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岁患有长年过敏性鼻炎的儿童以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合并盐酸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抗组织胺药剂)治疗之试验A trial of adding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 to levocetirizine for treatment of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aged 7-12 years背景:补充益生菌组合可改变婴幼儿肠道菌相,从而预防及治疗其过敏症状目的:比较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或盐酸左西替利嗪合并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对长年过敏性鼻炎儿童的临床功效方法:选用 63 位 7-12 岁且近一年内有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参与试验,此试验采随机开放交叉试验,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交叉受试方案:第一组为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合并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的组别,第二组为单独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 12 周后,两组对调再进行 12 周。
两方案间的效果从每日记录的 PRQLQ 及 TSS 日志进行比较,其他评估参数包含:nPEFR、FVC、FEV1、血清中 IgE、非特异性 IgE、ECP、resistin(阻抗素)、血液中嗜酸球细胞数量、鼻抹片中嗜酸球细胞比例、IL-4、IL-10、IFN-γ 及 TGF-β结果:结束第一个 12 周的治疗,两组的 TSS 均较预备期逐渐改善两组的TSS 在的 4、8 及 12 周均有改善,而第一组在第 4、8 及 12 周的有效性显著较第二组佳在第二个 12 周循环(交叉受试),第二组(盐酸左西替利嗪合并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呈现持续有效的改善,但第一组(盐酸左西替利嗪)则停滞了两组的 PRQLQ 分数均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两组的鼻抹片中嗜酸球细胞比例均较预备减少,且两组数据在第 16 及 24 周显著减少两组的 nPEFR 在第 4、8、12、16 及 24 周均显著改善,且第一组在第 12、16 及 20 周似乎较第二组更有效两组的 FVC 和FEV1 在 8 到 24 周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在细胞激素的部分,两组的 IFN-γ 及 IL-10 均显著增加,IL-4 则显著降低,TGF-β 仅在第一组的第 12 周有显著升高,然而 TGF-β 的差异在 24周的处理后就消失了。
血清中的 resistin 两组间无差异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没有严重副作用出现结论:在为期 24 周的交叉试验中显示,对于长年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合并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较单独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更有效,且此差异可持续至停用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PM-A0009)后三个月过敏的小孩肠内缺乏好菌过敏原的种类很多,诸如:尘螨、细菌、花粉、蛋白、牛奶、大豆、小麦、霉菌、肉类......等千奇百怪,许多医学研究指出,有关“免疫耐受 IgE 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过敏问题,与肠道内的好菌坏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示:过敏的小孩,肠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属比较少,虽然有数以万计的乳酸菌菌株存在于自然界,但仅有极少数乳酸菌株具有抗过敏的特质,这种对“免疫耐受IgE 分泌过多”具有特殊调节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功效为降低血清 IgE 抗体,促进干扰素分泌提高Th1 型免疫反应应答;而格氏乳杆菌功效则为降低血清 IgG,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 IL-5 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康敏元加强型具有辅助调整过敏体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