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485111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24-29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 以以 IITBIITB 的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 型型”为例为例 张晓卉张晓卉 解月光解月光 董玉琦董玉琦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东北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 导出/参考文献 关注 分享 收藏 打印 摘 要: 印度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 一直颇为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并为印度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虽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 指导纲要被众所周知, 但是

2、新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世人不甚了解。 该研究描述了印度新世纪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生的新变化, 着重分析了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制定的“学校计算机课程模型”, 及其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实施方式等问题, 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 改革有所启迪。关键词: 印度; 信息技术课程; 学校; 计算机;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晓卉:在读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基础教育 信息化 (zw_)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解月光: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技术课程实施、农村 基础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环境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董玉琦:博士, 教

3、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技术基本理论、高校教师发展 ()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 年 7 月 3 日ReceivedReceived: 2013 年 7 月 3 日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印度迅速发展, 成为教育立国的典型。其中基础教育中 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有印度本国的鲜明特色, 同时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 富的人才资源储备。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 印度的信息技术课程从无到有, 2000 年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 (NCERT) 的国家计算机教育中心 (NCCE) 制定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是众所周知的, 也因此确定了信息技术 课程的学科地位。但是

4、新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世人不甚了解。因此, 笔者试图描述近十年的印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并以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 校 (IITB) 近期制定的“学校计算机课程模型”及其出版的 Computer Masti 系 列信息技术教材为重点, 来分析新世纪以来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生的新 变化, 希望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一、新世纪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一、新世纪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起源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2000 年国家教育研究 与培训委员会 (NCERT) 颁发了国家计算机教育中心 (NCCE) 研制的学校信息 技术课程指导纲要1,

5、 标志着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于本世纪初发展成 为印度国家课程框架下的学科课程。新世纪以来,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 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一线实践以及研究机构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一) ) 国家层面制定了高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国家层面制定了高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CCT)(CCT)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2005 年 NCERT 颁布了2005 年国家课程框架 (NCF2005) 2。NCF2005 中提 到将计算机科学作为数学领域的一个内容, 并建议计算机科学 (CS) 单独作为 学校的一门学科。此外, 该课程框架中与技术相关的部分还提到了“明智地使 用技术”和“技术创新”3。为了贯

6、彻 NCF2005 中的相关理念, NCERT 的计算 机教育与技术援助部 (DCETA) 制定了名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CCT) 的高 中选修课程, 在其前言中对 CCT 课程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门课程不仅是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更是我们如何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工作, 以及在社 会中这些技术的使用与误用。这门课大概会成为每个人都会学的课程, 因为它 处理现实中计算机要解决的挑战, 强调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实践和社会之间的 连接。它处理的是信息通讯技术前所未有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触及到了 很多领域, 不仅是为机器编程。它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促 进了问题规划能力的

7、发展。它降低了技术的重要性, 强调了学习操纵技术的必 要性。它关注随着技术安全、剽窃和数字身份而产生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总之, 这门课程表达的既有新技术带来的兴奋, 也有新技术带来的限制”4。CCT 课 程的目标包括知识、理解、技能与策略、态度四个方面。( (二二) ) 地方政府推行特色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地方政府推行特色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联邦制发展中国家。在各个邦 的政府可以根据自己邦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课程框架制定自己邦的课程框架及 课程实施方案。以喀拉拉邦 (Karala) 为例, 喀拉拉邦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 (SCERT) 以 NCF2005

8、为基础, 颁布了喀拉拉邦课程框架 2007 (KCF2007) 5, 该框架要求喀拉拉邦的高中课程中有一门名为“计算机能力”的必修课程 和两门名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的选修课程。此外, 喀拉拉邦于 2001 年启动了 ITSchool 计划6, 目的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该 计划于 2004 年通过“IT 促进教育”活动让 IT 成为喀拉拉邦小学和初中课程中 的必修课, 2008 年通过“ICT 促进教育”活动, 课程名称改为 ICT 课程, 并于 2009 年开发了 8-10 年级 (初中) ICT 课程教材 (见表 1) 。表 1 印度喀拉拉邦课程框架开设的高中课程 下

9、载原表 ( (三三) ) 中小学校遵循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小学校遵循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印度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机构, 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 (CBSE) 和中等教育证书 委员会 (ICSE) 都为印度各中小学提供中等教育资格认证, 也有各自的学科课程考试大纲。CBSE 和 ICSE 规定 1 至 8 年级的计算机课程为必修科目, 9-10 年 级计算机科学为选修科目。为了让学生获得毕业证书, 印度的中小学校有的隶 属于 CBSE, 有的隶属于 ICSE。例如, 位于喀拉拉邦科钦市的托克公立学校就隶 属于 CBSE, 该校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 2。此外, 高中有四种课程组 合

10、, 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种。这四种组合分别为:(1) 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2) 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3) 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4) 英语、商业研究、经济学、会计学、数学/信息实践。表 2 托克公立学校的小学课程设置7 下载原表 ( (四四) ) IITBIITB 研制研制“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过去的 10 年, 虽然印度学校已经把计算机科学作为学生的学习科目, 而且一些 学校在三年级引入这门课, 甚至最早是在一年级引入这门课。但是, 不像其他 学科有规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的教学有很多的争议, 如基本上目 前涵盖的

11、主题更多地由市场需求所驱动, 很少强调在整个科目中有用的思维技 能或广泛应用的概念, 而且由于学校在课程和教材选择上的灵活性, 课程的内 容也存在巨大差异。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定义好的最高标准框架。因此, 迫切需要定义一个详细的课程来教授学校中的计算机科学。面对这些情况, 印 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IITB) 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于 2007 年 3 月研制了“学 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 (2007) ”, 并开发了一套名为 Computer Masti 的系列 计算机教材, 将其所制定的课程模型在孟买的部分学校试行, 2010 年该课程模 型重新修订再版8。为了不使计算机课程只注重应用而落后

12、于其他课程, 并不 使人厌烦, 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除了保持对概念的学习, 还要动态化地设置课 程, 不断地学习新工具和新技术, 以主题形式学习计算机课程。二、二、IITBIITB 学校计算机课程目标学校计算机课程目标IITB 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将计算机科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概念”的范围涵盖了 NCERT 的基本操作与概念的范畴, 且比该范畴更广。 “应用技能”对应 NCERT 划分的 IT 工具 (提高生产力) 、通讯工具 (协作和发 布) 、技术研究工具 (定位和收集信息) 和问题解决工具 (计算机的高级应用) 几个类别。“社会层面”与 NCERT 对于社交和伦理问题的分类

13、是一样的。计算 机课程模型强调的是对于各种基于计算机活动背后概念的理解, 而不是仅仅知 道特殊工具的应用技能。希望能做到:通过基于概念的方法使孩子们成为自主学 习者, 并且使他们能够应付在未来不可避免出现的新工具和新技术。这个课程 的设计方法是为了尽可能使得初级部分尽量简单, 然后在中学时难度有一点轻 微的增加, 进而来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委员会的考试。具体的三个层次目 标为:概念:既学习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计算机科学的概念, 也学习计算机应用或运行 的特定概念。应用技能:在应用各种软、硬件以及程序包或编程语言时发展实践技能。社会层面:理解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的道德和安全问题。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

14、如下:小学低年级 (1-4 年级) :让学生熟悉电脑以及电脑的有趣应用。介绍不带程序 的单机的功能, 强调基本的技能, 基本的社会方面, 逻辑、分步式思维的概念。小学高年级 (5-7 年级) :让学生学习如何来操控计算机。介绍单机的熟练使用, 介绍数字收集、数据管理和数据表达方式的概念。介绍网络应用的程序 (如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社会方面强调让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介绍一 种基本的编程语言, 介绍一些技能学习背后的一般概念, 如算法等。中学 (8-10 年级) :对单机系统娴熟地控制和网络世界的熟练导航。强调学习 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概念, 包括使用编程语言在内的其他主题规定为考试内容。

15、高中 (11-12 年级) :主要遵循考试大纲的内容, 强调基本概念, 而不是过多的 操作。三、三、IITBIITB 学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学校计算机课程内容IITB 的“学校计算机课程模型”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结构设计, 首先是需要讲授的内容, 其次是这样做的原因, 最后是课时分配及其他细节。 每个标准都有一个课时计划。计算机课程期望教师能够顺利完成课程计划的设 计, 如小学每周 1 课时, 初中每周 1 或 2 课时, 高中每周 2 课时。每个学习主 题下对学习活动设计、项目设计留有足够的空间, 教师对如何呈现所教主题具 有完全的控制权。以下是 1 年级的课程内容:主题:存在意识/游戏

16、与欢乐计算机(1) 学什么:1 年级结束时, 孩子能够:概念:理解各种计算机, 意识到计算机是由各个组成部分组成的, 并且知道各部 分的功能 (控制/导向) 。应用技能:识别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用键盘 (箭头键, 输入/回车键) 和鼠标 (单击/双击) 作为输入设备;打开应用软件, 如声音、画图, 或游戏和基本应用;打 开、保存和关闭一个活动项;更换壁纸。社会层面:保持清洁;无尘区域;不遗漏食物, 等等;有序处理外围设备, 在团队 活动和项目中分享资源, 共同工作。(2) 为什么学:1 年级结束时, 孩子们足以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实体, 意 识到它有着各个组成部分, 并且各个部分有其各自的功能 (存在意识) 。至于 其他更多的相关主题并不作要求, 因为这部分的目标就是简单介绍计算机, 了 解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帮助你完成任务的工具。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