哪里。 (4 分)15.结合全文思考,说说作者描写江南水乡美景和塑造农家少年朋友形象的原因。 (2 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写作写作五、五、 (1 1 小题,小题,4040 分)分)20请以“礼物”为标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言之有

10、物,情感真挚;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题 号分值 参 考 答 案12A。B归省(shng)C蓦然(m)D嫉妒(j)22B。A来势凶凶 C庸肿 D慷概以赴一12 分32D。42D。A语序不当,许多有关;B搭配不当,改为“掀起高潮” 。C成分残缺,删掉“通过” ;52B。62孙文,笃行。78(1)B(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榆榆州。 C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清草池塘处处蛙。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度无人舟自横。(2 分)(2)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山独归远;鸟向檐上飞;朔气传金柝。(4 分)(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

11、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 分)一部分24分二12 分84(1)打洞;(2)坐,通“座” ;(3)市,买;(4)断。92C。104(1)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2)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113伤:哀伤,疼惜。主要原因是没有受到后天的正常教育。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12 分123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对身在长安的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132“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偷豆。144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航船比喻成大白鱼,又将航船“人格化” ,抓

12、住了颜色和动态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航船在河里来去自如,突出了孩子们驾船技术的娴熟。152表现了“我”对农村生活和儿时小朋友的怀念。164善良和同情(或“关爱、呵护”等,意对即可) 。173示例:瘦瘦的身体,严重营养不足的脸,乱七八糟的、枯黄的头发。第二部分36分四24 分184选(1)乞讨声“拽住”写出声音的力量强大,吸引了“我”的注意,并叫人无法挣脱,不得不关注。突出男孩的可怜。选(2) “软乎乎”既指吃烤白薯给人带来的美味口感,也把那种有东西可吃的幸福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极具表现力。 (意对即可)195示例:合适,因为 8 岁的小孩一时不明白很多道理,用烂漫离奇的故事同样可以达到教育

13、的效果;示例:不合适,神奇的故事大多具有迷信色彩,只能一时“蒙”住小孩,而当他们长大明白真相后,会有上当的感觉。 (言之成理即可)浙江省湖州地区浙江省湖州地区 2012-2013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七年级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9 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忘情地奔放,狂野地 qng( )泻,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了它那 hu( )弘的气势,它那 kng( )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3、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2 分)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