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88788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数学五册教学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

3、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

4、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

5、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

6、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

7、,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减法,统计。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 1 m3、1 dm3 模型,容纳 1 L、100 ml 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六、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图形的变换4 课时2图形的变换(2 课时)第一单元测验 因数与倍数(2 课时)4 课时3因数与倍数4 课时4因数与倍数的复习(1 课时)第二单元测验长方体和正方

8、体的认识(2 课时)4 课时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 课时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 课时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 课时8整理和复习(1 课时)粉刷围墙(1 课时)第三单元测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课时)4 课时9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 课时10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 课时1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 课时1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 课时1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测验4 课时1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 课时1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 课时16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 课时)第五单元测验统计(3 课时)4 课时17统计(2 课时)数学广角(2 课时)4 课时)18数学广角(1 课时)第六、七单元测验总复习(3 课时)4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