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字起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8557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汉字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章-汉字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章-汉字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章-汉字起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章-汉字起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汉字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汉字起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汉字起源1对仓颉造字说的分析说文解字叙:神农氏结绳为 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 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春秋元命苞:(仓颉)生而能 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 ,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 、山川指掌,而创文字。采自刘志基汉字体态论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 雨粟,鬼夜哭。l仓颉造字的文献记载一、对历史上各种汉字起源观的评析(1)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的。 (2)仓颉应是上古时期对汉字有过突出贡献的人。 (3)传说中的仓颉是中华民族创造汉字的智慧化身。 (4)汉字造字的历史凭借仓颉造字的神话得以流传。l仓颉造字说的合理成分(1

2、)汉字是在结绳记事之后产生的记事方式,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结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记事需要。(2)原始时期创造汉字,得到了鸟兽足迹的启示。人们在狩猎 时看到可以根据鸟兽的足迹区分各种动物,于是想到创造不同 的图形符号来记录各种事物与意义。(3)汉字的产生,与上古时期的史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史 官为记录历史,于是创造各种记事方法,文字则是他们发明 的记事方法之一。l正确理解仓颉造字说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史记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庄子胠箧: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 用之。郑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

3、事小,小 结其绳。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 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郑玄周易系辞注: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 ,后以相考合。l结绳刻契及其与汉字起源关系的文献记载2结绳与刻契与汉字起源的关系采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采自王凤阳汉字学采自宋均芬汉语文字学l结绳刻契与汉字起源关系分析(1)结绳与刻契是汉字产生前的两种主要记事方法,且结绳早 于刻契。(3)汉字的形体与结绳有零星的关系,但不是所有的汉字都 源于结绳的绳结。(2)结绳与刻契都只能简单地记录数字,不能记载更加复杂 的内容,且都没有与语音发生联系。(4)刻契对汉字的产生可能有过启示作用,即原始时期人们 由

4、刻契想到刻更加复杂的图形符号。xsnin3八卦与汉字起源之间的关系l八卦与汉字起源关系的文献记载孔安国尚书传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集生焉。”说文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府 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 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郑樵通志六书略:“文字起源于八卦。”l八卦的来源及其与算筹的关系原始时期以石子 或木棒儿为游戏八卦算筹阳爻阴爻l八卦与汉字起源关系分析(1)个别汉字的产生与算筹有关,但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源自于 算筹。(2)八卦与算筹是两种性质、用途不同的事物,不能

5、因为少 数几个字源自算筹,而说汉字起源于八卦。(3)八卦是巫术问卜推演的抽象符号,原始汉字是图画性的 记录语言的符号,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二、关于汉字起源时间的推测关于汉字是何时产生的,李万福在汉文字学新论中作了 较为详尽的研究,总结了学者们的各种观点。 1渐变论认为文字是通过漫长时间的数量积累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观 点就是文字起源的“渐变论”。(1)仰韶说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 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陶符有78种,学者们据此推测汉字应起源 于此时,即距今约5000至6000年之前。把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视为汉字源头的观点称 为“仰韶说”渐变论认为,文字是民众在

6、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的。郭沫若:“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 上的花纹判然不同。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 文字性质的符号。”(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傅永和:“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1954年在西 安发掘的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的图形和刻划符 号就是汉字的萌芽。”(汉字的起源,语文导报1986年第2期 )采自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2)大汶口说认为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符号是原始汉字源头的观点称为“大汶 口说”大汶口文化距今大约5000年,也处于新石器时期,首先发现于 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大汶口一带。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有4种, 有学者推测

7、它们是汉字的源头。旦斤 钺 炅唐兰:“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的发现可以看到大汶口 文化已经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从大汶口文化的陶 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光明日报1977年7月14 日)高明:“在陵阳河遗址那个年代,汉字仍处于萌芽阶段,尚 未完全具备表达语言的一切功能。但它已具备了汉字应有的各种 因素。”(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 年第6期) 2突变论认为文字是在社会发展到迫切需要文字时,在相对较短的时 期内迅速创造出来的,这种观点就是文字起源的“突变论”。突变论认为,文字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基础上由 上古的智者创造的,创造过程中借鉴、吸收了一些古老的记事 符号。

8、(1)夏初说“夏初说”认为汉字是夏朝初年 创制的。认为河南登封王城岗、长 安县花园村和偃师二里头等夏初文 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符号,具有真 正的文字性质。李先登:“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龙 山文化晚期陶器上的刻划文字是目 前考古发现的确凿的时代最早的文 字。”(试论中国文字之起源, 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杨亚长:“夏代时期无疑已经有了文字,(王城岗陶器符 号)可辨认的陶文有五、共等字,其字体结构与商代甲骨文和西 周金文基本相同,因而无疑可以肯定为文字。”(关于汉字起源 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8期)采自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2)夏商之际说“夏商之际说”认为汉字体系成熟于夏商之际。主要

9、的依据应当 是商代的甲骨文。裘锡圭:“在商代后期,不少象形字已经变得很不象形,写 刻文字的技巧也已经极为纯熟,看来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大 概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又:“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文字有 了巨大改进的反映。这种改进为汉字在夏商之际基本形成完整的 文字体系打下了基础。汉字基本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时代 ,可能是夏商之际。”(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 文1978年第3期)单个的原始文字系统的文字体系 (大汶口符号)(甲骨文)(3)晚商说“晚商说”认为甲骨文才是最早的汉字。主要依据是商代的 甲骨文。徐中舒、唐嘉弘关于夏代文字的问题:“殷墟甲骨文字 的书法一方面体现了

10、它的成熟性,距离原始的图象符号,已有 相当距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省型与变型的分化过程, 仍有一定的原始性。”又:“(汉字在商代晚期)一班巫卜手中 ,日趋纯熟,以致完备。”(夏史丛论齐鲁书社1985年版)卢丁:“我们能确定的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就只能是殷代的 甲骨文。”(汉字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四川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前1600前1300前1046商汤盘庚(迁殷,定都小屯)商纣三、关于汉字创造者的研究汉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集体智慧 的结晶集体造字说爸妈她甭汉字究竟是大众创造的,还是个别智者发明的。我们认为, 渐变论者与突变论者的观点都有合理性。1汉字是大众集体的创造

11、(渐变论者的观点)2巫史对汉字产生的重要贡献(突变论者的观点)在汉字早期,巫史对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有过突出的贡献。李先登:“创造文字是由当时社会上脱离体力劳动的少数人专 门从现有的大量符号中去粗取精,归纳整理逐步取得大范围 的社会公认才能成功的。根据文献记载,这批人可能就是古代的 巫史。”(试论中国文字之起源,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 4期)卢丁:“我们所称的巫师集团或祭司阶层只有他们才有 条件将早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的不统一的各种图形符号加以整理 总结,传习使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应该产生于巫 师集团之中。”(汉字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四川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发明创造文字:黄帝的史官

12、仓颉 整理教授文字:周宣王的史官籀留下名字的上古对 汉字有贡献的史官1文字产生于传递信息的需要4进一步的约定俗成与与语言结合 牢眼神体态声音实物原始记事文字四、关于汉字的产生过程2创造抽象或图画的单个记事符号西部:仰韶陶符(抽象)东部:大汶口陶符(图画)3对原始记事符号进行归纳整理仓颉时代巫师、史官等对原始符号进行整理五、原始图画是汉字的最主要源头保乳游鄉1汉字与图画的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原始汉字都是原始图画性的图形符号,只有少数 几个汉字是抽象符号,如数字“一、二、三”等。奥基布娃部落女子的情书印第安车偃部落的书信纳西族的东巴文东巴经人类迁徙传略采自王凤阳汉字学采自读者1997年第1期2原始图画

13、中分化出原始图画文字原始时期人们涂鸦画的图画,在 发展中分化为原始美术性图画和原始 记事性图画。原始美术性图画和原始记事性图 画比较:原始 美术术性图图画原始 记记事性图图 画 绘绘制 目的装饰饰器物 供人欣赏赏记录记录 信息 传递传递 信息图图画 特征图图形复杂杂 美观观形象图图形简洁简洁 写意抽象发发展 趋趋 势势逐渐渐美观观 与音无关逐渐渐抽象 与音结结合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青铜器上的族徽3从原始文字性图画到原始图画性文字唐兰:“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 图画却不一定能读。”原始文字性图图画原始图图画性文字 读读音没有读读音已有读读音 表意笼统笼统 模糊准确具体 理解

14、提示思维维方向反映思维维内容 造句游离于语语句外存在于语语句中族 徽甲骨文原始文字性图画:较早的 没有读音的图画色彩较浓 的图画记事作品。原始图画性文字:稍晚的 已有读音的图画色彩减弱 的图画记事符号。六、陶符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1陶符资料简介西安半坡陶符临潼姜寨陶符原始时期人们刻画在陶器上的抽象符号叫做“陶符”。甘肃马家窑陶符青海柳湾陶符2陶符性质分析l陶符不是文字的观点高明:“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仍停留在新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阶段。主要生产工具还是石器和蚌器,在 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产生文字。”(论陶符兼 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裘锡圭:

15、“(仰韶文化陶符)跟以象形符号为基础的古汉字显 然不是一个系统的东西,但它们对汉字的形成仍然是有影响的。” (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徐中舒、唐嘉弘关于夏代文字的问题:“(商代中前期的 二里头陶符等)亦不能认为是文字,基本上还是一些记事符号。” (夏史丛论齐鲁书社1985年版)(1)抽象的陶符与象形的汉字有质的不同(2)汉字成熟的年代仍然有陶符刻制山西侯马春秋时代的晋国遗址出土陶符44种。(3)不是文字但与汉字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大汶口陶文仰韶陶符 抽象,非文字象形,是文字总结与分析:郭沫若:“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 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16、。”(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 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于省吾:“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 ,我认为这就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关 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l陶符是原始汉字的观点郭沫若:“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 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 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画押或者 族徽之类。” 。”(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所有权记号说:原始人刻画在岩壁、石块、器物上的一些 符号,是“文字的最初的形迹”,而且“这些符号大概是原始人 用来表示他们自己所有权的标记”。总结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