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82177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急诊输液使用管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春霞刘春霞 副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 20162016年年6 6月月2525日日 1 1 静脉输液的发展历程静脉输液的发展历程 2 3 静脉输液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静脉输液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 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 静脉输液应用现状静脉输液应用现状 主要内容 2 一、静脉输液的发展历程 3 1628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奠定了静奠定了静脉输液的基础脉输液的基础。 1656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针头,把用羽毛管

2、针头,把药物注入狗的静脉药物注入狗的静脉,为历史上为历史上首例注入血流首例注入血流的行为的行为。 1662年,德国一名叫约翰的医师,首次首次将药物注入人体将药物注入人体,但由于感染,人未被救活。 18321832年,欧州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年,欧州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成功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成功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 二、静脉输液应用现状 国际国际 国内国内 人均人均2.52.53.33.3瓶瓶/ /年年 人均人均8 8瓶瓶/ /年年 10%10%(亚非(亚非0.2%0.2%48%48%) 606070%70% INSI

3、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静脉输液委员会静脉输液委员会 IVIV- -TEAMTEAM 很少,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很少,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 静疗护士静疗护士 任何护士都可以操作任何护士都可以操作 螺旋式连接螺旋式连接 个别医院使用个别医院使用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较少针对性选择较少针对性选择 完全密闭式输液完全密闭式输液 半密闭式输液半密闭式输液 并发症少并发症少 并发症多并发症多 4 2009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年我国医疗输液104104亿瓶,平均到亿瓶,平均到1313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1 1年里挂年里挂8 8个吊瓶,远高于国个

4、吊瓶,远高于国 际上际上2.52.53.33.3瓶的平均水平。(瓶的平均水平。(20102010年年1212月月2424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二、静脉输液应用现状 5 临床上有超过临床上有超过90%90%的住院病人接受输液治疗,但的住院病人接受输液治疗,但95%95%的人不知道的人不知道 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风险和危害。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风险和危害。 “吊瓶森林”“吊瓶森林” 二、静脉输液应用现状 门急诊输液不合理现象:门急诊输液不合理现象: 输液比例过高(6070%) 剂量、浓度不合理 重复用药 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中

5、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 6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一)风险与危害(一)风险与危害 7 输液输液 输液并发输液并发 症症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1.1.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不同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的速度、程度和几率不同 8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 通过胃肠进行吸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肌内注射肌内注射 因所给药物的剂量较小,也不太容易发生药物 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静脉给药 同样的药物,静脉给药比口服和肌内注射,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反应快,危害要大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60.9% 35.2% 3.90% 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剂型分布 注射制剂

6、 口服制剂 其它制剂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输液的不良反应输液的不良反应 全身反应分类: 热原反应(发热、大汗、寒战) 热原样反应(恶心、发冷、呕吐) 过敏反应(发热,血压下降、皮疹) 菌血症,休克 10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发热反应诱因发热反应诱因 内毒素热原 大量微粒可引发热原样反应 发热反应症状发热反应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38左右,严重高热达 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 过多使用输液导致过多使用输液导致 医疗资源浪费 使病人增加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 静脉炎、肿块、硬结、局部感染、输

7、液微粒造成肺组织肉 芽肿等。 11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2 2. .输液微粒的危害输液微粒的危害 不溶性微粒:指注射液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经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m之间,肉眼看不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 12 13 输液输液生产生产 输液器具输液器具 配制环境配制环境 输液环境输液环境 微粒来源微粒来源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微粒的危害微粒的危害 14 15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16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 循环负荷过重循环负荷过重 静脉炎静脉炎 发热反应发热反应 肺水肿和心力

8、衰竭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 3 3. .输液并发症输液并发症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 4. .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抗菌药物滥用问题 案例案例1.1. 对某医院门诊药房输液处方随机抽样1500 张,统计出使用 抗菌药物的处方,结果在1500张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65.8%;采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95% 。 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1月第7卷第32期 17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二)防范措施(二)防范措施 1、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2、技术改进 3、溶媒 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严格控制输液 18 一一 二二 三三 1.静脉配置中心 19 Prep

9、are in PIVAS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20 首创自控输注系统,通过接收自控自动首创自控输注系统,通过接收自控自动 芯片指令产生相匹配的机械输注动力;芯片指令产生相匹配的机械输注动力; 首创膜盒输液方法,推动液体沿着输液首创膜盒输液方法,推动液体沿着输液 管道定向流向血管;管道定向流向血管; 首创微小气泡自动识别、自动锁定和自首创微小气泡自动识别、自动锁定和自 动排放系统,防止空气进入血液产生气动排放系统,防止空气进入血液产生气 栓;栓; 首创微贮能防返流系统,阻止血液返流首创微贮能防返流系统,阻止血液返流 入针体产生血栓;入针体产生血栓; 首

10、创液体量动态预警系统,液体量达首创液体量动态预警系统,液体量达 50ml50ml时可自动启动预警功能;时可自动启动预警功能; 首创可视系统,能实时显示输液量变首创可视系统,能实时显示输液量变 化;化; 首创定量系统,能执行医护人员输液指首创定量系统,能执行医护人员输液指 令,定量和定速输注;令,定量和定速输注; 首创调温系统,液体温度可自动调控;首创调温系统,液体温度可自动调控; 首创过滤功能,将各种不溶性微粒全部首创过滤功能,将各种不溶性微粒全部 去除。去除。 2.2.技术改进技术改进新型输液器具新型输液器具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3. 3. 选择合适的溶媒选择合适的溶媒 -内酰胺

11、类: pH6-7 NS 大环内酯类: 碱性抗菌强 NS 喹诺酮类: +CL-沉淀 GS 头孢曲松:头孢曲松钠头孢曲松钠+ +林格氏液林格氏液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 沉淀沉淀 头孢地嗪+转化糖电解质(乳酸钠) 沉淀 不宜用GS为溶媒的药物:呋塞米、碘解磷定、肝素钠、奥美拉唑 不宜用NS为溶媒的药物:甲磺酸培氟沙星、氟罗沙星、乳酸红霉素、 去甲肾上腺素 21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与溶媒之间药物与溶媒之间 pHpH值:值: (1)青霉素青霉素 G+G+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结果:结果:青霉素易分解,导致药物失效。 分析:分析:青霉素 G 的最适 PH

12、 为 6-6.5,10% 葡萄糖注射液 PH 为 3.2-5.5,5% 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为 3.2-6.5。 青霉素类在结构中均含有内酰胺环,而该环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均易分解,导致药物失效。故 5% GS 和 10% GS 不宜作青霉素G 的溶媒,多采用氯化钠注射液(pH 4.5-7.0)作为溶媒。 22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与溶媒之间药物与溶媒之间 pHpH值:值: (2)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结果:结果:输液逐渐变成棕色。 分析:分析:葡萄糖注射液多偏酸性,奥美拉唑具有硫酰基苯并咪唑化学

13、结构,在酸性环境中,其化学结构易发生变化,稳定性降 低,出现聚合和变色现象。 23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与溶媒之间药物与溶媒之间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头孢曲松钠头孢曲松钠+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结果:结果:输液逐渐变浑浊 分析:分析:头孢曲松钠为阴离子,极易与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 输液剂逐渐变浑浊,含有沉淀或微粒的药液绝对不能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沉淀可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 头孢曲松钠不能与含钙的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复方 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配伍,且需要注意的是在 使用头孢曲松钠 48

14、 h 内不宜使用含钙药物。 24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pHpH值:值: 氨茶碱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 +氨溴索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 结果:结果:输液剂出现沉淀,逐渐浑浊 分析:分析:氨茶碱 pH 近 9.6,碱性较强,氨溴索在 pH6.3 的溶液 中可导致氨溴索游离碱沉淀。沉淀可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 因此在使用氨溴索注射液时,应避免与碱性溶液如呋塞米、奥美拉唑等配伍使用。 25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15、: (1)地塞米松地塞米松+ +维生素维生素 B6B6 结果:结果:输液出现沉淀。 分析: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 B6 pH 2.5-4.0,地塞米松 pH 7.0-8.5 碱性,两者结合产 生沉淀。故两者不应同时配伍使用。 26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2)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维生素维生素 C C 结果:结果:输液逐渐变色或聚合沉淀。 分析:分析: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由苯并咪唑环、吡啶环和连接这两个环 系的亚磺酰基构成,具有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 维生素 C pH 为 5.0-7.0,酸性,奥美拉唑与维生素 C 配 伍使用时,奥美拉唑易变色或聚合沉淀,因此两者不能联合使用。 27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胰岛素胰岛素+ +维生素维生素 C C 结果:结果:胰岛素失去活性。 分析:分析:维生素 C 在体内脱氢,有较强的还原性,形成可逆性氧 化还原系统,与胰岛素混合使用,导致胰岛素效价降低, 甚至失活。 28 三、输液的风险与危害及防范措施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