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文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482932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继续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继续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继续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继续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文档(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参考资资料料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 、通过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3 、通过第一则寓言自相矛盾的学习,学会学习寓言的方法(知故事,明道理), 并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则寓言掩耳盗铃。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寓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寓言。 1 、故事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课件:亡羊补牢的图片) 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以前我们学过的什么故事?(课件:亡羊补牢) 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

2、儿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由一个同学讲故事) 2 、揭示课题: 亡羊补牢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着一个深刻的 道理。像这种蕴 涵着深刻道理的小故事我们就叫它寓言。 (板书:寓言 ) 这学期我们学习其中的两则(板书:二则) 5 分钟 二、学习自相矛盾 ( 一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复习字、词。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则,举起右手一起写,(板书:自相矛盾) 请大家打开书,先小声读一遍课文,要求: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课文中的生字词都会读了吗?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第一组词:矛 你们知道什么是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和他一起打开书,你来给大家读一读。 评:你真会学习

3、,读书下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生字词的意思,这是一种好的学习 方法。) 这就是矛,最初人们根据矛的样子勾画出的象形字是这个样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矛 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就是现代汉字“矛”字。(课件演示) 你们知道什么是盾吗? 这是盾,他也是由用图形来做文字使用,慢慢演变成现代汉字。(课件演示) 教师说明:矛和盾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战场中,矛用 来进攻敌人,而盾用来遮挡矛或者其它尖锐的东西,保护自身的安全,作用可大了! 出示第二组词:锐利 坚固 指名读。 齐读。 现在,投影上有四个词,你能两个为一组进行词语搭配吗? 出示第三组词:夸口 哑口无言 指名读词。

4、“夸口”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这个人在吹牛,也许不可信,是吗? 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想一想。 用夸口说一句话吗?(小明经常向同学夸口自己家有很多玩具。开学时,小利就向同学 夸口说期末考试能得第一名。兔子向乌龟夸口俩人赛跑,自己准能得第一。) 哑口无言,选择字义。 老师这里为哑口无言准备了两个意思,但是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你能选出来吗? 再读一遍这些词。 能不能用上这几个词,讲一讲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自己试着说一说。 指名讲故事。 10 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课文中的字词大家已经掌握的很好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卖矛和盾的人(出 示图片)你能在市场中找到他吗?

5、那么就让他带领我们走进课文。 把书打开,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课文中哪看出来的?(可笑) (提示学生要抓重点词去说明自己的想法) 预设一:预设一: 学生可能会找到那个人说得话,并进行对比。或是觉得这个人说大话。(板 书:夸口) 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 1)如果学生对比两句话 A 、出示第一句: “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自读) 如果体会到如果体会到“矛锐利矛锐利” 问:怎么读能让人们感受到“矛锐利”,你能读出来吗

6、?(指名 2 人) 如果体会到如果体会到“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课件出示:各种盾(体会不论 -都 -) 过渡:他一方面夸口自己的矛锐利,一方面又夸口自己的盾坚固。 B 、课件出示: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伸出手指,做“戳”的动作。 你知道他现在又想夸什么吧!试着读出来。(自读)(指名 2 人) C 、出示两句:你是这个人,该怎样叫卖?(同桌互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集市。集市上的人可真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那些卖东西 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都想吸引更多的人到他这儿来买东西。你就是那个卖矛和 盾的人,该怎么叫卖的呢?先练一练。(自读) 谁来试

7、试。(指名读 2 人) 预设二预设二 :学生找到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哑口无言。 ( 1)他为什么被问得哑口无言?(他说得话前后不一样) ( 3)两句话说得前后不一样?我们看看他都说了什么?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接预 设一。 15 分钟 (三)剧本表演,深入理解寓意。 1 剧本表演: ( 1)那我们表演一下可以吗?( 2 人一组,商量商量,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 ( 2)汇报表演,学生点评。 2 、深入理解寓意。 ( 1)再来看这两句话,这个人前后说得两句话有问题吗?(板书:前后不一致) ( 2)看图:此时此刻,他脑子里会想什么? ( 3)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理解寓意)(说话、办事不能相互

8、抵触,要 前后一致。) 总结:这也就是“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体会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 4)运用: 有这样的一段话,可以这样说吗? 老师: “今天小红怎么没来上学呢? ” 小华: “我想她可能一定是生病了。 ” 看来我们说话时也要注意,不要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了。 5 分钟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作者呢? 1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出自 2000 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叫韩非子的人所写 的。语言或行动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已经凝练成四个字 自相矛盾。这个词我们一 直沿用至今。 2 、我们今天读到的课文选自韩非子的同

9、名著作韩非子,课文是后人翻译出来的, 想见见原文是怎么写的吗? (配乐朗读古文) 5 分钟 ( 五 )作业: 出示课件 一、当前教师书写的现状一、当前教师书写的现状根据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师或一般的成人的书写的观察,我们认为当前语文教师自己的观 察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大问题: 欠缺对书法整体的了解。书法是什么?书法有没有什么文化上的象征?怎样提高自身书写的水平?等等,一般性的常识复函很了解。 当然,这里既有过去他们所受教育不全面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努 力学习有关。 不能认识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书法在文化史上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而在语文学习中,开展 书

10、法教育也是合情合是。比如可以拓展识字量。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开拓文化视野,可以 培养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怀,可以培养个性化文化知识等。 教师的自身书写技能明显有问题:比如执笔不合符生理的原理,结构不好,书写不美观,不会指导学生书写等。 当前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不足以当学生的师法对象。这与教师自身的书写技能有 着密切的关系。而造成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的原因又很多。比如,没有机会受到相应的 培训,自身认识不到位,没有时间开展相应的练习,对自己的书写状况不重视,等等。这些 因素无疑影响着对儿童书写的指导。 二、认识书法的意义二、认识书法的意义(一)书法是我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一)书法是我

11、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所有文化产品凡是已经记录下来的,都由人工书写来完成。 文化由书写来完成,书写即代表文化。 即使是古老的算命,也与书写和文化相关。凡是能书写的人士,即可看作是文化的化身。而几乎一切生活又无不与书写相关联。 (二)书法是我国文明传承的一种特殊形式。(二)书法是我国文明传承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凡与我国文明传承有关的事物,绝大部分都是由文字来承担的。 而书写优美的文字,其传播的历史越加久远。 文字与文化互为因果。 (三)书法是我国艺术的一种特殊门类。(三)书法是我国艺术的一种特殊门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人民一直以书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

12、己的 精神生活。 有的人以书法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 或者以书法作为最便捷的装饰艺术。 一般人都会将书法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 (四)书法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四)书法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西汉扬雄: “ 书,心画也。 ” 清刘熙载艺概: “ 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 苏轼说: “ 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 下之能事毕矣。 ” 可见书法的精神内涵和诗、文、画是相等的。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 “ 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 ” 项穆说: “ 人之资禀,有温弱者,有剽勇者,有迟重者,有疾速者。知克己之私。加 日新之学,勉之不已,

13、渐入于安。 ” 康有为学叙第二十二: 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 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 ( 缀法第二十一 ) 书法的 “ 心灵境界 ” 是书者先天气质、智慧和后天经历、教养、努力等所共同形成的 心理结构、内心世界。 在我国,书为心画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的写照。 (五)书法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媒介。(五)书法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媒介。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世界交流的大趋势之下。 用什么方式交流,拿什么交流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交流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 展示,又弥补其他兄

14、弟民族的不足。 而成熟的中国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六)书法也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六)书法也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今天,许多人把书法当成工作生活之后崇高的业余爱好。 建立书法的组织。国家对书法组织给予支持并且加以管理。 当前我国广泛开展书法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标志。 (七)书法已经成为物质财富的一种象征。(七)书法已经成为物质财富的一种象征。举两个例子: 中国嘉德 2009 秋拍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 ,朱熹、张景修等七家 ( 宋元时期 ) 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 ( 简称宋名贤书之迹 )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烈竞价, 以 1.008 亿

15、元成交,高出原先估价 120 万元的 80 余倍。 明代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从 480 万元起拍之后,经过 100 轮激烈竞价后, 由 321 号电话委托竞买人以 6832 万元的高价竞得。 董其昌龙神感应记以 4480 万元成交。 文征明的一幅手卷亦拍出 1600 多万元。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 共汇集 90 余件作品,总成交额达 2.4 亿多元。 黄庭坚砥柱铭,行书。抄录唐代魏征砥柱铭,此卷长 8.24 米,共计 82 行 407 字,但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 15 米。 砥柱铭卷作于 1095 年前后,作品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 于中国民间, 20 世纪上半叶从

16、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为台湾 藏家购得。 2010 年 6 月 3 日,砥柱铭书法长卷经过近 70 轮的激烈竞争,叫价最终定格 在 3 亿 9 千万元,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 4.368 亿元人民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 录也就此改写。 这是古代书法作品拍卖的例子,当今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比如启功先生的作品、沈鹏先 生的作品、范增先生的作品,等等。都已经拍出很高的价位。低的已经达到二三十万元一幅。三、书写的一般规律三、书写的一般规律(一)方正端庄(一)方正端庄大书法家孙过庭云: “ 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 平正。 ” 方正端庄可以说是任何书写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哪一种字体,把字写正,是汉字书写 的出发点。 尽管书写有书法的特色,但是方正端庄是从古以来就有的品质。 可以说,从古以来的大多数书法作品,无论单字还是整体,没有不以端正为宗旨的。 (二)笔画规整(二)笔画规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成名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