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式修改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474106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答题模式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历史答题模式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答题模式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答题模式修改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 (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主要原因:包括引

2、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

3、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

4、、局限性等。 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

5、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 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

6、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 “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

7、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 4 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1、中国古

8、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 7 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1.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2.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3.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4.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5.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6.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7.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

9、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历史事件的结果四种: 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 3 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

10、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

11、时期。知识点: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 1919 年至 1923 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 1924 年至 1927 年 7 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 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

12、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前 256 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 221 年,比东周时间要长 35 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 ,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 ,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 3 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 “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 1912 年, “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元

13、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 1783 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 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 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 ,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