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风险量化案例项目风险量化案例华奥公司投标设计生产微型电子设备华奥公司投标设计生产微型电子设备华奥公司经过投标,投中一份设计和生产一种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场地所需的微型电子 设备定单,总需求量 8000 件,每件单价为 300 元在该项项目的概念阶段,公司高层管理曾认为生产该种设备的成本较低,其中大部分 部件都是公司现有的中间产品,可以实现自给,惟有一种关键性小部件公司尚无生产,需 要从市场购买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该种部件在大量采购的情况下,其最低价格为 80 元, 于是该部件所构成的费用估算额为 640000 元此项任务的设计、生产、组装等工作交给了 生产部副经理张超项目经理张超接到任务后,在公司领导的文持下,成立了矩阵式项目组结构模式张 超首先带领来自工程部、技术部等部门的项目组成员进行产品设计工作由于市场的波动, 在设计时发现该种关键性部件的市场价格已经由 2 个月前的最低单价 80 元贱升到 100 元, 这意味着仅该部分的成本,在项目实施时将增加 25%张超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采用外购的办法,将增加 160000 元的成本,意味着 公司将失去一大笔利润,甚至可能影响到此项目的最终结果是亏本。
张超想到了能否自己 制造这种部件在征询了工程师、工艺师之后,张超得到的信息是:该公司完全可以自己制 造这种部件,但需要投资 150000 元购买一套设备,包括原材料、动力等费用,生产每个部 件的变动成本是 50 元根据保本点分析,只要生产量在 3000 件以上,公司应该选择自制 的方式,但是由于公司以前没有生产加工过该种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缺陷的 产品,这意味着将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会增加一笔修理或更换费用,据初步测算, 在产品交付安装后,对有缺陷的产品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成本费每个是 90 元 张超组织有关专家对生产该种部件可能发生缺陷的情况做出了如下预测 : 缺陷率(%) 0 10 20 30 40发生概率(%) 15 20 30 25 10问题: ①如果你是张超,如何进行工艺选择? ②对项目而言,最经济的方法是否是公司最佳选择?2案例分析:张超是项目经理,他的任务是在公司要求的时间内,按照预算的费用,保质保量地完 成订单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既有成本增加的风险,又有降低成本支出而带来质量问题 (缺 陷)的风险,最终也将导致成本上升。
这体现了项目管理的三维管理的矛盾性和统一性,即 时间 —质量—成本的三维结构关系首先,按照保本点分析,设保本点的数量为 X,则自制和外购的成本关系如下:150000+50X=100X,解得 X=3000(件)表明:只要用量在 3000 件以上,从经济的角度上选择自制是合算的但是自制是有风 险的,其中既有成本风险,也有质量风险,对此,先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成本风险根据专家的预测结果及该项目所需总的部件数,可以计算出有缺陷部件的期望值NE=8000X(0X0.15+0.lX0.20+0.2X0.30+0.3X0.25+0.4X0.1)=1560(件)生产这部分产品的总成本,费用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直接费用,包括变动费用和固 定费用;二是发生缺陷所带来的维修费,两项之和的总费用为C1=150000+8000X50+90X1560=690400 元而如果从外部采购,其总成本费用为C2=8000Xl00=800000 元两者相比,显然是自制更经济、更合算进一步分析:此选择是从期望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任何事情包括项目管 理在内,风险的发生还要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自制或外购而言,此案例可以很轻 松地得出自制的结论,而自制的结论是依赖缺陷 1560 件期望值的情况下得出的,其发生的 概率自然是 50%,所以还可以进一步进行保本点的期望值优化分析。
即缺陷部件的期望值 只要不大于某个数值,自制就是合算,设为 Nmin:即有:150000+8000x50+90ΧNmin≤8000xl00解得 Nmin≤2778(件)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该项目发生缺陷部件的方差为4σ2 =∑(8000rj-1560)2Pj=561360j=1 式中:rj为缺陷比例数;Pj 为缺陷的可能性;标准差为 σ=749;根据正态分布,该项目的关键部件发生小于 2778 个缺陷的概率为P(X<2778)=P〔Z<(2778-1560)/749〕=P(Z<1.63)=94.84%说明:选择自制的方式是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