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11,12单元备课

lcm****80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6.54KB
约24页
文档ID:44845027
四年级语文上册11,12单元备课_第1页
1/24

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期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期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 主讲单元第 7 册第 11 组时间12.3地点办公室主讲人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主 讲 要 点单元教 材简析 (可见 教参)本单元的一组课文或以古喻今,或谈天说地,或讲述故事,教育人们要“顶天立地 “——树雄心大志,从小事做起,要懂得天外有天,不要做井底之蛙,要知道小人物也能 有伟大的心,不要因小失大 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除了做字,词,句的练习,还要求学生学习并背诵关于大与小 的格言,开卷有益安排自读,笔下生花围绕大与小的题目习作金钥匙引导学生引用学过 的典故,练习使用引号单元总目 标(《教 师用书》 解读)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通过阅读,懂得大 与小的现象揭示的做人的道理,树立大志,有大眼光,有大胸怀,同时又要脚踏实地地从 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轻易放过任何细节 2、 认字 23 个,写字 21 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比较形近字 3、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继续练习理解多义词 4、 继续练习有根有据、有血有肉地叙事,继续学写想象作文。

5、 练习引用典故,练习用引号标出特殊用语逐课解读教材要点提示: 1、课文内容简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梳理常规性的基础知识:字、词的音形义;句型、句式的相关训练; 3、能力训练点的提炼:阅读与写作训练点; 4、教学内容的整合、知识拓展与积累; 5、重难点的把握及突破方法《《扫一室与扫天下扫一室与扫天下》》 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 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及训练: 1、 认字 6 个,写字 7 个独立识字重点指导:寒“暄”的书写 2、 理解:污浊、理直气壮、轰轰烈烈、沉思 3、 句子训练句子训练:理解课文中的反问句的意思,能用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4、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课文揭示的深刻含义 5、 积累、训练:积累、训练:继续写摘录笔记,积累积累文中生动的四字词语和成语,并在作文中运用作文中运用 重难点:重难点: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课文揭示的深刻含义 2、 理解课文中的反问句的意思,能用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详细方法见教师用书的 P221-222 学习本课后完成摘录笔记和日积月累第学习本课后完成摘录笔记和日积月累第 4 题。

题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 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及训练; 1、认字 8 个,写字 7 个独立识字重点指导:“潦””读着“lào” 2、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瞠目结舌、渺小 3、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地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地深度 ”的含义 4、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见识浅陋,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知道成2语“井底之蛙”的比喻义 重难点:重难点: 1、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地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地深度 ”的含义 2、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知道成 语“井底之蛙”的比喻义 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1、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小组交流学习寓言的体会 2、 借助课文的插图,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渺小,从而 感悟这篇课文的寓意 《《三颗纽扣的房子三颗纽扣的房子》》 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课文简析见教师用书 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及训练 1、 认字 9 个,写字 7 个,独立识字。

着重指导:““膝膝””盖 2、 理解:来者不拒、尽力、周游的意思 3、 积累:继续写摘录笔记 (摘抄一些生动有趣的句子摘抄一些生动有趣的句子) 4、、 默读课文找到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 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含义 重难点:重难点: 默读课文找到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 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感悟内容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围绕课文的重点句子,就 是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含义 教学本课文后,完成日积月累第教学本课文后,完成日积月累第 3 题和初现身手题和初现身手单 元11教学内容扫一屋与扫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3天下教 学 目 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自学生字词 难点:理解词义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教学 流程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一、导入新 课,揭示课 题。

二、检查预 习,全文初 探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③(6)陈蕃的感悟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 什么?(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读,视情况决定人数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 么事?板书设计:4单 元 11教学内容扫一屋与扫 天下第 2 课时总 课时教 学 目 标1、细读课文,理清层次,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通过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受到“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小事着手”的 教育教学重点 难点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教学 流程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一、精读课文,深层感悟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全班交流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 5、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全班交流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5、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5二、总结课 文,提高认 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 什么?板书设计:扫一室---------平常小事 要想成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与 需要 扫天下----------轰轰烈烈的事业 6单 元 11教学内容扫一屋与扫 天下第 3 课时总 课时教 学 目 标1.独立完成本课“学习体验” 2.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拓展学用”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完成本课“学习体验” 难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拓展学用见练习册教学反思:7单 元 11教学内容井底之蛙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教 学 目 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教学 流程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一课时 一.谈话揭 示新课二,初读课 文,检查预 习三,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 文1、《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夜郎自大》、《坐井观天》2、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帮大 家回忆一下1、自读课文过渡:你要想 知道这个故事,请读读课文,你 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还 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 和同桌的同学一起读,要把字音 读准2、检查生字的读音全班汇报3、理解生词词语都理解了吗?谁愿意为 大家读课文?指名,朗读评 价说说这些语言故事有什 么特点生读课文1 生字读准了吗?同桌 互相读一读抽小老师读生字,新词抽生理解词语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呢?板书设计:8单 元 11教学内容井底之蛙第 2 课时总 课时教 学 目 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教学重点 难点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二课时一,学习课 文1、体会井底之蛙的快活。

(1)你用什么语气读小青蛙的 话?为什么要这样读?(快乐、自大、骄傲满 足……) (2)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它满 足、骄傲、快活的?(没有谁) 这说明什么?哎呀,简直目空一 切呀!(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 简直是井底大王!(极点)极点 说明什么?在青蛙眼里快乐的极 点是什么? (3)看,就是这些关键词,把 青蛙那得意样儿表现的生动、形 象,他们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 更美吗? 2、体会东海之大 过渡:这么快乐的小青蛙最 后怎么样了?(觉得自己很渺小) 跨井栏、倚井栏,不是应该到了 快乐的极点了吗?怎么还会觉得 自己渺小?(1)为什么鳌的一 番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渺 小?在小组里读懂鳌的话,讨论 这个问题 千仞:广阔的看不到边际, 深的没法量,这样的大海和那一 眼枯井,一坑浅水怎么样? 没法比旱涝:连大地都干 裂,连城市都会淹没,却看不出 大海增减这说明什么? 大快乐:在东海之鳌的眼里, 快乐是什么?也是跨井栏、倚井抽生读课文体会语气学生找词语:独占 没 有谁 极点自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 段,一会儿我要看看那 只小青蛙最快活,学生 练习朗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重点理解:千仞、没 法比、大快乐)9二,体会寓 意。

栏的乐趣吗? (1)青蛙曾经很满足,觉 得自己最快乐,但在东海之鳌的 对比之下,才发觉自己的竟是如 此的渺小板书:快乐)小结: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 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故事读到这里,你最想把它送 给谁?这则寓言就是在讽刺这些盲 目自大,见识短浅的人 让我们一起读读鳌的话, 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 诲板书设计:井蛙 见识短浅 孤陋寡闻海鳖 大快乐 10单 元 11教学内容井底之蛙第 3 课时总 课时教 学 目 标1 独立完成本课“学习体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