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现象剖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90539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误用现象剖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误用现象剖析 时间:2012-09-26 09:48:00 作者:赵丕杰 来源:青年记者 赵丕杰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直沿用下来的意义完整、形式简洁、结构定型、表现力强的固定词组。在语言表达中适度地、正确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吕叔湘先生在为一本成语词典的题词中所说, “成语之妙,在于运用” 。而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全面正确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南辕北辙。目前误用成语的现象相当严重,误用的例子在媒体中屡见不鲜,令人忧虑。为了纯洁祖国的语言,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必要对成语误用的情况作一番考察和

2、辨析。一成语误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没有全面、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不能全面、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成语误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今释古绝大多数成语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词义,是我们理解这些成语的难点,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现多指一言不发。 “赞”是参与、加入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 “赞”的常用义是称赞,因此这条成语很容易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2008 年 2 月 14 日南方都市报有一句话:“对于甘地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提倡的手纺手织,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 ”既然“苛

3、评有加” ,肯定不是一言不发,怎么能说“不赞一词”呢?再如“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准则。 “训”是典范、准则的意思。这个意义现在已不常见,很容易把这条成语误解为不足以成为教训。又如“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ch) ”是大体、稍微的意思。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在“差强人意” 、 “差可告慰”等少数词语中,很多人把它同当欠缺、不好讲的“差(ch) ”混为一谈,从而把这条成语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对于诸如此类的成语,切不可以今释古,否则必然造成误用。2没有抓住关键词的含义许多成语中往往只有一个词不容易理解,弄不清这个关键词的含义,就会把整个成语的意思搞错。例如“罪

4、不容诛”是说即使处死也不足以原谅他,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过。 “容”是宽容、原谅的意思。有人误解为“容许” ,从而把这条成语误解为所犯罪行还不容许处死,即还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与原意大相径庭。再如 “不名一钱”的意思是连一文钱都没有,形容穷到极点。 “名”是“占有”的意思。有人没有弄懂这个关键词,把它同“不值一钱”混为一谈。又如有人不懂得“充耳不闻”的“充”是“塞”的意思, “充耳”就是堵住耳朵,误解为充满耳朵。声音充满耳朵却听不见,那就不是故意不听,而是耳朵有毛病了。此外,像把“蹉跎岁月”中的“蹉跎” (虚度光阴)误解为“苦难” ,把“灯火阑珊”中的“阑珊”(暗淡、零落)误解为“辉煌”都会造成误

5、用。还有一些成语本不难理解,但是其中有一个词具有关键作用,抓不住这个关键词,也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条成语。例如理解“感同身受”的关键在“同” 。既然说“同”身受,显然就是没有“身受” ,因此凡属亲身感受,都不能说“感同身受” 。再如理解“身临其境”的关键在“身” 。只有亲身到了那个境地,才能说“身临其境” ,说看看电视、图片之类,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显然是错误的。又如理解“栩栩如生”的关键在“如生” ,没有生命的东西只能说塑造得像真的一样,绝不能说像活的一样。3断章取义成语是由几个词构成的固定词组,它是通过整体来表示一定意义的,因此必须全面掌握成语的含义,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能造成误解和误

6、用。例如“风雨如晦”是说风雨交加,天色昏暗,如同黑夜,比喻社会黑暗,环境险恶。有人只见“风雨” ,不见“如晦” ,把它同比喻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曲折,适用于任何时代的“风风雨雨”混为一谈。再如“人满为患”是说人多得超过容纳的限度以致造成麻烦、困难,甚至灾难。有人只见“人满” ,不见“为患” ,只要人多(例如剧场座无虚席、商店顾客盈门)就说“人满为患” 。又如“义无反顾”只能用于为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有人只见“无反顾” ,丢掉了“义” ,把死心塌地干坏事也说成“义无反顾” 。 “不寒而栗”是说不寒冷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有人只见“寒而栗” ,丢掉了“不” ,把因为寒冷而发抖也说成“不寒而栗

7、” 。此外,像“首当其冲”只取一个“首” , “过犹不及”只取一个“过” , “投鼠忌器”只取一个“忌” ,“炙手可热”只取一个“热” , “洛阳纸贵”只取一个“贵” ,而置其余于不顾,如此断章取义必然造成误用。4望文生义许多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有些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古代诗文,有些具有深层的含义,如果仅从字面上去附会,就要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目无全牛”源于庖丁解牛的故事,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有人从字面上附会为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把它同“支离破碎” 、 “以偏概全”等相提并论。再如“火中取栗”出自外国寓言猴子与猫 ,比喻受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得。有些

8、人附会成冒着危险(“火中” )为自己谋取利益(“取栗” ) 。又如“如坐春风”比喻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相处,受到亲切的教诲。有人附会为温暖如春。在“外面风吹雨打寒气逼人,屋里宾主谈欢如坐春风” (见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 年 6 月 13 日)这句话中, “如坐春风”与“寒气逼人”对举,显系望文生义。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很多人附会为守在一个什么地方去等待一个什么对象,诸如警察守在车站等待抓捕犯罪嫌疑人之类,错误更加明显。 “休养生息”指国家大动荡之后,采取措施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繁殖人口,以恢复元气。有些人既不了解这条成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含义,

9、也没有弄懂“休养” (休息调养)和“生息” (滋生繁衍)的字面义,想当然地把它当成“休息”的同义语,更是近于荒谬了。(二)没有弄清使用对象、范围或条件有些成语具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范围或条件,这是由成语的出处、意义和长期使用的习惯决定的,只能严格遵守而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必然造成误用。1用错了对象例如“豆蔻年华”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作为成语固然不必拘泥于这个年龄段,但绝不能相差太大。有人把它用于二十多岁的青年妇女,甚至用于男性,显然是用错了对象。再如“人老珠黄”比喻女子人到中年,青春不在,遭人嫌弃。有人却用来比喻男子,甚至老年男子,显然不妥。又

10、如“严阵以待”的对象只能是来犯之敌,而不是自己希望见到的什么人;“反戈一击”的对象必须是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而不是攻击过自己的敌对的一方。此外,像“比翼双飞”只能比喻夫妻, “耳提面命”只能用于尊长, “雀屏中选”的只能是女婿随意改变这些约定俗成的使用对象,只能造成误用。2扩大了范围例如“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也可比喻把成绩和问题全部否定,唯独不能比喻只否定缺点和错误,与“一笔勾销”不同。 “络绎不绝”只能形容人、马、车、船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而不能形容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与“接踵而至”不同。 “休戚相关”形容彼此利害一致,关系密切,只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用于

11、人与集体之间,但是不能用于事物之间,与“息息相关”不同。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事物。 “不可磨灭”指痕迹、印象、事迹、名声等可以铭刻记载、长期流传的事物,而不能用于时间、声音、形势、状态等转瞬即逝或随时可以转化的东西。 “涣然冰释”形容疑惑的消除,也形容误会、隔阂的消除,但不能形容烦恼、苦闷、紧张等情绪的消除。 “巧夺天工”说明技艺胜过天造地设, “鬼斧神工”强调技艺非人工所为,都只能用来赞美人的技艺高超,而不能形容天然景物精美。诸如此类的成语,使用时都不能随意扩大它们的使用范围。3忽略了使用的条件和环境有些成语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或语言环境,否则

12、就会造成误用。例如使用“莫衷一是”的前提是众说纷纭,意见分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不能断定孰是孰非、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因此,不交代存在的不同说法,或只举出一种观点、见解,都不能说“莫衷一是” ;并非观点、意见的分歧,或本无所谓对错,无须取得一致,更不能说“莫衷一是” 。再如“名正言顺”指做事名义正当,有充分的理由。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义或名分,二是要凭借这个名义或名分去做某件事情。二者缺一不可,否则都不能说“名正言顺” 。又如使用“当仁不让”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当仁” ,即面对的是合乎正义的事情,也就是好的、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用于不好的、不应该做的事情;

13、二是“不让” ,即不推辞不退让,积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某种结果。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能说“当仁不让” 。 “相濡以沫”的意思是被困在陆地上的鱼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浸润,只能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薄之力互相安慰救助,而不能形容在顺境中互相关心支持。现在很多人用这条成语形容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相支持,甚至描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 60多年来相处的历史,显然都是错误的。(三)褒贬颠倒,谦敬错位语言不仅表达思想,而且表达感情和意志。因此在使用成语时,不仅要求语义确切,还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否则就会造成误用。1褒贬颠倒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必

14、须准确把握、恰当运用。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都是使用成语时常见的错误。例如:“集腋成裘”的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狐白裘是名贵的皮衣,集腋成裘是一件难得而可贵的事,这就赋予了这条成语以鲜明的褒义色彩,不能用于消极事物。消极事物可以使用中性成语“积少成多” “积微成著” ,也可以使用贬义成语“积羽沉舟” ,绝不能使用“集腋成裘” 。春雨过后,竹笋怒长,一派生机勃勃,令人欢欣鼓舞。用“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而用来比喻坏人坏事的大肆泛滥,感情色彩就很不协调了。 “功败垂成”表示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有惋

15、惜之意。只有那些有意义、有价值,令人寄予厚望的事才值得惋惜,错事、坏事没有成功显然不能说“功败垂成”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孔子诅咒首先用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的话,后用“始作俑者”比喻某项坏事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是贬义成语。很多人把它当做“创始人” 、“首创者”的同义语,用于褒义,显然是错误的。 “狼奔豕突” ,意思是像狼和猪一样东奔西窜,比喻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或仓皇逃窜,是一条感情色彩十分鲜明的贬义成语。有些人把它同“东奔西跑” 、 “左冲右突”之类的成语混为一谈,例如说“让人误以为那时尚在毛儿盖一带狼奔豕突的毛泽东等人发布了这个宣言(按,指八一宣言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

16、 年 12 月 16 日) ,便近于荒唐了。 “在所难免”的意思是实在难以避免。所谓避免,就是设法不让某些不好的或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发生,说成功、胜利、获奖等“在所难免” ,也不妥当。2谦敬错位汉语中谦辞和敬辞的区别是很严格的,不能随意混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用“家父”代替“令尊”尊称对方父亲的笑话,类似的现象在成语应用中也不罕见。例如“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缩略语,借指穷苦人家的房屋或穷苦人家。称自己的家为“蓬荜”是谦虚,称对方或别人的家为“蓬荜”就近乎侮辱了。所以“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说别人的到来或题赠给自己家增添了光辉,而不能说自己给对方的家或一个人使另一个人的家增添了光辉。再如“信笔涂鸦”形容书画幼稚拙劣或胡乱写作,常用作自谦之辞,不能用来形容别人,更不能用来赞扬别人。有人竟然把“信笔涂鸦”用在梵高、托尔斯泰这样的大师身上,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又如“鼎力相助”通常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帮助自己,也可以用来叙述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唯独不能用来表示自己帮助别人。某省 2010 年 8 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