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6464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习作教学效果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近年来,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在调查中发现有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习作心理障碍,他们主要表现在对作文有着畏惧、厌倦和失望的心理,一句“作文,作文,见了头疼”的口头语则是他们这些习作心理障碍的外露。写作,实际上是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的表述,是学生心理的表达,学生一旦产生了习作心理障碍,将会对表达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还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习作心理障碍、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2、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克服习作的畏惧心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常言道,“成竹在胸,做事不慌”,没有东西写,学生自然就怕写,因此,丰富写作素材,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是克服学生作文畏惧心理的重要措施。1.改革命题,拓宽题路情绪是人的心理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正是他们对作文态度的反映。而那些单一、死板和陈旧的命题则是引起这种心理反映的原因之一。要消除这种心理反映,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师发指令,学生写作文的做法,要减少命题作文的统一性,增加选择性,每次命题都可以多样化,

3、多命几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话:“让你的题目不要为难学生”(袁浩语);其次要开动脑筋拓宽命题的范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作文题目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精心设计,丰富命题的形式,让作文题目成为引导学生入门的“向导”;再次要解放思想,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让作文选题更加个性化,鼓励他们多写放胆文,提倡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随笔,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2.广泛发掘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成为习作素材小学生写作文,有其特有的心态,他们认为要写好作文,就得有“大好事”“ 大好人”可写,最好是“舍己救人”“勇斗坏蛋”等重大感人的事情,而他们能接触到的又都是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4、,由此便产生了畏惧作文的情绪。可见,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不对学生提脱离实际的要求,把“习作” 和“创作”严格地区分开来,鼓励写“ 身边人”“身边事”,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健康的有意义的写作内容。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习作素材,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教师可让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妈妈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在节日那天送给她,然后让学生以送给妈妈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就觉得有话可写,有感可发了。又如,在老师的指导下,教室里办一个小小生物角,给学生观察这些,都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习作素材。当学生觉得生

5、活中大量的事和物确实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时,他们的心境就开阔了,习作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3.把教师的作文教程变为学生的习作学程习作时可以把习作的题目或要求及早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习作的要求及早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去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题材,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尽量保证学生有积累生活材料的时间,让学生在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写作,不至于出现临渴掘井、望题生畏的现象。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习作的厌倦心理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指出:“教学就必须千方百计

6、地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还引用了许多的至理箴言进一步说明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当人乐意学习时,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好学。 ”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情绪,对于学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深有体会,学生拥有了它,学习就能专心致志,乐而忘返。然而,从目前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习作的厌倦心理。1.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为了使学生产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必须喜爱自己的语文学科,必须喜爱写作,把课教好。如果教师本身对作文不感兴趣,那

7、么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习作心理。反之,如果教师不仅以满腔的激情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而且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学生写作是一种乐趣,那么,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感染,所以,平时,教师一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编写的书出版发行了,就应带到教室里给学生看看、读读,拿到稿费时,可以买一本好书送给学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能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习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活泼,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拥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心境。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8、,不以师者自居,不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3.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需要是主体的一种心理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逐步感受到写作确实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这种目的教育应该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通过生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来进行,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主动地写作。4.以适当的作文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能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

9、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近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降低写作的门槛,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尽量为其创设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逐步消除作文对他们的压力。5.变封闭型指导为开放型指导进行开放型指导,首要的是将习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感到不仅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且作文可以为生活服务。如,世界戒烟日前夕,组织学生写我劝爸爸戒烟;教师节写感谢您,辛勤的园丁;毕业前夕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要学生畅谈理想时,写我正做着这样的梦等,发挥作文在社会实际中的作用。开放型的指导还反映在对“单一的老师讲,学生

10、写”的乏味的作文教学法进行冲击,与各科教学结合渗透,引进儿童喜闻乐见的指导方法,如做做写写,记一次小实验或小制作;玩玩写写,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演演写写,记一个小节目;看看写写,描写一处名胜古迹或工厂、学校;访访写写,记一个的人。先试写,后指导;先指导,后试写,再指导。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指导,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三、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克服习作的失望心理有失望心理的,主要是习作困难大的学生。这是由于他们对作文的厌倦、畏惧心理长期未能得到矫治。要克服这些学生的失望心理,树立他们的习作信心,难度较大。首先教师要真诚地热爱他们,使其从心理上解除习作负担,看到希望的曙光。1.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指

11、导学生习作水平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也要有不同层次。对困难大的学生,暂时地、适当地降低一些要求,是为了更好地树立这些学生的学习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从基础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赶上去。如对五六年级一般的同学提出作文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对困难大的同学,可以只要求他把事情写清楚;对一般的同学来说,写书信应该做到内容具体、格式正确、说话得体,而对困难大的同学可以只提出格式正确、有一定内容。除此以外,对习作困难大的同学还要耐心指导,具体帮助,要特别提倡对他们的作文进行面批,实行面对面的指导交流。2.让学生品尝自己写作的成果,体会成功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树立人们

12、做事的信心。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感受成功的机会,要充分地发掘、捕捉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以此激起学生喜悦的心情。对于一些较好的作文,可以在班级自办的学习园地、黑板报、班级日报上刊出,或推荐给学校的报纸、广播站;也可以打印出来,发给同学和家长;还可以向有关刊物投稿;有条件的还提倡网上表达和交流。这些都能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关于有效教学的话题,很多学校都在研究,近年来,我们对小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正是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而做的初步探索。怎样消除小学生作文畏难情绪?从事二十多年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对于小学生作文

13、的教学,不仅学生难写,教师也难教啊!针对这息息相关的教与学的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国培计划”之内容,就小学作文教学这一环节,我采取了如下不成文的措施:首先,就是要树立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观念,加强低年级作文教学。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小学三年级前后是小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的转折点,因此,要充分利用低年级学习兴趣未分化的特点,培养作文兴趣。儿童入学前已具备一定的口头作文能力,入学后有用书面语言表达心声的愿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切实抓好低年级作文教学,否则不仅会失去作文教学的有利时机,而且为学生作文兴趣的保持和提高设下了障碍。其次,要注意把握学生兴趣转折点,加强重点年级的作文教学。三年级是多数学生兴趣分化的转

14、折点,这个年级的作文教学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如尽可能改变教师“小循环”的教学机制,避免形成作文教学的断层。又如在重点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注意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做到: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中、高年级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

15、2、写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班采取了以下尝试: (1),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2),写自己的朋友、亲人。先布置观察题,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 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作好准备。一旦解决材料来源,就使学由“恨之”到“乐之”,逐步培养

16、作文兴趣。 3、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4、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面对五花八门的作文类书籍,大多数学生产生了一种“可读而不可即”的想法,要么盲目照抄,要么死搬硬套,那么怎样让他们走出这种误区呢?针对学生希望被人赏识,被人肯定的心理特点:第一,评讲作文时,从小到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大到一篇优美的文章,老师应给予大力的肯定。也可以开辟板报等专栏,予以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