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90180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管仲列传》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 学年苏教版学年苏教版史记史记选修选修管仲列传管仲列传 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教学工具: 板书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导入: 方法 1 学生填空: “ 之交之交” 君子之交 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患难之交 生死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方法 2

2、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的意思是主宰。在 高祖本纪中,我们认识了西汉开国名相萧何,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 更是家喻户晓。而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管乐,乐,指乐毅,战国时期燕 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以弱胜强,大败齐军,报仇雪耻。而管,即管仲,他究 竟有何成就呢? 2、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 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代政治家的风范。 3、背景介绍: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请学生根据所发讲 义概括) 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

3、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 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 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于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 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 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 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 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 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

4、, 送回齐国治罪。 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 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 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 ”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 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 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 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二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朗读 默读) 三三、结合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将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积累

5、入活页本, 并对疑难字词进行质疑,互相解决,教师点拨。(讲解法) 板书板书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 意动 以为羞 耻 意动 以为耻 3.富国强兵 使动 : 使富 使强 3.管仲既任政相齐: 名作动 做宰相 4.管仲因而信之 :使动 使守信用 4.贵轻重 : 以为贵 5.然孔子小之 :意动 以为小,轻视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宾语前置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 介词短语后置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6、 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 穷困 不肖 难句翻译指点(学生质疑,互译)难句翻译指点(学生质疑,互译) 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翻译指点翻译指点:霸:称霸。合:会盟。匡:匡正,纠正。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 (并以霸主 的身份)多次会盟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1、 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 三:泛指多次。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管仲曾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

7、没 有遇到好的时机(机遇) 。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参考译文参考译文: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 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 “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2、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翻译指点:关键是“信” ,要理解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 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3、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翻译指点翻译指点:顺,要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

8、能亲密相处啊。四四、 (联系导入语)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可参考孔子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 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五五、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 那么管鲍之间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一段? 品味佳段 1、朗读 2、四人小组讨论 从四各方面来分析:感情(表达什么感情) 、内容(写了那些 内容) 、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 曰知我者

9、鲍子也”) 从内容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 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 已”。 从感情感情上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 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 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 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

10、对上段“鲍叔知其贤” “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 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 础。或设置问题:或设置问题: 1、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 这句话如何动情而成为千古佳句?(鲍子父母) 3. 这句肺腑之言因何而发?(具体体现到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 方面的内容叙述上) 板书板书 贪 贫愚 时不利不肖 知我 不遭时怯 孝 无耻 显功名于天下 4. 这一段叙事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1.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 的事

11、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 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2.叙事简洁,笔墨经济,而意味浓厚。 总结:知遇之恩,溢于言表, “至今仍让人激动不已” 。 (韩兆琦史记通论 )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五五、小组讨论:除了好朋友的帮助,管仲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春 秋战国这个大黄金时代,涌现了很多名士。如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国,政事无不参 预。孙叔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商鞅变法为 改革家们津津乐道。本文中体现了管仲怎样的杰出政治才能(施政理念和施政

12、才 能)? 他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谈谈你对他的思想及做法的看法?谈谈你对他的思想及做法的看法? 1、有“与俗同好恶”“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如何与富民联系?) 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 则无家财可持,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惧,人性恶劣,社会道则无家财可持,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惧,人性恶劣,社会道 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本质在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节;个个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本质在

13、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节;个个 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道德秩序的社会。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道德秩序的社会。“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欲望所驱使民贫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欲望所驱使民贫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治国的根本任务亦是富民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

14、治国的根本任务亦是富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 ” (国语五国语五辅辅)由此可以看到,民本主义理想是其刑赏主义法治观和功利主义政治治理观的思想基础由此可以看到,民本主义理想是其刑赏主义法治观和功利主义政治治理观的思想基础:在管仲的法学思想里,民是国家的主体,君主是刑赏的依据,刑罚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民的:在管仲的法学思想里,民是国家的主体,君主是刑赏的依据,刑罚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民的权利和明确民的义务;在管仲的国家治理念中,富民是首要任务,一切治理措施都围绕此而权利和明确民的义务;在管仲的国家治

15、理念中,富民是首要任务,一切治理措施都围绕此而展开。展开。 2、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因势利导)的施政才能。 本段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 你对“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的理解?六六、文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管仲的?(理解第五段的内容) 1.如何理解“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 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的言下之意?(管仲可有更大的作为,巧借孔子之言加 以推测,实际上是对管仲才干的高度肯定,对他未能“平天下”的遗憾。 2.语曰: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顺其美,匡救其

16、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借俗语对管仲的治国方略进行 高度概括。 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的怎样的感情?清代的李晚芳在其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读史管见中有云: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 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 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 不住之妙。不住之妙。 ”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 叔那样的知音!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