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91615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三中南昌三中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学年度“三模三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8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6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6 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分,有选错的得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4.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的碳 14()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做匀速圆C14 6 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7:1.粒子

2、与反冲核的 A电荷量之比为 1:7 B动量大小之比为 7:1 C该反应为衰变 D该反应质量不守恒 15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 的加速度与水平拉力 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 g=lOm/s2,则通过分析计算可得 ( )AM=2kg,m=1kg B当 F=8N 时,滑块的加速度为 lm/s2 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 0.2 D拉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 F=6t(N) 16. 如图,小球从 O 点以 5m/s 的初速度平抛,与倾角为 150的

3、斜面在 A 点发生弹性碰撞(小 球与斜面碰撞规律类似于光的反射定律,且反弹速率与碰前相同),之后恰 好能竖直上抛到 B 点(未画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关于小球 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与斜面碰撞时的速率为 10m/s B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为s3 COA 两点的高度差为 3.75m DAB 两点的高度差为 5m 17.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为 m,用不可伸缩的轻质细绳(绳 长为 L)绑着,另一端县于 O 点,绳由水平从静止释放,运动至最低点的 过程中(绳与水平的夹角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影响) ( ) A.轻绳拉力不断增大 B.小球水平方

4、向的加速度先增后减,且=45时有最大值C. =arcsin时,小球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 3 3 D.小球在最低点绳的张力由绳长和小球质量一起决定 18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 n4 能级上的氢原子, 它们在跃迁回到 n=1 能级的过程中,可能辐射出 N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辐射出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能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 Ek,已知 该金属的逸出功是 4.20 eV,则( ) AN3 BN6 CEk8.55 eV DEk9.40 eV 19某电场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场强方 向与x轴平行,规定沿x轴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

5、向运动,到达xl位置时速度第一次为零, 到达x2位置时速度第二次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OA点电荷从xl运动到x2的过程中,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 B点电荷从O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2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再均匀 减小 C电势差UoxlUox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电荷在xl、x2位置的电势能最大 20使物体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v1,而使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v2,v2与v1的关系是v2v1,已知某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R的 1/3,其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 1/6,地球的平均密度为,不计

6、其他星球的影响, 则( )A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该星球上的第二宇宙速度为3 3gR 3gRC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D该星球的质量为238 81R21. 如图(a)所示,在 t=0 时刻,质量为 m、边长为 L、电阻为 R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以速度 v0进入宽 度为 L、磁感应强度为 B 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在 t=t1时刻,线框恰好全部进入磁场且速度减小 为 v1;此时对线框施加一沿运动方向的力 F,使线框在 t=2t1时刻恰好完全离开磁场。该过程中 线圈的 v-t 图象如图(b)所示,图象关于 t=t1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B线框进入磁

7、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相同C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为 RBL2D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外力 F 所做的功为)(212 12 0m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第 22 题第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第 33 题第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一)必考题(共共 129 分分) 22. (5)为测量动车起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两个方案。方案甲:观察发现铁轨旁相邻里程基座之间的距离为 s,用手表

8、记录车厢从第 1 个里程基座运动 到第 2 个里程基座的时间为 t1,车厢从第 2 个里程基座运动到第 3 个里程基座的时间 为 t2。 方案乙:将细绳的一端系在行李架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钢球,测量钢球到悬点的距离 L,动车加 速时,测出钢球偏离原平衡位置的水平距离 d。 (1)用方案甲测得动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1= ;用方案乙测得动车的 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2= 。 (2)任选一个方案,简述该方案的误差主要来源: 。 23. (10 分)为描述“220V 100W”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器材有: 白 炽灯,调压变压器,22V 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量程 300V、内阻 300k) ,

9、交流电流 表(量程 0.6A、内阻 0.15) ,开关,导线若干。 (1)如图(a)所示是调压变压器的构造图,在圆环形的铁芯上只绕一个线圈。如果将 220V 交流电接在变压器的 AB 端,测量电路接在 BP 端。该变压器用作 变压器(选 填“升压”或“降压” ) 。(2)为使在额定电压下测得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尽量小,请在图(b)中完成该测量原 理电路图的连线。在电路接通之前,应将调压变压器的滑动触头 P 移动至 端(选 “A”或“B”),并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至 端(选填“a”或“b” )附近。 (3)根据测量结果描绘出“220V 100W”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c)所示。若将 两个“2

10、20V 100W”的灯泡串联后接入如图(d)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已知 R1=1k, R2=10k,n1=200 匝,n2=400 匝,则通过白炽灯的电流为 A,电阻 R1消耗的功 率为 W。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 (14 分)如图 1 所示,两滑块 A、B 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B 距地面一定高度,A 可在细线牵引 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已知 mA=2 kg,mB=4 kg,斜面倾角 =37。某时刻由静止释放 A,测得 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v 一 t 图象如图 2 所示。已知 g=10m/s2,sin 37=0.6。求:(1)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A 沿斜面向上滑动的

11、最大位移;(3)滑动过程中细线对 A 的拉力所做的功。25(18 分)如图所示,在一二象限内范围内有竖直向下RxR的运强电场 E,电场的上边界方程为。在三四象限内存在垂21 2yxR直于纸面向里、边界方程为的匀强磁场。现在第二象限中222xyR电场的上边界有许多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正离子,在处有一1 2yR荧光屏,当正离子达到荧光屏时会发光,不计重力和离子间相互作用力。 (1)求在 x(x 为已知量)处释放的离子进入磁场时速度。(2)若仅让横坐标的离子释放,它最后能经过点(R,0),求从释放到经过点(R,0)所需时3Rx 间 t. (3)若同时将离子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一段时间发现荧光屏上

12、只有一点持续发出荧光。求该点坐标 和磁感应强度 B。(二)选考题(二)选考题:共共 45 分分.请考生从给出的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并 用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在答题 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 (1) (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

13、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 的面积 B.一定量 100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E.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2) (10 分)如图,将导热性良好的薄壁圆筒(筒自身何种不计)开口向下竖直缓慢地放入水中,筒

14、 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当筒底与水面相平时,圆筒恰好静止在水中此时水 的温度 t1=7.0,筒内气柱的长度 h1=14cm已知大气压强 p0=1.0105Pa,水的密度 =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m/s2 (i)若将水温缓慢升高至 27,此时筒底露出水面的高度h 为多少? (ii)若水温升至 27后保持不变,用力将圆筒缓慢下移至某一位置(筒全部没入水中) ,撤去该力 后圆筒恰能静止,求此时筒底到水面的距离 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略高三物理答案 14.A 15.C 16.B 17.D 18.BC 19.BD 20.BC 21.BC22.(

15、5 分) (1) (2)方案甲的误差主要来源是时间的测量;方案乙的误差主要来源是长度的测量。23.(10 分)(1)降压 (2)电路如图 A 端 b端(3)0.24(0.220.26 均可) 68(6470 均可)24. (1)在 0-0.5s 内,根据图象,A、B系统的加速度为(1 分)对A、B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分)得:(1 分)(2)B落地后,A继续减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分)将已知量代入,可得(1 分)故A减速向上滑动的位移为(1 分)考虑 0-0.5s 内A加速向上滑动的位移(1 分)所以,A上滑的最大位移为(1 分)(3)A加速上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2 分)得(1 分)25解答:(1)于 x 处释放离子,由动能定理得 (3 分)得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2 分)(2)由(1)得在处释放的离子到达 x 轴时速度为 (1 分)从释放到到达 x 轴时间为 (1 分)a) 第一种情况:离子直接从经磁场达处。在磁场中经历半圆时间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