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447690 上传时间:2017-02-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高血 压 防治指南(试行本)1999年10月部徽 盟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主 任 委 员 :刘力生副主任委员: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委员方 圻 王海燕吴锡桂 张维忠诸骏仁 钱贻简刘国仗 纪宝华周北凡 林善锬陶寿淇 盖铭英余国膺 吴兆苏姚崇华 洪昭光游 凯 葛 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孔令芝 方 圻孙 明 孙宁玲吴兆苏 吴锡桂林善锬 武留信郭静萱 钱贻简惠汝太 游 凯王海燕 王蕾礼孙梅励 朱鼎良张廷杰 张维忠金宏义 姚崇华陶寿淇 顾复生葛 洪 谢晋湘刘力生 刘伊丽池芝盛 纪宝华杨虎生 沈潞华洪昭光 胡大一盖铭英 黄 峻潘长玉 戴闺柱刘

2、国仗 向红丁余国膺 吴可贵陆宗良 周北凡徐成斌 诸骏仁龚兰生 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1目 录一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国外高血压病流行趋势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策略和任务 2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病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6三史 格检查 压测量 验室检测 11四病人的血压水平分类 病人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 13五疗目标 疗策略 变不良生活方式,采用健康的生活习惯 血压的药物治疗 2055 治疗随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226六年高血压 娠高血压 时患脑血管或心脏病 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血压合并糖尿病 脏损害 33七康教育 员培

3、训 变不良环境 血压病人的检出、治疗和随访 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区防治计划的评估 活方式的指导 35八府和卫生部门在控制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术团体在推广指南实施中的作用 展全国性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 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以贯彻实施指南 立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协作关系,以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价全国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治疗指南的实施 38九今后的研究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3一、 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 1991 年对 15岁以上 94 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 与 1979相比,10 年间患病率增加 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4、,至 2020 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 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 ,撰写中国高血压

5、防治指南 ,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 1959 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病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 年 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

6、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指南仅供原则性指导,非指令性规定。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回顾国外高血压流行病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国制定防治方针。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演变历程发达国家中,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第 1 期 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 5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4第 2 期 随着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第 2 期 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

7、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 10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第 3 期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 55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 3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第 4 期 由于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 65 岁以上人群,目前北美、西欧和澳、新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8、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大流行多数发展中国家亦基本上按上述四阶段发展。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同步增长;加之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增加,足以购买各种食物,但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预测心血管病将在亚洲、拉美、中东和非洲的某些地区大规模流行。印度 1990 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 29%,据预测至 2020 年将升至 57%。中国将由 58%升至 2020 年的 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 20 年后,心血管

9、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其中主要是脑卒中和冠心病。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1959、1979、1991 年我国卫生部、医科院三次组织全国性血压普查,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高血压流行趋势,为不同时期制定防治方针提供了依据。1969 年阜外医院在首钢建立了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70 年代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能够长期、动态监测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防治基地,为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流行趋势的监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方案的探索建立了良好基础。其后在改革开放之初中美合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和中国 究,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作为国家“七五” 、 “八五”攻关课题,国内 20 个单

10、位协作,对南、北不同地区的 10 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发现近 10 年间多数队列人群平均血压、血清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上升,认定影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是:基线血压偏高、超重和饮酒;血清胆固醇偏低为脑出血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肯定了钠与血压的正向相关关系,还证明血压升高是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此期间,还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57 个城市开展了控制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和增加运动等危险因素的干预。5 年后,干预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约 50%,死亡率下降约 45%。在儿童时期开始预防成人高血压的战略研究当时已提上日程,经北京、上海的 8 个地区共 2 万余名

11、儿童、青少年人群的调查,初步提出小儿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家族史、高盐摄入量和肥胖,并对近二万名易患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了历时 5 年的早期干预和一级预防研究。90 年代初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在北京、上海、长沙和北京房山区农村和首都钢铁公司的二个分厂进一步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防治。4 年后,研究证明以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以及经常性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变社区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九五”攻关课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 21 世纪预防策略研究” ,继续监测我国不同地区 1991 年以后的变化趋势。此研究尚在进行中。值此我国经济转型时期,

12、这些反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疾病谱变迁的宝贵资料,不但丰富了心血管病随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发展而变化的规律,而且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及据此制定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更为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病的控制提供了借鉴。90 年代,我国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 1996规划 ,1997 年起在全国 23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 年卫生部正式确定每年的 10 月 8 日为“全国高血压日”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在科研方面,60 年代初提出的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的快速综合治疗,已充分认识到高血压是身心疾病,是医学领域内实行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成功范例。80 年代起,我国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组织了“上海硝苯地平降压治疗临床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