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75592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上的改革(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专题复习李鸿章-倾一生的心血举倾一生的心血举办洋务,在理想与办洋务,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无现实的两难中,无法承担晚清对外交法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洋务运动亚历山大二世俄国要生存,就必须俄国要生存,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并且要制定一个合,并且要制定一个合法解放农奴的绝妙的法解放农奴的绝妙的政策。政策。 农奴制改革明治天皇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化的高速路明治维新谭嗣同-谭嗣同站在时代谭嗣同站在时代前列前列一腔热

2、血为改革一腔热血为改革难圆图强保种梦难圆图强保种梦留下千古遗憾留下千古遗憾戊戌变法罗斯福罗斯福,把美罗斯福,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中拯救出来。新政邓小平-邓小平,开邓小平,开创中国人民富创中国人民富强的道路。强的道路。改革开放1、梳理知识,巩固基础。2、探究问题,形成认识。3、学以致用,亮剑中考。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 改革进行梳理。改革进行梳理。时间改革事例1919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2020世纪二三世纪二三 十年代十年代20世纪五六 十年代日本日本中国中国 中国中国苏俄苏俄 美国美国苏联苏联苏联苏联俄国俄国 东欧东欧 2020

3、世纪七八世纪七八 十年代十年代中国中国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地主阶级改革: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资产阶资产阶 级改革级改革 美国罗斯福新政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社会主社会主 义改革义改革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东社会主义改革(苏联、匈牙利苏东社会主义改革(苏联、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促进

4、了资促进了资 本主义发本主义发 展的改革展的改革没有改变本没有改变本 国制度的成国制度的成 功改革功改革中国洋务运动中国洋务运动美国罗斯福新政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社会 性质的资产性质的资产 阶级改革阶级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成功1 1、1919世纪中后期改革的比较世纪中后期改革的比较 2 2、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 革的比较革的比较 3 3、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 开放的比较开放的比较19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

5、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 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 会制度的改革。会制度的改革。(1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 革分别是什么?革分别是什么? (2 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3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 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4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2)背景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都面临民族危机(

6、3 3)结果的不同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 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明治维新使日本日本走上了发展资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 亚洲唯一的强国;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 蒙的作用。蒙的作用。(4 4)认识认识: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相同背景相同影响

7、各 自 特 色成功原因认 识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都巩固了本国现有制度 允许多种经济允许多种经济 并存,并存,大力发大力发 展商品经济展商品经济开创了资本主开创了资本主 义国家大规模义国家大规模 干预经济发展干预经济发展 的新模式的新模式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的 社会主义改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革开放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调整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认识:认识: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取长补 短;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短;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 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走有自己特色

8、的改革之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改革要勇于创新等勇于创新等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末年代末90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 改革失败,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改革失败,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78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年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改革开放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改革开放 和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一成一败,给我们和苏东社会主

9、义改革的结果一成一败,给我们 的启示是什么?的启示是什么?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具 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结合分值答题,答案要点化。结合分值答题,答案要点化。1、 比较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的共同点有 A、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B、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测一测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 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资产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力量都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3、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4、比较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当代中国的改 革,三者之间的相同点是:A、都是为国家的富强自上而下发动的B、都依靠了广大人民群众C、都达到了改革者的目的D、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1868年 1898年 1978年5、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新

11、政”之前,企 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 ,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 板。从中可以看出A、企业主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6、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 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 ( )A政策执行之时国家经济面临困难B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C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D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工业 (1)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的实现民族独立的 改革家 ;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 的改革家 ;使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 脱经济危机的困绕的改革家 。(3分)罗斯福 邓小平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戈尔巴乔夫明治天皇

12、亚历山大二世 罗斯福 (2)“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 ,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两位改革家的改 革证实了这一结论。(2分) 图二邓小平的改革,图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以上改革家的改革能否说明“改革是一 把双刃剑”?为什么? (3分)能。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 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产 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 (4)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 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分) 1、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5、坚持马克

13、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6、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等。 (言之有理即可)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 的改革。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 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 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三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3分)俄国: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 2、苏联、新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是什 么?并说明这种体制在中国是怎样改变的?(4 分)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后期,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

14、改革;90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 完善。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1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 些借鉴?(2分)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改革中风云人物的坚强意志值得后人学习 。学习改革的基本要素包括原因、目的、方式、 过程、内容、影响、特点、性质、结果等。 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 领导力量和方式:过程: 内容、影响、特点、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具有曲折性、艰难性。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

15、 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各有不同改革家以非凡的勇气,开拓创 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你有 哪些感悟?某校开展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第一小组探讨的是资产阶级改革第一小组探讨的是资产阶级改革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 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世纪 ,中国进行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是什么?它在中国历 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 种手段。请写出对应的事件并说明其在资本主义发 展史

16、上的作用。(2分)(1 1)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 1分)日本明治维新(分)日本明治维新( 1 1分)中国的戊戌变法(分)中国的戊戌变法(1 1分)作用:在社会上分)作用: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 1分)分) (2)罗斯福新政(1分)开创了资本主义国 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分)第二小组探讨的是社会主义改革第二小组探讨的是社会主义改革。 (3)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 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 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1分)在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举两例说明。(2分) (4)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