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72856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2(教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 2/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解析: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求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 C 项错误,13A、B、D 项操作都正确答案:C2在下列实验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酸碱度;过滤;蒸发A试管 B漏斗C胶头滴管 D玻璃棒解析:需要玻璃棒引流,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答案:D3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硝酸银和稀

2、硝酸鉴别氯化钠、溴化钾和碳酸钠 3 种无色溶液B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 10 mL 量筒准确量取 8.00 mL 0.100 mol/L KMnO4溶液D用电流计、烧杯及稀盐酸等用品可鉴别铁丝和锡丝解析:A 项中硝酸银与溴化钾生成淡黄色沉淀,与氯化钠、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AgCl、Ag2CO3,再加入稀硝酸,碳酸银溶解,而 AgCl 不溶B 项中溴水与乙醇互溶,与苯、四氯化碳分层,有机层分别在上层和下层C 项中量筒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D 项中可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溶解,正极上有气体生成答案:C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少量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

3、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将其扑灭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解析:硼酸作为一种弱酸,不会对皮肤有伤害,却能起到中和碱的作用;量筒作为一种度量工具,不管是从其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还是从稀释浓硫酸时放热将影响量筒的准确度甚至发生炸裂的方面考虑 D 都不可行;A 项中的边洗边眨眼的目的是把眼睛中的酸挤出、冲掉,再让纯水进入眼中,使酸液不断被水冲稀、挤出答案:D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SO42-时,加入 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沉淀

4、是否消失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C选用 25 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14.80 mL 1 mol/L NaOH 溶液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O32-时,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解析:A 实验中 Ag或 SO32-会产生干扰;B 实验中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SO2也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D 实验中 HCO3-、SO32-、HSO3-等离子会产生干扰答案:C6下列试剂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C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D硝酸溶液保存在棕色瓶中解析:试剂的保存要根据

5、物质的性质采取一定的措施固体物质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易被氧化,易与水反应的物质要密闭隔绝空气,见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要避光、阴凉处保存钠易与 O2、H2O 反应,白磷易与 O2反应,HNO3见光易分解,故 B 项错误答案:B7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若关闭 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解析:A

6、项,固体为粉末会掉入烧杯中使反应失去控制不能停止;C 项,H2S 有毒;D项生成的 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答案:B8 NaCl 固体中混有下列杂质时,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 )AKClO3 BK2SO4CNH4Cl DNaHCO3解析:NH4ClNH3HCl,故加热后可得纯净的 NaCl 固体A、B、D 加= = = = =热后仍会有 KClO3、少量的 KCl、K2SO4、Na2CO3等杂质答案:C9在下表中,欲用一种试剂 Z 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 X.在同时有离子 Y 存在时,此检验仍可判别的是 ( )编号试剂 Z离子 X离子 YNH3H2OAl3Mg

7、2AgNO3ClCO32-Na2SO4Ba2Mg2Ba(NO3)2SO32-ClA BC D仅解析:、中 Mg2与 CO32-均能对检验 X 离子产生干扰,而、中没有干扰答案:C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定目的的是 ( )A将 SO2通入石蕊试液中证明 SO2有漂白性B用绿豆大小的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说明钠、钾金属性的强弱C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检验是否含 SO42-D用干燥的 pH 试纸可测得新制氯水的 pH2解析:A 项,SO2不能漂白指示剂,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 项,可以根据钠、钾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验证钠、钾金属性的强弱;C 项,若溶液中含有 Ag,加入 Ba

8、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时溶液中也会出现白色沉淀;D 项,因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 pH.答案: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干馏的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B用 50 mL 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 25.00 mL 的 KMnO4溶液C检验 SO2中是否含有 CO2,应将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D分离苯和水时,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苯从上口倒出解析:A 项,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分馏;B 项,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对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部分有腐蚀作用,故不能用碱性滴定管量取,而应该用酸式滴定管;C 项,检验 SO2中是否

9、含有 CO2,应将气体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答案:D12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做对照实验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实验的理解能力A 图是为了把红磷与白磷着火点进行对比;B 图的装置可以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否分解的实验;C 图可以比较苯和水的沸点的高低;D 中白纸只是为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起到衬托作用答案:D13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物质鉴别方案:用 NaOH 溶液鉴别:NH4Cl、AlCl3、FeCl3、MgSO4、NaHCO3五溶液用 HCl 鉴别:NaAlO2、Na2S2O3、K2CO3、Na2SiO3、Na2S 五

10、溶液用水鉴别:NH4NO3、NaOH、BaSO4、Cu(NO3)2、Na2O2五固体用 Ba(OH)2溶液鉴别:FeSO4、CuCl2、Na2SO4、NH4Cl、NH4NO3五溶液用 FeCl3溶液鉴别:KI、Na2SO3、Na2CO3、Na2SO4、NaOH 五溶液在不用其他试剂且不加热的情况下,上述实验方案中能够将五种试剂都鉴别出的方案有( )A BC D全部解析:当将所用试剂分别逐滴加入待检试剂时,中五试剂的现象分别为:刺激性气体放出、先白色沉淀后溶解、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无现象;中五试剂的现象分别为:先白色沉淀后溶解、有气体和黄色沉淀、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有白色沉淀、有臭鸡蛋气味气体

11、放出;中五试剂的现象分别为:溶解且降温、溶解且升温、不溶解、溶解形成蓝色溶液、反应且放出气体;中五试剂的现象分别为: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蓝色沉淀、白色沉淀、刺激性气体放出、刺激性气体放出,故 NH4Cl 和 NH4NO3不能鉴别出来;中五试剂的现象分别为:无色变为褐色、溶液变浅绿色、有红褐色沉淀和气体生成、溶液呈棕黄色(Fe3颜色)、红褐色沉淀答案:B14下列有关实验的内容正确的是 ( )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12.85 mL 的 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 500 mL 0.4 mol/L NaCl 溶液,必要的仪器

12、如图乙所示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A 中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性滴定管量取;B 中的温度计水银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 操作正确;D 分液漏斗不需要答案:C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将 0.1 mol/L 的 NaOH 溶液与 0.5 mol/L 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 实验室制硝基苯要把温度计插在烧杯热水的中部 可用 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

13、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缘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缘相平A BC D解析: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可以用磨口玻璃塞,但不能用橡皮塞,因为浓硫酸能使橡胶炭化,错;制备新制氢氧化铜时 NaOH 溶液要过量,错;制备硝基苯时温度计是控制反应温度,应插入烧杯溶液的中部,对;FeCl3能与 Cu 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对;测定溶液 pH 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于 pH 试纸上,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否则相当于稀释溶液,错;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对;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沸点,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对答案:B16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实验室用加热分解 KClO3的方法制取 O2,排水收集 O2后,先停止加热,再拆除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残渣深埋入土壤中,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不时地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为检验 CO 气体的纯度,用排空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然后移近火焰点燃听有无尖锐爆鸣声A BC D解析:实验室用 KClO3 热分解法 O 制 2,用排水法收集 O2后应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