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3552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理必修地理必修 3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3.1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土流失及其治理1、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山区、东北。 2、影响: 积极: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形成肥沃的土壤。 消极(危害):(1)养分流失,单产降低(土壤) 。 (2)泥沙淤积,洪涝加剧(水 文) 。 (3)地形崎岖,诱发地灾(地形) 。 3、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成为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原因) 、暴雨集中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地形坡度大。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露天开矿) ;植被破坏(过度农垦、过度 樵采) 。 4、地貌成因? 戈壁:风力

2、侵蚀。黄土高原:风力沉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侵蚀。华北平 原:流水沉积。 5、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表现? 从沿海平原到内陆山地高原;从湿润到干旱;从森林到草原;从农业到牧业。 6、生态脆弱理解:一旦破坏后很难恢复。 7、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修建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管理措 施:退耕还林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人口。 8、 “保塬、护坡、固沟”理解:保塬:平整土地(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防护林。护坡:缓坡育林育草、 修筑梯田(降低水流速度) 。固沟:打坝淤地(拦泥蓄水) 、修建水库、营造防护林。9、黄土高原能源输出的主要方式、原因、对环境的影响

3、: 输煤、输电。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铁路运力有限。 建立坑口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煤烟、粉尘,影响大气质量;产生硫氧化 物,造成酸雨。加剧水资源短缺。 10、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损失严重的原因、措施。2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南方降水多,强度大; 人为:过度开荒、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损失更严重的原因: (1)土层较薄,表层被侵蚀后难以恢复;(2)水热条件好, 土地单产高,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大;(3)中下游人多,城市多,经济发达, 水土流失易导致洪涝灾害,损失更大。 措施:封山育林。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推广生活用煤;推广省柴灶;大 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

4、林;积极开发小水电。 11、荒漠化分布: 风蚀荒漠化:干旱和半干旱区。如西北和东北华北的部分地区(辽、冀) 。 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 冻融荒漠化:青藏地区。 12、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沙质疏松、大风集中、深居内陆,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 燥) 。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不当。 13、影响: 积极:形成黄土高原。 消极(危害):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草方格固沙。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开发太阳能、风能、营造薪

5、炭林、建沼气池、解决农 牧区能源问题。 14、土地盐碱化: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 0.3) ,而使农作物低产 或不能生长。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半湿润地区。 15、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原因: 自然: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 人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合理灌溉) 。 16、危害:土壤板结、下降;阻碍作物生长。 17、防治: 改良灌溉方式;平整土地;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 18、中国主要生态问题、分布 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东北 荒漠化西北、华北、东北 土地盐碱化 (盐渍化)华北平原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西北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

6、南林区 湿地萎缩三江湿地、湖滨、海滨3.2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 :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3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煤炭资源丰富;水源丰富,靠近铁矿; 社会经济: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鲁尔区的工业部门: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4、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 煤炭地位下降: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 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供过于求,替代品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

7、、组织形式不适应新兴工业的要求。 环境污染严重。 5、主要改造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 产规模) ;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 ;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工业旅游,发展金 融服务业) 。治理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管理、植树造林。调整工业布 局。完善交通。发展科技。 6、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存在问题、对策。 问题: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部分资源枯竭。技 术、设备落后。体制落后。沿海新兴工业的冲击。 对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展新兴工业 (高新技术) ;发展第三产业(旅游、金融、贸易) 。 治

8、理环境污染。通过科技 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国外资源。引进人才、技术,更新设备。政府政策支持、 优惠。改善交通。 7、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埋藏浅。 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8、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但山西省经济依然落后。可采取哪些措施? 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 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发展交通,提高晋煤外运能力。9、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位比较: 共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不同点:鲁尔区:铁矿、石油资源短缺;水资源充足;河运发

9、达;劳动力素质高。 辽中南:铁矿、石油丰富;水资源不足;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丰富的 煤炭资源进口铁矿煤炭工业水源丰富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4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以南水北调为例1、南水北调的原因? 自然: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人为:北方供需矛盾突出,人多、地 多、水少。即资源整体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2、华北地区为什么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原因、措施? 自然: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 人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浪费、污染严重。 开源: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修建水库。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健全法规

10、,治理水污染;合理分配水资源。 3、三条引水方案的优缺点? 东线中线西线优点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输水, 工程量小,水量大。可自流。水质优, 可自流。 缺点沿线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水 质差。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需开挖新河道输 水,工程量较大,移民任务艰巨。地形复杂,生态 脆弱。工程量大。4、南水北调的影响? 积极:(北方:供水区) 社会:改善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稳定。 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下降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消极:(南方:水源区) (1) 径流量减少,影响水质(水文) 。(2) 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水文、地貌) 。 (3) 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

11、响。(4) 土壤盐碱化。(5) 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水文) 。 5、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能源贫乏需求量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煤炭燃烧会排放粉尘、二氧化硫)。 6、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四大气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 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7、西气东输为何主要经过城市?为何向北绕到靖边? 市场广阔。补充、稳定气源。 8、西气东输的影响? 对中西部: 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环境: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施工不当易造成生态破坏。 对东部:5经济:缓解

12、能源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 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大气质量。 9 9、西电东送三大通道:、西电东送三大通道: 南部:南部:将乌江、澜沧江和红水河的水电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 中部:中部: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北部:北部:将黄河中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 1010、青藏铁路:、青藏铁路: 从西宁到拉萨。面临的三大难题:面临的三大难题: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意义:意义:促进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如旅游),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 发展;加强内地与青藏地区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

13、国防等。 附: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 1.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 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从而达到追求更高利润。 3.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变区域地理 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利于城市化发展 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5、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发展技术,加强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培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环节。发展技术,加强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培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环节。 6 6、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 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制定优惠政策、治理环境污染、提高服 务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