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573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作者: 医学生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1-22 19:26 137 收藏本页 李传俊摘要 90年代医患关系出现了“人机化”、交往“经济化”、要求“多元化”和调节方式上 的“法制化”的发展趋势。笔者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如医患的医疗观、医患的道德修养和 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 入下去,创建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卫生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 实医德规范;完善卫生法规,规范医患双方行为。关键词 医生和病人的关系 护士和病人的关系 伦理学,医学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

2、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都 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医疗活动中的医患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90年代以来,医患关系发生的明显变化,都与科技进步、观念更新及人们自主意识、 参与意识增强有着密切关系,大体有4个方面。(一)医患关系“人机化”趋势:90年代以来,医学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使诊 断、治疗、护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在大医院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的诊治手段 普遍被采用,医生通过机器、仪器、设备等高技术服务设施获得患者的生理指标、生化指 标等数据,并且具有敏感度高、精确、迅速等特点,为诊治提供重要依据。这种以机代人 的趋向,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交流,加重

3、了医生对高技术设施的依赖,忽视了患者社会、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二)医患交往“经济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现有卫生资源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要求,存在着“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状况,在供需矛 盾的情况下,也实行了宽松政策,如允许多种形式办院、试行点名手术、业余有偿服务等, 缓解了“三难”,满足了群众的一定需求。然而,在一些地方事实上出现了医疗服务商品化 倾向,在医患关系上有经济化趋势,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已渗透到医患关系中,甚至 出现了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三)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 价值观的多元倾向也反映

4、在医患关系上。医生要求患者主动配合诊治,医患关系应该是“指 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尽量避免不合作型或冲突型;患者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在 层次上、档次上也有差别,呈现出多元化趋向。有的患者追求优质服务,要求高档病房甚 至非医学需要服务;有的患者仅要求基本的医疗保健;有的患者连最基本医疗保健也难以 实现。(四)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医患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依靠道德,然而 当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制化时,医疗秩序就更为完善了。当今,医患双方的自主、 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保护各自权益和自觉履行各自职责的观念日益强烈,为卫生立法提供 了思想基础。另外,高技术的临床应用引来了一系列社会

5、伦理问题,也迫切需要卫生立法 解决,如利用高技术进行性别鉴定;人工授精、体外授精带来的家庭道德、社会问题;器 官移植中供体来源和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等,都直接涉及医患关系,仅靠道德调节 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制调节,这已是势在必行了。二、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一)医患的医疗观: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的健康观、 医疗观发生了重要变化,然而,有些医务人员仍坚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看不到或不重 视情感、思想、意识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诊治的影响,加上高技术应用,医患关系“人 机化”趋势,助长一些医务人员单纯技术观点,而广大人民群众、患者则按照新医学模式要 求医务人员履行

6、其职责,势必造成医患彼此期望值上的较大落差,影响了医患关系。(二)医患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双向的,医生要讲医德,患者也要讲就医道德。在 现实生活中,少数医务人员医德修养不够,缺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精神,对工作不负责 任,表现在:对分科界限不清的疾病或复合性疾病的患者,相互推诿,以致延误诊治;对 急诊患者或疑难患者怕担责任,一推了之;对患者态度生硬,无视患者就医权利等,尽管 是少数却直接损害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影响了医患关系。少数患者不讲就医道德,不遵守 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尊严,稍不如意就指责、谩骂甚至出现殴打 医务人员现象,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伤害了医患关系。(三)管理方

7、面的问题:从微观管理角度,医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医院管理思想不 够端正,对医务人员的教育、管理不力,存在着开“大处方”、 “重复检查”或不必要检查等经 济化倾向,增加了患者不合理负担;医院管理不够科学,各项制度落实不力,医疗质量不 高,医疗缺陷乃至医疗事故尚未控制住,与优质服务相差一定距离,致使医院和医生在群 众中的可信度降低,也影响着医患关系。从宏观管理角度,卫生法规不够健全,特别是规范医疗行为、医患关系的医院法、医 师法、护士法等尚未出台,这对调节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文明行医与文明就医 是不利的。三、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一)创建良好社会环境:要把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

8、展下去,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医务人员讲医德、患者讲就医道德, 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深化卫生改革:过去由于卫生资金投入不足,医疗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是影 响医患关系的物质基础。今后,在深化卫生改革中,国家将逐步增加卫生资金的投入,解 决医疗卫生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等矛盾,缓解“三难”状况。同时, 要加强科学管理,拓宽办医的途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处理好社会效益 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端正办院方向;认真总结、

9、落实和完善体 现责、权、利相结合的综合目标责任制;抓好质量管理,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不断提高 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要鼓励和支持广大医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钻研医术,不断提高医 疗技术水平,做到优质服务,为改善医患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在深化卫生改革、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 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处理好功利选择与道德选择、经济效益与责任指标、短期行为与长 远利益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疗服务商品化倾向和医患关系淡化问题。要在医院建立 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双重机制、自我发展机制是以改善医患关系、优质服务为宗旨,增 强自我补偿、激励的动力;自我约束机制包括精神自律、规章

10、调控、法纪监督、社会监督 等,旨在落实医德规范,改善医患关系,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医院 伦理委员会,研究、监督、检查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问题,把医德医风建设深入下去。(四)完善卫生法规:调节、协调医患关系,一方面运用教育、疏导的道德方式,这是 主要的,也是经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把医患关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 段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其冲突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随着高新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给 医患关系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卫生立法工作,尽快制订医院法、医师法、护士法、医事法、医用高技术实施法等,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 对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 必究,强化法治,惩处违法乱纪行为,这对维护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的、良好的医患关系 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