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89789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教教师师学学习习魏魏书书生心得体会生心得体会一位教师只有经常地学习、积极地实践、自觉地反思与调整,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工作,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才能在平凡的教学实践中寻找不平凡的感受,寻找教育的真谛。这不仅是教师工作兴趣和灵感的源泉,也是我们尽享教育创造之美的源泉所在,更是走向第三境界的必由之路。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基层小学教师,我曾经有幸亲耳聆听过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也曾看过他的许多著作,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全新的教育理念,魏老师那风趣幽默的语言、淡泊平和的心态、

2、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渊博深厚的知识、看似简单而又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风格一直吸引、震撼、影响着我,犹记得,当时他的演讲使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享受到了一顿沐浴心灵的阳光大餐。一、乐观向上、树立尊严魏老师说:“人应该快乐的活着,确定好自己的舞台,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上火,别给自己挖陷阱,捆绑自己。”在平实的日子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于是乎,有许多人在不断的抱怨,抱怨生活,抱怨别人,抱怨命运时间就在抱怨声中不断的溜走。人不能要求环境来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现状,我们唯有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以积极的角色面对生活。他

3、的这一观点使我顿时从困惑中解脱了出来,我经常会为学生的不学习而抱怨,但魏老师让我明白了批评与惩罚也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因为批评与惩罚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害怕,而在于树立起学生的尊严。一个有尊严的人是不需要大声呵斥的,一个眼色、一个暗示就可以解决问题,最终要让学生对你是又爱又敬又怕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而受学生喜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乐观宽容则是受人喜爱的重要条件。也相信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必定会收获真挚的感情。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二、用民主科学管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工作的关键是做到民主与科学。魏老师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了我怎样教书;我不会管理班级,

4、是学生教会了我管理班级。”这句话听起来很谦虚,事实上道出了真谛。“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民主,遇事多和大家商量,做个有心人,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 的班主任不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对民主的科学解释,应用到教学上、班级管理上就是要同学生集体商量。一个班集体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科学的安排与调度、科学规范的制度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的潜能,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是要相信学生,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

5、,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世界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我们教师如果以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来温暖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尊重学生,以关怀、信任的情谊来理解学生,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那么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己就会轻松一些,就会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自己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三、感恩社会、潜心育人他一直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生活态度:身体放松、心灵平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简称“松、静、匀、乐”。他告诉我们要坚持做好生活中“普通士兵”,不攀比、

6、不折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环境,回忆起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更得感恩现在,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享受。这让我感悟到“松、静、匀、乐”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面对生活,平淡是真,平淡是金。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对待每一天。无论外部环境怎么样,保持自己一颗真我的心,从每一天的细节着手,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从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变一丝,改变一毫。想来,心态对一个人的发展、生活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少一些抱怨,积极面对现实,活好当下的每一天。“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7、。“松、静、匀、乐”不是碌碌无为,它是实现心中理想的一种健康方法,有了它,理想不再因外界的诱惑而夭折,有了它,前进的目标更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放,有了它,身心统一,搭配起来力量更强大。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却能做的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管理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那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启迪着我,是我学习的楷模!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10月28、29日,我校全体中层干部、班主任、备课组长在王东校长的带领下,到贵州省毕节学院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11月8日下午,教科处专门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

8、学习心得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吴贵兰老师、文椒老师和傅世忠老师发言,他们分别以“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行成于细浅谈高中语文精细化教学实施策略”和“魏书生那些事”为题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吴贵兰老师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认为教师应该站稳自己的讲台,住那一亩三分地,潜心专业,教好自己的那门学科。真正实现我们育才学校的孩子“生活不止读书,还有诗和远方”的教育特色。文椒老师从行成与“细”展开,提出了高中语文“精细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她认为语文课要聚焦课堂,要提高早、晚读的学习效率、要充分利用课后十分钟,要培养得力助手科代表和要让科技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策略。傅世忠老师从班级管理方面解析了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对

9、学生平等人格和对班级运筹帷幄的理念,认为老师就应该学会乐观,耐住清贫,扛住寂寞,守住宁静,像魏书生那样,在“松、静、匀、乐”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三位发言人精彩的交流,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最后,由王小槐副校长做了总结点评。他认为,本次学习心得交流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希望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把这宝贵的财富用于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日臻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放出应有的光彩。XX教师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魏书生老师指出,作为教师,要保持“松、静、匀、乐”的心境,即身体轻松,心灵宁静,呼吸匀畅,情绪快乐,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保持“松、静、匀、乐”的

10、心境,集中精力学习。过去,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一身傲骨来描述老师的精、气、神,见到这样的老师,让你不得不肃然起敬。我一直敬佩这样的老师!当我走上三尺讲台,走近学生时,却发现,做一个这样的老师,竟要付出一生的心血和智慧。01也许我们无法喜欢每一个学生,但必须尊重他们尊重学生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欣赏每一个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透过老师一字一句温馨和智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这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02也许我们还不能称得上勤奋,但必须让自己不懈怠教育,似乎永远没有什

11、么“大事”发生,每天,学生们都会制造出无数个“小事件”,等待着教师们处理。我们需要细心收集这样的小事,小心对待。因为,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我们职业生命的细胞,唯有这一个个细胞变得饱满而富有活力,学生才能够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学生的学习总是伴随着困难,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学习的障碍,考验着老师的耐心和毅力。03也许我们不能应付每一个挑战,但要把握教育的机会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发展的机会,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成长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从问题发展契机寻找促进成长的方法。没有一个万能的秘方,让我们去应对学生的所有问题,也没有哪个方法可以适用所有的教育情境。一个孩子一个品性,同一个 孩子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

12、的需求,同样的内容需要不同的教法。04也许我们不能让每堂课都精彩,但要保护学生的探索欲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意义和价值了。教学看似一种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却处处充满着挑战,教学就是即席创作。课堂中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有太多的不可掌控,当然也存在着太多的生成性资源也正是这些矛盾与平淡同在,紧张与松弛并行、快乐和烦恼交织的课堂状态,拷问着我们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或许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够、不能、不懂、不会,但是,爱心、责任感、包容性、专业性等却是构成教师职业幸福的基石,当它们经常流露于我们的言语之中,荡漾在学生的内心时,就会逐渐内化为一种职业精神。当教师的三重境界01传授知识以传道、授业

13、为己任。一切遵循着“书上这样说的”,每天兢兢业业,把前人总结好的东西传给学生。在他眼里,讲得清楚的就是好教师,听得明白的就是好学生。02启迪智慧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更聪明、方法更好、策略更多。他不断追求的是教学的技巧和熟练度。在他眼里,教师的教学要“有招”,学生的学习要“得法”。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做一个卓越的教师,就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03点化生命这样的教师在不断地实践着再熟悉不过而又时时被遗忘的一个普通的话语教书育人。在卓越教师的眼里,知识

14、、能力、方法等都成为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他能够不断地让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他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他能够温柔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孩子的成长,他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在这种积极的期盼下,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愿望得以激发;他能够在学生遇到成长障碍或失去动力时,用爱心和智慧唤起学生对希望的追求!如果教师看不见教育工作的蓬勃生命力,感觉不到自己是教育的创造者,那么,怠惰、消极、漠不关心的现象就会蔓延开来,教师就会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消极应付,就会仅凭良心满足于做一个传经布道的“经师”,那么,教师这个职业所带来的欣喜、满足、幸福之感也会随着教学技巧的熟练而逐渐淡化。凡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成长的第一境界,即教师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成长的第二境界,即为了目标的实现,要执著、要坚定、要能抗拒许多诱惑、要耐得住寂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成长的第三境界,就是成功后的超脱与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