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91718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市 20172017 届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试题届高三三诊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 用食醋浸泡可除去水垢B. 用浓烧碱溶液作蚊虫叮咬处的淸洗剂C. 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淸除铜镜表面的铜锈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保存水果【答案】B【解析】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溶解而除去,选项 A 正确;B、烧碱溶液有强腐蚀性,会伤害皮肤,选项 B 错误;C、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性碳酸铜,能溶于酸性溶液,而明矾水解显酸性,选项 C 正确;D、高锰酸钾能与水果产生的乙烯反应,减缓水果成熟,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B。2. 设 NA

2、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7.8gNa2O2中含阴离子的数目为 0.1NAB. 25时,1L pH=1 的 H2SO4溶液中含 H+的数目为 0.2NAC. 9.0g 淀粉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 0.3NAD. 将 10mL 1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为 0.01NA【答案】A【解析】A、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7.8gNa2O2为 0.1mol,含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选项 A 正确;B、25时,1L pH=1 的 H2SO4溶液中含 H+的数目为 0.1NA,选项 B 错误;C、淀粉(C6H10O5)n和葡

3、萄糖(C6H12O6)含碳量不同,9.0g 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无法计算,选项 C 错误;D、每一个氢氧化铁胶粒由多个氢氧化铁构成,将 10mL 1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小于 0.01NA,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3. 有机物 X 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 X 的说法正确的是A. X 中有 4 种官能团B. X 的分子式为 C6H5O3C. X 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反应D. 1molX 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 11.2L 气体(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A、X 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羟基 3 种官能团,选项 A 错误;B、X 的分子式为C6H7O3,选项

4、 B 错误;C、X 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选项 C 正确;D、分子中的羧基和羟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X 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 22.4L 气体(标准状况),选项 D错误。答案选 C。4. 有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X、Y、Z、W。X 的一种原子常用于鉴定文物的年代,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 的原子核外某两层电子数目之比为 4:3,X 和 Z 同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YWB. 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 2 种能导电C. X 与 Z 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组成和结构相似D. 在

5、加热条件下,Y 的单质可溶于 W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中【答案】D【解析】有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X、Y、Z、W。X 的一种原子常用于鉴定文物的年代,则 X是碳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 Y 为铝元素,W 的原子核外某两层电子数目之比为 4:3,则 W 为硫元素,X 和 Z 同族,则 Z 为硅元素。故 A、简单离子半径:W 离子比 Y 离子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较大,即 WY,选项 A 错误;B、碳、硅、铝的单质中都有能导电的,选项 B 错误;C、X 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Z 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组成和结构不相似,选项 C 错误;D、在加热

6、条件下,铝可溶于浓硫酸中,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推断出各元素关明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理解“构、位、性”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 的一氯代物的种数共有A. 3 种 B. 6 种 C. 11 种 D. 12 种【答案】C【解析】分子中丙基有两种,故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各 3 种,而烷基上的一氯代物正丙基苯有 3 种,异丙基苯有 2 种,总计 3+3+3+211 种,答案选 C。6. 下列的实验操作、现象与解释均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A将铜粉加入 1.0mol/LFe(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金属铁比铜活泼B

7、将在 Na2SiO3稀溶液中浸泡过的小木条立即置于酒精灯外焰小木条不易燃烧Na2SiO3溶液有阻燃的作用C向 NaBr 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橙黄色氯水中含有HClOD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于坩埚里加热钠块先融化成小球,再燃烧钠的熔点比钠的着火点低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铜与硫酸铁反应,铜被铁离子氧化,不能证明铁比铜活泼,选项 A 错误;B、没有沥干,有水的干扰,无法说明硅酸钠的阻燃作用,选项 B 错误;C、氯气也能将溴离子氧化生成溴单质,选项 C 错误;D、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由于金属钠的熔点低于着火点,加热融化变为液态再燃烧,选项 D 正确。答

8、案选 D。7.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某学生用铅蓄电池进行下列实验,如下图所示。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 + PbO2+2H2SO42PbSO4+ 2H2O。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铅蓄电池的结构中栅状极板应交替排列B. 铅蓄电池放电时 P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Pb-2e-=Pb2+C. K 闭合时,烧杯中 SO42-向 c 电极迁移D. K 闭合后,若 c、d 电极的质量相差 3.2g,则转移的电子可能为 0.2mol【答案】B【解析】A、铅蓄电池的结构中栅状极板应交替排列,以增大与溶液的接触面积,选项 A 正确;B、铅蓄电池放电时 P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Pb+ SO42-2e-=

9、PbSO4,选项 B 错误;C、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K 闭合时,烧杯中 SO42-向阳极 c 电极迁移,选项 C 正确;D、根据电极反应 2PbSO4+ 2H2O=Pb + PbO2+2H2SO4,K 闭合后,若 c、d 电极的质量相差 3.2g,消耗的 H2SO4 为 0.2mol,电路中转移 0.2mol 电子,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B。8. 已知:2NO(g)N2(g)+O2(g) H=-180.0kJ/molIN2(g)+3H2(g)2NH3(g) H=-92.4kJ/molII2H2(g)+O2(g)2H2O(g) H=-483.6kJ/molIII(1)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

10、氧化氮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某温度下,若将 1mol NO 充入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 I 并达到平衡状态。当只改变下列某一条件时,其结果是:再通入 1mol NO,平衡将_移动(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质量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某科研小组利用反应 II 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 N2,改变起始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 NH3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 H2物质的量)由上图知:T1T2,其原因是_。若容器容积为 1L,b 点对应的 n =

11、0.6mol,测得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 25% ,则平衡时 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将 2molN2和 4nolH2置于 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段内合成 NH3反应中 N2的转化率,得到数据如下表:表中 a、b、25%三者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将中实验得到的混合气体通入醋酸溶液中,并恢复到 25,当两者恰好反应时,生成的 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则 25时 NH3 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b=_已知:25时 0.18mol/L CH3COOH 溶液中 c(H+) = 1.810-3mol/L。【答案】 (1). 4NH3(g)+5O2(g)=4NO(g)+

12、6H2O(g) H=-906kJ/mol (2). 正反应方向 (3). 不变 (4). 反应 II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减小。由图可知:当 n(H2)一定时,T1对应的氨气的百分含量小于 T2,所以 T1大于 T2。 (5). 0.15 (6). 25%a=b (7). 1.810-5【解析】(1)已知:2NO(g)N2(g)+O2(g) H1=-180.0kJ/molIN2(g)+3H2(g)2NH3(g) H2=-92.4kJ/molII2H2(g)+O2(g)2H2O(g) H3=-483.6kJ/molIII由盖斯定律可知,I2- II2+ III3 得

13、:4NH3(g)+5O2(g)4NO(g)+6H2O(g) H=2H1-2H2+3H3=-906kJ/mol;(2)再通入 1mol NO,反应达平衡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质量不变;(3)反应 II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减小。由图可知:当 n(H2)一定时,T1对应的氨气的百分含量小于 T2,所以 T1大于 T2;初始状态时 n(H2)=0.6mol,转化率为 25%,故平衡时反应了氢气 0.15mol,根据比例关系可知,平衡时反应了氮气 0.05mol,氮

14、气的转化率也为 25%,故初始状态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0.2mol,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浓度为 0.15mol/L;从数据上观察得到,T4时反应速率比 T3快,故 T4T3,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 T4平衡时,转化率小于 25%且 a=b,故有 25%a=b;将中实验得到的混合气体通入醋酸溶液中,并恢复到 25,当两者恰好反应时,生成的 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则 c(CH3COO-)=c(NH4+),则 25时 NH3 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b=Ka=。点睛:本题是热化学和电化学的知识相结合的题目,难度较大,考查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盖斯定律来

15、求反应的焓变;根据增加氢气的量化学平衡向着正向进行结合图示内容来回答;根据 a、b、c 三点所表示的意义来回答;根据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生成物的产率最大来回答。9. 工业上主要采用软锰矿和闪锌矿联合生产 MnO2和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还含少量 A12O3和 SiO2杂质。闪锌矿主要成分为 ZnS,还含少量 FeS、CuS 杂质。现用稍过量的软猛矿和闪转矿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备产品“MnO2和锌”。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金属硫化物、硫酸、二氧化锰三者发生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II:4X-+Mn2+MnX42-,X-不参与电极反应。Zn2+与 X-不反应。III:各种金属离子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Zn2+Mn2+Fe2+Fe3+Al3+pH8.010.19.03.24.7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I 的名称是_。(2)物质 C 是 MnO2和 ZnO 的混合物。加入物质 C 充分作用后,过滤,所得固体的成分是_(用化学式表示)。(3)电解溶液 D 的装置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