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8756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教育学教育学 1、学制确立的依据(1)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存在不同的教育行政制度。(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这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3)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5)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区别:教

2、育目的:“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 “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三、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 ;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

3、底的医治。(2) 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 。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 ;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 ;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3) 内在目的论 (4)外在目的论 (5)教育准备生活说 (6)教育适应生活说(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 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发展变化,对

4、教育培养现代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需要5、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

5、态度和思维方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6、课程类型及其特征(1)类型1、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从课程设置形式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特征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征:分科课程的特征: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

6、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点:综合课程的优点: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

7、学,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课程的特征是:活动课程的特征是: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显性课程的特征:显性课程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课程的影

8、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实施情况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回归生活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的课程内

9、容观;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10、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与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从 2001 年开始实施,到 2005 年全面推行。高中阶段从 2004 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有一半的省份使用新课程。国家在实施的过程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的策略,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做一些配合的工作和策略。八、教学过程的基本

11、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因为:a、间接经验经过特殊的加工并且有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它掌握知识便捷而有效;b、学生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可以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学生用较少的时

12、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接受过来,使个体的认识达到同人类认识水平一致的高度;c、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 3、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不要直接经验。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

13、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偏面观念。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1、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2、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 (正面)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反面)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无从生长。3、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

14、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 (事实)实践表明: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了解实质教育派和形式教育派理论的基本观点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2、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理由是: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较丰富的知识。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