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87158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代代相传沉痛悼念王均先生沉痛悼念王均先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 冯志伟冯志伟2002 年 3 月 1 日是王均先生的 80 寿辰,当时我在韩国科学技术院教书, 没有来北京参加首都语言学界的“王均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 ,只是写了一首小 诗,寄给了王均先生: 数载危舟风雨同,五洋回望又春风; 世纪之交欣国运,人生最美夕阳红。 王均先生很喜欢这首小诗,他回信对我说,他特别欣赏“数载危舟风雨同, 五洋回望又春风”这两句,经过的风雨,当前国家春回大地的局面得 来不易,生命宝贵,人生苦短,我们要抓紧时间,把过去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多为语文现

2、代化事业做贡献。王均先生的回信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激情,给我以 很大的鼓舞。 没有想到,短短的四年之后,王均先生竟然离我们而去,再也不能为语文 现代化事业工作了。往事依稀,如在昨日,不禁令人黯然伤怀。 王均先生是我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者,他为语文现代化事业付出了毕生的 精力。他的去世,是我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感到无比的悲痛。 语言规划是语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早在 50 年代初期,王均先生就参加了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对于壮语、侗语研究尤为精深。在 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中,他深刻地体会到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很早就 注意到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问题,他写的我国语言的功能分

3、类和语言政策 , 是我国语言规划的重要论文之一。 1984 年,王均先生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担任副 主任,专门从事语言规划工作。他主编文字改革和语文建设杂志,积 极宣传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1986 年 3 月,他组织并指导国家语委拼音处 草拟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并于 1988 年 7 月 1 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 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实行。为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字改 革工作,他担任当代中国文字改革 (“当代中国从书”之一)的主编。王均 先生还积极参加 ISO/TC46 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做出了贡 献。 王均先生还是中国语文现代

4、化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我们学会的发展做 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5 年,我从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调入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这 个研究所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这样,我便成为了王均先生的下属 和同事。王均先生和我都是从外单位调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王均先 生原来是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工作,我原来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部门工作,为了 我国的语文现代化事业,我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走到一起来了,我们成为了真 正的“同志” 。 调入语用所之后,由于我的家庭人口多,老人多病,而当时的住房窄小,我不得不长期住在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睡觉,身体越来越差。王均先生非 常关心我。有一次我在夜里上办公室的大

5、楼时,楼道里没有照明的灯,一不小 心摔倒了,从楼梯顶一直摔到楼梯脚,造成左腿骨折,终日躺在办公室里不能 动弹。王均先生知道后,买了水果亲自到我所住的办公室来看望我,安慰我。 王均先生比我大 17 岁,他是一位年长的领导,又是一位知名的大学者,能够这 样平等地对待我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令我感动不已。从此,王均 先生成为了我仰慕的长者,我对他越来越尊重了。王均先生是我敬重的老师, 又是我知心的明友,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王均先生是我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领军人物。他对于语文现代化的研究, 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刻的理论思考。近年来,他经常考虑着在信息网 络时代语文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去年 1

6、0 月,我因心脏病住进协和医院西院的心 内科病房,王均先生当时也在协和医院西院的高干病房住院。我几乎每天都要 抽空去看望他。当时王均先生双腿已经不能站立,说话断断续续,肺部也出现 问题。但是,每次我去看望他,他总要从病床上起来,坐在病房的沙发上,与 我兴致勃勃地讨论关于如何进一步发展语文现代化的问题。他说,语文现代化 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研究的那些老问题上,应当与时俱进,研究信息网络时代 出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新问题,拓广自己的研究领域。我们倾心交谈,彼此切 磋,一致认识到,今后语文现代化应当从两方面进一步拓展。一方面是语文研 究内容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研究传统的语文问题,而且,要研究信息时代语

7、言文字的新问题。例如,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搜索引擎,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及 时地、准确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使用计算机进行机 器翻译或机助翻译,来解决信息时代的多语言问题;如何进行网络预警,防止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促进网络上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是语文研究手段的现代 化。传统语言学中使用的内省和归纳的方法固然有其优越之处,但是,我们还 要尽量使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语言资源,例如,因特网和 CD-ROM 上的各种电 子词典和术语数据库、翻译记忆数据库、本土化翻译工具、语料库,等等,这 些都将大大地推动语文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当时在病房中王均先生和我交谈和切磋的这些问题,现在还时时刻刻在我 的脑海中回旋。王均先生在重病中还在思考着语文现代化的问题,令我感动和 钦佩。我们应当沿着王均先生这样的思路,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努力拓广语 文现代化的领域,把王均先生点燃的语文现代化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 想,这就是我们对于王均先生最好的纪念了。 愿王均先生在地下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