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85954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7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州一中高考复习内部资料 陈保钢编辑 第 1 页 共 51 页永州一中 2011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编辑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第 1 页 共 51 页常见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用语示例前言: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个方案失去意义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理解并背诵课本;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答案规律,熟练 使用规范用语,灵活答 题一、等值线图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水库大坝选址在河流峡谷处,原因:地处峡谷段,地 质条件好,利于筑坝,工程量小; 大坝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时要考虑淹没的耕地少、移民 规模小。)建设水库大坝的地质条件:避开断

2、层,选建在背斜比向斜好。 避开接近地表的渗水性好的岩 层和易被水溶蚀的岩层,优选花岗岩等 结构紧密的岩层,尽量不 选石灰岩等岩 层。移民安置的办法:就地后靠,异地安置,开发性移民。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 选择 某方案的理由:该方案沿线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 缓,工程施工容易、建 设周期短、投 资少。【提示: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并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山脉,少建桥梁、隧道等;避免通过断崖、沼 泽 地、沙漠等地段,尽量避开多大雾 、多洪水、多冰 冻、多滑坡崩塌、多山洪泥石流路段。道路沿线尽量考 虑少占耕地, 乡村公路尽可能连接沿 线每个经济点那么就有可能遇山

3、呈“之 ”字形遇水 绕 道;国道尽可能 连接沿线大的经济点;高速公路尽量保持直达少拐弯,这就要求遇山开隧道遇水架桥梁。】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 势较高,河水可 顺地势自流而下;引水 线路距离较短,工程费用小。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实现 可持续发展。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 缓,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 业;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的地区发展渔业,也可以利用塘基 发展基塘混

4、和农业。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线路等高 线稀疏,地形坡度 较小,爬坡容易。等高线密集则坡度大,等高 线稀疏 则坡度小。在不同比例尺的等高 线图 上,用单位水平距离的相对高度比较坡度大小。计算两地间的坡度 : 坡度(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求悬崖的相对高度:分别找出崖顶、崖底的海拔范围,或者用公式(n1)d h(n1)d。式中 n 表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d 表示等高距, h 表示悬崖的相对高度。确定某地形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由四周向中部呈向心状水系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且中部呈闭合状。确定某地形为山地,判断理由: 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水

5、系分流,表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上的海拔中部高四周低且中部呈闭合状。判断山脊、山谷、峡 谷 、鞍部、凸坡、凹坡地形:山脊处的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凸出,山脊成为相邻水系的分水岭;山谷处的等高线由低处指向高处凸出,山 谷 最 低 点 的 连 线 称 为 “山 谷 线 ”或 “集 水 线 ”; 峡 谷 :即 狭 窄 的 山 谷 ,具 有 峻 峭 的 崖 壁 和 急 陡 的 集 水 线 的 山 谷 称 为 “峡 谷 ”;鞍部地形是处于等高线永州一中高考复习内部资料 陈保钢编辑 第 2 页 共 51 页永州一中 2011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编辑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第 2 页 共 51 页图中的一对

6、山脊线与一对山谷线的共同凸出方向的中间处;凸坡的等高线海拔高处稀海拔低处密,凹坡的等高线海拔高处密海拔低处稀。在已知的两地点之 间如果没有高出视线的山或者山脊、山坡就可 见,如果之间有凸坡就不可见,只有凹坡则可见。注意分析 题中的要求,在景观图中的视线是仰视还是俯视。高原的等高线与山脉的等高线的异同:相同:两者的海拔都较高,且中部高四周低;不同:山脉的等高线狭长延伸两侧对称; 高 原 面 上 的 等 高 线 中 部 较 稀 疏 ,边 缘 较 密 集 。河流的流向与水系: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 总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发育在山区的河谷地段,沿山谷线流动,其流向与等高 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山

7、脉往往成 为相邻 水系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以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成为向心状水系,海河是扇形水系,淮河是平行状水系。地形对水文的影响:地势坡度决定河流水速,水速影响航运;水速快的河段难结冰、 对河床的侵蚀搬运能力强,水速慢的河段易结冰、沉 积 作用强。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势及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区分布; 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 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 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 平直等高线注记 200 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 平直等高线注记 5

8、00 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 200500 米之间的地形 为丘陵;注记在 500 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根据海拔高度的差异,可分 为低山-500 米至 1000 米、中山-1000 至 3500 米、高山-3500 米以上、极高山 -5000 米以上)。2.等温线图专题:分析走向(延伸方向)及影响因素与纬线平行,即 东西走向- 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分析弯曲状况及意义作水平切线法-比较弯曲处切点与附近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低值),

9、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高值)。分析疏密状况及意义密集-温差大:我国 1 月等温线、温 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线附近。稀疏-温差小:我国 7 月等温线、 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气团内部。各地冬季温差较夏季大;温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寒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最大;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性质均匀且热容量大,所以 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分析值的高低状况及影响因素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经过、地 势低处(山谷、盆地、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过、地 势高处(山岭、山脊、高原)、郊区高考能力要求: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上的温度数递增(或自南向

10、北等温线上的温度数递减),是北半球;永州一中高考复习内部资料 陈保钢编辑 第 3 页 共 51 页永州一中 2011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编辑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第 3 页 共 51 页自北向南等温线上的温度数递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上的温度数递增),是南半球。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方向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方向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方向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方向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判

11、断季节与月份:一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 线向北弯曲;(北半球冬季)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 线向北弯曲。(南半球夏季)七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 线向南弯曲;(北半球夏季)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 线向南弯曲。(南半球冬季)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起方向是一致的。寒流海区的水温比同纬度其它海区的水温低,故大洋 边缘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方向凸起;暖流海区的水温比同纬度其它海区的水温高,故大洋 边缘的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方向凸起。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方向凸出的地方, 说明该处地势较两侧高

12、,是山脉;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方向凸出的地方, 说明该处地势较两侧低,是谷地或平原。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 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 线的数值越大。可据两地的气温差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在对流层大气的底部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3.等潜水位线图专题: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的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随地 势起伏而变化。河流流向判断:可根据图中的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规律判断出地势的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潜水的流向与流速: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等潜水位线越密潜水的流速越快。水井打在潜水汇集线上且距离地表较近的地方。潜水的埋藏深度:是

13、指潜水面到地表面的垂直距离。是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差, 这个差值也就是潜水水井的最小深度值。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切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水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的流向,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是潜水补给河水;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 是河水 补给 潜水。4.等降水量线图专题:我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是:第一,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故年等降水量线近似呈东西向延伸,越向北降水越少。第二,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越深入大 陆内部,水汽越难以到达。故年等降水量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城市的“雨岛效 应” 。由市

14、中心向四周郊区年降水量递减。原因是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且城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尘埃,凝 结核多于郊区。地形影响降水:山地降水多于附近平地。山脉的迎风坡降水量自山麓到山顶,先 递增后递减,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山脉的背风坡及雨影区降水量少。 5.等盐度线图专题: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海水结冰与融冰,洋流性质;沿岸海区-深受河流径流量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永州一中高考复习内部资料 陈保钢编辑 第 4 页 共 51 页永州一中 2011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编辑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第 4 页 共 51 页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海区和

15、高纬度海区递减。不同纬度海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类型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低,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则盐度高。同纬度不同海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高,寒流流 经的海区盐度低;海域封闭状况也影响到海区的盐度。近海岸盐度比较: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量的稀释作用影响。高纬度海区比较: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 结冰使得盐度升高,融冰使得盐度降低。5.等震线图专题:地震的烈度一般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影响因子:震源深度相同时,震级的高低与烈度大小呈正相关性; 震级相同时,震源的深浅与烈度大小呈反相关性;同一次地震中,震中距的大小与烈度大小呈反相关性; 地质构造带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烈度呈反相关性。 6.等压线图专题: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为高压中心,中心空气幅合下沉,近地面风由中心旋转吹向四周,是反气旋。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递增的为低压中心,中心空气幅合上升,近地面风由四周旋转吹向中心,是气旋。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水平方向上: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 压中心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垂直的高空气压;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处指向低处为高压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