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73262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反刍兽疫预防和症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反刍兽疫(PPR)2009年4月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 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 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 。临床特征:高热、眼鼻分泌物、口腔糜烂、腹泻、临床特征:高热、眼鼻分泌物、口腔糜烂、腹泻、 以及肺炎。以及肺炎。名称:名称:临床上与牛瘟极其相似,本病曾称为小反刍本病曾称为小反刍 兽假牛瘟、小

2、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 瘟疫、瘟疫、KataKata、胃肠炎、胃肠炎-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 炎、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肺炎肠炎综合症。 病原:病原: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小反刍兽疫(PPR)PPRV引起的合胞体历史和分布 1942年本病首次在象牙海岸发生,其后,西非 、中非、中东先后发生了本病,并造成了重大 的损失。 直到1962年,Gilbert 和 Monnier首次应用细 胞培养物分离到PPRV,并于70年代后期证明 PPRV不同于RPV。 因为:1、本病在临床上与牛瘟极其相似;

3、2、PPRV接种牛体以后能导致温和的临床反应 ;3、PPRV诱导的免疫力对RPV的攻击提供免疫保 护力;4、Mornet等于1956年提出PPRV是RPV适应小反 刍兽以后的一个变种。 PPR分布(19421979)PPR分布(19801982)PPR分布(1987)小反刍兽疫分布图PPR谱系分布(2002)从地理起源上, PPRV可分为4个族谱 ,PPRV I 分布在西 非,PPRVII在尼日 利亚-喀麦隆, PPRVIII 在东非, PPRVIV在亚洲; PPRVIII 和PPRVIV 都发现在中东,这 与该地区从南亚和 非洲进口家畜有关 。 PPR流行(2003-2004) 累计有26个

4、国家官方报告发生PPR疫情; 其中亚洲国家11个; 仅在2003年,印度爆发PPR623次、尼泊 尔293次; 本病流行于非洲赤道到撒哈拉的地区、 阿拉伯半岛、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南亚、 西亚。 PPR对我国的危胁 PPR的地理分布呈扩散和从西向东移动的趋势 ; 周边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俄罗斯 、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家爆发大规模小反刍兽 疫疫情 ; 大多数周边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经济、科 技)脆弱; 动物及其产品移动呈现新趋势:消费习俗、种 畜禽分布、市场价格。 大多数周边国家动物防疫能力(经济、技术) 相当弱,而动物及其产品非法贸易有增加的趋 势。*HOT SPOT HIGH RISK

5、 PPRPPR热点和危险热点和危险临床症状(1) 潜伏期:2-6天; 发热:急性病例,病畜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 体况:表现不安、嗜睡、精神萎顿、被毛无光泽、 食欲下降、鼻镜干燥、粘膜充血; 病初,口、鼻、眼分泌物呈浆液性,后因二次细菌 感染呈黄色、粘稠的脓性,有时伴有恶臭味,可见 下腭及眼眶下毛发潮湿、粘连;鼻、眼分泌物干燥 后导致鼻腔堵塞、呼吸困难,以及眼睑粘连;在皮 肤或唇部常见有小结节形成; 发热2-3天后,病畜呈现严重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 、恶臭,可能含血丝和坏死的组织;随后脱水、消 瘦,以及体温下降,一般于5-10天后死亡。临床症状(2) 有的病例发生支气管肺炎,病畜咳嗽,呼吸

6、急促, 有的呈腹式呼吸,或呈伸颈状,鼻孔扩张,舌头伸 出,表现出痛苦状; 怀孕母畜可能发生流产; 感染后发病率可达100%,严重爆发期致死率为100% ,一般为20-90%; 幼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高于成年家畜;绵羊及 少量的山羊可行亚急性经过,亚急性病例潜伏期和 病程较长,临床特征为体温略微升高、卡他性鼻炎 、口腔粘膜反复糜烂、间歇性腹泻、病畜多可康复 。 PPR的典型临床症状和表现可归纳为:(1)羊群内 突然发生热性病;(2)口、鼻、眼有分泌物并伴疼 痛和小结节形成;(3)呼吸道症状;(4)腹泻; 和(5)较高的死亡率。病初,粘膜充血眼鼻分泌物眼鼻分泌物眼睑粘连重度腹泻、消瘦病理变化 病

7、死畜消瘦,后肢粘有稀粪,眼球下陷,鼻内眼内有 干燥分泌物,不同程度的结膜炎。 下唇内侧、齿龈附近、颊连合处、舌面见有坏死糜烂 区;在严重病例,坏死区可扩大到硬颚、咽、甚至食 管;有的在舌面形成一层黄白色的假膜。 唇部肿胀,糜烂,后期形成结痂;鼻腔粘膜红肿,有 云雾状或脓性分泌液,粘膜糜烂。 肺前叶和心叶呈暗红色或紫色,可触到实变区。 皱胃呈有规则的条状糜烂,糜烂区红肿、血液渗出, 瘤胃、网胃和瓣胃病变极少见。 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常呈条状出血,回盲瓣、盲 肠结肠接合部和直肠沿粘膜褶皱呈斑状条纹。 派伊尔氏淋巴集结感染严重,淋巴样组织全部整体脱 落;肺淋巴结和肠淋巴结质地软、肿胀。 下唇内侧、

8、齿龈附近、颊连合处、舌面见有坏死糜烂区下唇内侧、齿龈附近、颊连合处、舌面见有坏死糜烂区病情严重时,有的在舌面形成一层黄白色的假膜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常呈条状出血皱胃呈有规则的条状糜烂,糜烂区红肿、血液渗出,瘤胃 、网胃和瓣胃病变极少见。在严重病例,坏死区可扩大到硬颚、咽、甚至食管;有的 在舌面形成一层黄白色的假膜肺前叶和心叶呈暗红色或紫色,可触到实变区坏死区可扩大到硬颚、咽、甚至食管PPRV系统 发生关系病原因素:尚无各分离株间变异的证据; 由1个毒株制备的疫苗可提供坚强的免疫 力,并可持续终身; 1个毒株诱导的免疫力可保护其它所有毒 株的攻击。宿主因素:多数麻疹病毒为宿主特异性,MV感染人

9、 、CDV感染犬、PDV感染海豹; PPRV自然宿主:山羊、绵羊、牛和野 生小反刍兽; 在印度从水牛暴发的牛瘟样病例分离到 PPRV,埃塞俄比亚单峰骆驼发生PPR地方 性流行,在野生动物瞪羚羊、野山羊、 长角大羚羊、东方盘羊已报导有死亡的 临床病例,美洲白尾鹿可以实验性感染1 环境因素: PPRV不是由生物媒介传播; 病毒在宿主之外较脆弱; 需在感染动物和易感动物之间近距离接触,病毒得 以传播; 感染动物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2天排毒; 与动物移动相关:非洲活畜集市贸易旺盛期(如穆 斯林节日)和活畜作为礼物的习俗,增加了传播; 应激:西非低温、干燥和有风沙的季节,旱季和雨 季交替季节,因经历长时间

10、的旱季后家畜营养状况 差,大雨造成的应激大,家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 生本病。 我国PPR监测情况 2001-2004年,农业部组织实施“中国无牛瘟” 认证,对14个省、区(多为边境省、区)进行了 PPR监测; PPR监测应用国际标准化方法c-ELISA,有目的 地从最危险区域的易感动物中采集血清样品,使 用从PPR国际参考实验室引进的试剂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表明,截止至2004年底,我国14个被 检省、区的血清样品PPR抗体全部呈阴性。2007年7月25日西藏自治区日土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 ,该病为一种重大跨国动物疫病,对我国每年饲养量为 3. 66 亿只羊群(1. 96 亿只山羊,1. 7 亿只绵羊, 2006 年) 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