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86449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一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五路通小学乔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7两只小狮子五路通小学 乔云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此外,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该阶段,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识字教学应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阅读。二、 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文内容分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

2、,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和本领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两只小狮子的对比2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二)学生情况分析首先从整体来说,一年级的孩子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他们的基础掌握得较好,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读了两遍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很有感情地去朗读,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属于表现欲较缓慢,你需要很巧妙地运用合适他们的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积

3、极性。三、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索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架设连接生活与教材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中3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3.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4.评价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

4、个性发展,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之中。四、 教学目标1、认识“狮、整”等 14 个生字。会写“练、习”等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难点:认识“狮、整”等 14 个生字。会写“练、常”2 个字。4五、 教学流程设计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图片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

5、么?板书:狮子(随文识字:看老师写“狮”这个字,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老师的师,合起来就念狮子的狮。 )【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他们的朋友,所以我从小动物入手切入话题,亲近自然,激发兴趣。以鲜活的画面展示在屏幕上,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教师再顺势利导教学“狮”的读音和字形,可谓衔接紧密,学中有趣。 】2、看着这幅图你能说说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3、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成年的狮子,今天我们要认识两只年幼的小狮子, (板书“两只小”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只小狮子)想知道他们什么样子吗?赶快打开书看看吧。总结课文深化主题细读课文指导朗读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指导书写续编故

6、事5(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看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2、识记生字师:看谁读得又准确又响亮!整天 练习 刻苦 将来 应该 非常 懒洋洋 慢吞吞【通过读词语,让学生学习本课的认读字。同时,学习 ABB 式的词语,并进行积累。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第一自然段师: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多可爱呀!它们还没有名字呢?谁愿意给他们起名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根据它们不同的表现来起名字。【对于这一环节,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争先恐后地给小狮子起名字。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起名字,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效果非常好!】2、学习第二自然段

7、6(1)指名读。(2)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3)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想象:想象一下小勤在练习本领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它又是怎么做的?(腰酸腿疼、摔破胳膊、腿,天气)【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我引导学生从身体状况方面、思想变化方面、天气方面等方面进行想象,效果很好!】(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指名读 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请学生

8、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7(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情境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方略也有好多,但要建立课文的内含情感与学生情趣的联系,也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学生喜欢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愿意展开想象,内心希望得到一种成就感。所以,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大人的口吻对两只小狮子说点什么,建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3、学习课文 36 自然段(1)过渡:懒狮子的表现被旁边的一棵小树看见了,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读读 36 自然段

9、,看看小树和懒狮子有几次对话?自由读 36 自然段(2)我们来读读对话,猜猜他们心里有想什么(生自己读句子揣摩心情)师:你来做树,说说你在想什么?(奇怪的、生气的等)你来做生气的小树:加上“生气地说”说一说懒狮的心里在想什么懒狮子还会有怎么样的动作来加上动作表情来读读懒狮子最后的那句话(指名读、评8价)谁来做小树,和懒狮子对着读?(指名角色朗读师生互读小组准备,合作读)【展开各种形式的读,以读促讲,以读促悟。 】(3)分角色朗读 3-6 自然段4、学习第 7 自然段 同桌两个人读,思考:你从妈妈的话里知道了什么? 读读第二句话,想想什么是真正的狮子(像这样不怕吃苦,不依靠父母,学会滚扑撕咬这些

10、生活的本领,能独立生存的狮子,就是真正的狮子)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妈妈的样子读一读吗?(自由读 指名读)【小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说话了,我这样设计正好符合了孩子们的心理,大大激发了他们读课文的兴趣。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五)指导书写:练 常(六)编一编:那你能不能想像一下,然后向作者一样来编一编两只小狮子后来的故事呢?【孩子们可喜欢编故事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越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的想象空间越为丰富、越为大胆。这一环节正好帮9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飞翔。取得的效果是可以预见的。 】(七)演一演: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善于表演是低年级学生的天赋,在这一环节,我充分给他们

11、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空间,让他们来自由地发挥。 】作业: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七、 板书设计:27 两只小狮子图 1 图 2“滚、扑、撕、咬” (不)怕吃苦生活的本领 (不)靠父母真正的狮子八、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0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为使学生在上课伊始能较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我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你对狮子有哪些了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的欲望。接着,给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读书的权利还给了学生。2、直插重点,拓展思维。我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略去不讲,直插重点,压缩了教学时间

12、。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将课文中间的提示语删去不读,加快了语言的节奏,便于学生较快进入语言情境。 “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以后,小狮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小组合作、创新实践环节,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文中的情景,进行艺术再造。在表演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说与动的快乐气氛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3、寓教于乐,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仅是为了引学生入情入境,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头饰辅助教学,老师、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进入角色进行体验的机会,实现了师生互11动。另外,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