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冀南平原对日第一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0KB
约3页
文档ID:44864552
冀南平原对日第一战_第1页
1/3

冀南平原对日第一战冀南平原对日第一战————攻打威县城战斗攻打威县城战斗一一 一一 四英烈碑四英烈碑1938 年 5 月 10 日,攻打威县城的战斗(亦称“五·一〇”战斗)是八路军挺进冀南以后第一次成规模地主动对日军作战,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影响 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了当时国民党部队驻平津一带是宋哲元的二十九军,驻保定的是高树勋的河北省保安部队,石家庄有商震的五十三军,沧州有刘多荃的一个军,德州有孙桐萱的一个师,南宫有白风翔的骑兵旅,共十万多人由于蒋介石对日妥协退让,片面抗战,叫嚷什么“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键决不轻言牺牲” 当时,卢沟桥驻军二十九军赵登禹旅虽对日军的疯狂挑畔进行了英勇抵抗,进犯天津的日军也遇到驻军二十九军张自忠师的顽强还击,终因孤立无援,北平、天津于 7 月底 8 月初相继沦陷其他各部队有的一触即溃,有的闻风先逃国民党各级政府官员也纷纷逃窜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先后沦陷日军乘虚而入,未遇重大抵抗,即于 1937 年底进至黄河北岸,占领黄河以北平汉、津浦两大干线及广大地区威县县城于 1937 年 11 月间沦陷。

侵占威县的日军是清水旅团的一个中队,130 余人1937 年 8 月,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 月,八路军奉命东渡黄河,挺进敌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首战平型关大捷,歼敌 3000余人,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烧毁敌机 24 架又在神头、七亘村、响堂铺等地取得一连串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战军民,我党我军声威大振1938 年初,陈再道、宋任穷相继率领东进纵队穿越平汉铁路,挺进冀南5 月初,徐向前副师长率领七六九、六八九团和曾国华支队来到南宫,与东进纵队会合,决定在冀南进行一次主动对日作战,以振奋军民精神,扩大根据地威县地处冀南中心,地理位置重要威县日军是冀南根据地的一大祸害,势在必除威县日军又是远离铁路线而暴露在冀南广大人民包围之中的一个孤立据点,为我们扫除这一祸患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 3 月下旬,驻南宫八路军司令部就派参谋科长贾建国来到七级李侍曾部队司令部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威县战斗事宜,开始对威县敌情、社情、街道建筑以及县城周围道路、地形、地物等做了侦察和研究根据初步调查,拟出策反威县维持会长和梦九战场反正,配合八路军作战的战斗方案确定先作和梦九的把兄弟常座端的工作,由常座端同和梦九联系。

经过数次往返,4 月下旬一天,常座端协同和梦九的儿子和舒甲来七级谈判谈判由李侍曾、贾建国主持,最后达成协议:和梦九在八路军攻入城后即率部反正,配合八路军作战,负责维持城内秩序,为八路军筹备给养等八路军保证他全家生命安全,不以汉奸没收他的财产根据他的要求,他的队伍归李侍曾收编4 月底李侍曾部队司令部由七级移驻经镇,开始了战前准备的第二阶段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和政委宋任穷参战部队:主攻部队是八路军主力三四四旅六八九团鲍政委率领的一个营(营长姓王) ,李侍曾部在城东至张官寨一带打埋伏,东进纵队骑兵连(连长赵×亭)在威县以西侦察巡逻另外从李侍曾部警卫连抽选七名战士随主力部队攻城担任向导1938 年 5 月 9 日黄昏,陈再道司令员和宋任穷政委来到经镇, 9 点左右,徐副师长坐着担架来到经镇,抱病指挥战斗下达作战命令后,各部队即从经镇一带出发,分路向威城阵地行进作战司令部设在七里苏和五里台战斗指挥所设在距城东北角约 2 里的一块坟地里徐副师长、陈司令员就在这块坟地里指挥战斗1938 年 5 月 10 日凌晨发起进攻,主攻方向是城东北角一阵强攻,我八路健儿很快从东北角城墙攻入城内,迅速占领要点,顽强战斗,迫使日军向碉堡龟缩。

在强敌固守下,正当我八路军迂回包围敌人碉堡以便聚歼日军的时候,情况突然变化,汉奸和梦九背叛协议,带着他们的汉奸队从北门沿城墙根向我疯狂射击,日军也乘机反扑,顿使我军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打得十分激烈为了摆脱胶着局面和避免白天作战,我军奉命于 10 日拂晓撤出战斗我大部分安全撤出,掩护部队伤亡较重攻城牺牲 114 名英烈,其中大部分是六八九团的健儿,还有李侍曾警卫连的三名战士 “五·一〇”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日军闻风丧胆,惊恐万状,弃城逃走,威城宣告解放这次战斗,攻城之猛,入城之速,充分表现了八路军健儿的顽强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五·一〇”之战虽未全歼驻威城之日军,可是打跑了敌人,解放了威城,除掉了冀南中心地区的一大祸害原计划以“围城打援”的战术消灭日军,因威县城内敌人派出人员被我方抓获,致使平乡日军未派援兵,打援计划未能实现威县解放后,冀南各县、区抗日政府和人民武装迅速建立,战地动员会、农、青、妇各抗日群众组织以及儿童团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气势浩大,热潮澎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们群众广泛发动组织起来了在一个不长时期内冀南抗日根据地就屹立在华北平原上 “五·一〇”之战的巨大影响和伟大意义,已被历史发展所证明,铭刻史册,永不磨灭。

为民族抗战,为冀南人民英勇献身的“一一四”烈士永垂不朽! 1946 年 5 月 1 日,冀南行署、冀南军区为纪念在“五·一〇”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修建了威县烈士陵园,特立“一一四”英雄纪念碑每年清明时节,各界人士来此扫墓,祭奠英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