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83555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 F F E C To FR I C ES P E C I ESA N DA R S E N I CP o L L U T I O No NS o I LD I S S O I j V E Do R G A N I CC A R B O N ,N I T R O G E NA N D C R o B I A L C O M M U N I T YS T R U C T U R E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t oN a n j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I nP a r

2、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B yL e iC h e n g x i aS u p e r v i s e db yP r o f C h e nC h a n g q i n gA n dS u nB oC o l l e g e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N a n j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j i n g ,210 0 9 5J u

3、n e ,2 0 1 2原仓I J ,I 生声明1 吣Y 惝2 眦3 吣6 岫呲1 吣1 惝5 炒0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券成霍2 0 l Z 年驴乡月华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4、。本人授权南京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刚(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誊威霞导师( 需亲笔) 签名:p 嘞加,2 年口歹月够日知, 年口月I 牛日目录目录摘要IA B S T R A C T I I I第一章绪论11 1土壤中的微生物11 1 1土壤微生物概述11 1 2土壤微生物类群11 1 3土壤微生物的功能21 2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一21 2 1土壤性质21 2 2植被类型31 2 3重金属污染51 3土壤微

5、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一71 3 1群落水平生理指纹法81 - 3 2磷脂脂肪酸法81 3 3分子生物学法1 01 4研究背景及意义1 l1 4 1A s 污染现状及危害1 11 4 2研究假说1 21 4 3研究目的及意义1 31 4 4主要研究内容13第二章材料与方法1 52 1实验材料l52 1 1供试土壤l52 1 2 供试水稻152 2实验方法152 2 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52 2 2 土壤性质分析172 2 3基于P L F A 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172 3统计分析方法19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三章水稻品种及缸污染对两种水稻土溶解性有机碳

6、氮的影响2 13 1引言2 13 2材料与方法2 23 3结果与分析2 23 3 1土壤D O C 的变化2 23 3 2土壤D O N 的变化2 43 3 3土壤D O C 、D O N 与土壤p H 、有效A s 含量和根系生物量的关系2 53 4讨 仑2 63 5小结2 8第四章水稻品种及A s 污染对两种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3 14 1引言314 2材料与方法3 24 3结果与分析3 24 - 3 1土壤微生物P L F A 量的变化3 24 3 2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3 34 3 3基于P L F A 的R D A 分析3 54 3 4土壤类型、A s 污染及水稻品种对微生

7、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对贡献率3 84 4讨论4 24 4 1土壤类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 24 4 2A s 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4 44 4 3 水稻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 54 5小结4 6第五章讨论与结论4 95 1 讨论4 95 2 结论5 05 3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一5 15 3 1创新之处515 3 2 研究展望5 1参考文献5 3致谢6 5摘要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摘要土壤砷( A s ) 污染是威胁农产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于稻田长期处于淹水还原状态,A s 的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水稻与其他作物相比更易受A

8、s 污染的危害。土壤微生物是碳、氮、磷、硫等元素循环和转化的主要推动力,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是评价土壤质量的良好指标。鉴于此,本文通过盆栽试验,人为添加外源A s ,研究两种水稻土在种植不同水稻品种后,土壤D O C 、D O N 的变化,并采用P L F A 法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通过M R T 分析和A B T 分析评价土壤类型、A s 污染、水稻品种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相对贡献率。这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土壤类型、A s 污染、水稻品种对D O C 、D O N 有显著影响

9、。黄泥田D O C 和D O N 的平均含量高于红泥田,D O C 含量平均高1 8 3 ,D O N 含量平均高3 1 4 ;A s污染条件下土壤D O C 和D O N 的平均含量降低,二者相比D O N 的下降幅度更大;种植杂交稻后D O C 含量最高( 4 1 0 94 - 0 8 0m g k g 。1 ) ,籼稻( 3 8 1 04 - 1 1 8m g k g 。) 和粳稻( 3 7 7 4 士1 3 2m g k 百1 ) 稍低。种植粳稻的D O N 含量最高( 2 9 44 - 0 3 4m g k g 一) ,杂交稻次之( 2 5 84 - 0 3 7m g k g 。1

10、) ,籼稻最低( 1 4 54 - O 1 5m g k g 10A s 污染下,黄泥田和红泥田中,D O C 平均含量下降了1 4 4 、1 1 1 ,D O N 分别下降了6 5 0 、4 6 1 。A s 污染下,种植杂交稻后D O C 无显著变化,而种植粳稻和籼稻品种后D O C 含量明显下降,其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2 1 4 和1 5 8 ;种植粳稻、杂交稻、籼稻后,D O N 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6 6 3 、6 5 4 和1 1 3 。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D O C 和D O N 含量的影响会随着土壤类型和A s 污染水平而变化。水稻品种对A s 的耐受性差异,导致其对D O C 和D

11、 O N 的影响不同。2 土壤类型、A s 污染、水稻品种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三者对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 9 8 、1 7 6 4 8 和5 2 6 ,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 7 7 、1 2 1 、2 1 9 。水稻品种及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两种水稻土相比,黄泥田( 5 7 2 54 - 0 1 3n m o l g - 1 ) 的微生物量要高于红泥田( 4 2 5 04 - 0 0 9n m o l g 1 ) 。在无A s 污染条件下,黄泥田微生物量较红泥田高1 3 3 ;在A s 污染条件下,黄泥田微生物量较红泥田高3 4 6 。黄泥田与红泥田的微生物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