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4472751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附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第十三章检测卷第十三章检测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 26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的,最多可扣 1 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基础部分一、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1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 , “花气袭人”说明了_;这种运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选填“加剧”或“减缓”)。2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均选填“引力”或“斥力”)3 “破镜

2、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是_(选填“能”或“不能”)实现的。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_。4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水。甲杯中水的质量为 200g、温度为 30,乙杯中水的质量为300g、温度为 30,丙杯中水的质量为 300g、温度为 60,则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_杯中水的内能最小。5狮子座流星雨来自于“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彗星的碎屑高速运行并与地球相遇,部分落入地球大气层,这些碎屑在重力作用下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了_使其_能急剧增加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6质量为 500g 温度为 20的铜,投入质量为 1500g 20的水中,这时_(选填“会”或“不会

3、”)发生热传递,因为_。7雨后,小华在公园散步,他看到湖中荷叶上水珠缩成球形,这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_;一小块晶体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不变,其内能_(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8如图所示,人体发热时常用湿毛巾敷在头部,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这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说明水的_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9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_(选填“大于”或“小

4、于”)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0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 1.0107kg,水温升高 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2。c沙石c水,c水4.2103J/(kg)二、选择题(共 26 分,第 11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第 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4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

5、 分)1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现象能说明这一规律的是(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端午米粽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 D雪花漫天飞舞12. 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蒸发现象 B扩散现象C升华现象 D凝固现象 13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14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5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 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A若 c甲c乙,则 m甲m乙B若 c甲c乙,则 m甲m乙C若 c甲c乙,则 m

6、甲m乙D若 c甲c乙,则 m甲m乙16一杯水,温度由 30加热到 50时吸收的热量为 Q1,再由 50加热到 7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 Q2的大小关系为(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分子热运动是无规则的C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对外做了功D0的物体,内能等于 0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三、简答与计算题(共 26 分,第 19 小题

7、 6 分,第 20、21 小题各 5 分,第 22 小题 10 分)19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所示),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 。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20将质量为 250g、温度为 20的袋装牛奶(袋的质量不计)放入热水中,使牛奶的温度升高到 40,则牛奶在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多少?c牛奶2.5103J/(kg)21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 4.2106J 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 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

8、 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 80的水?c水4.2103J/(kg)22将质量为 4kg 的冷水与质量为 3kg、温度为 80的热水混合后,水温为 40,不计热量损失,则:c水4.2103J/(kg)(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实验部分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28 分,第 23、24 小题各 6 分,第 25 小题 7 分,第 26 小题 9 分)23如图所示,取一大试管,下半部分注入染成红色的水,慢慢地向上半部分注入酒精,密封后,竖直放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1)此现象是_现象;(2)体积缩小说明_;(3)水和酒精完全混合在一起,颜

9、色均匀说明_。24如图所示是用气球做的两个小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甲所示,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为_,导致内能_(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2)如图乙所示,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向前飞去,这说明_。25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两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如图甲所示),一个放在空气中(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时他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

10、66158555250484746(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2)根据表中数据,小明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画在坐标系中,请你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的冷却效果更好;(4)进一步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小明通过仔细分析认为牛奶冷却的快慢可能还受到_的影响。26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和_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

11、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方法二:_。(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第十三章检测卷答案第十三章检测卷答案1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加剧2引力 斥力3不能 非常小4丙 甲 点拨:根据内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同样是水,甲、乙相比较,温度均为 30,乙的质量大,所以乙的内能大;乙、丙相比较,质量均为 300g,丙的温度高,所以丙的内能大。因此,三杯水中,丙的内能最大,甲的内能最小。5功 内6不会 铜和水的温度一样 7.引力

12、增大8热传递 比热容9甲 小于 点拨: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由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得快的物质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因此甲、乙两种液体中,甲液体一定是水,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水。108.41010J 大于 点拨:Qcmt4.2103J/(kg)1.0107kg28.41010J,根据公式Qcmt 可得,t,又因为 c沙石c水,Q水Q沙且 m水m沙,所以沙石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Qcm温度。11B 12.B 13.A 14.D 15.B 16.B17AB

13、 点拨: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因此内能减少可能是物体对外界做了功,也可能是因为热传递,故 C 错误;0的物体也有内能,其内能不等于 0,D 错误。故选 AB。18AD19答: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照射后,表面升温慢;(2 分)陆地砂石的比热容小,升温比较快,于是白天由于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快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2 分)夜晚正好相反,海水降温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2 分)20解:Q吸c牛奶mt(2 分)2.5103J/(kg)250103kg(4020)1.25104J(3 分)。21解

14、:Q放cmt,m(2 分)125kg(3 分)。Q放ct4.2 106J4.2 103J/(kg) (8072)22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2(t热t)(1 分)4.2103J/(kg)3kg(8040)5.04105J(3 分);(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1 分),Q吸cm1(tt冷)(1 分),冷水的初温 t冷t(1 分)4010(3 分)。Q吸cm15.04 105J4.2 103J/(kg) 4kg23(1)扩散(2 分)(2)分子间存在空隙(2 分)(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分)24(1)气体对外做功(2 分) 减小(2 分)(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分)25(1)牛奶质量相等和牛奶的初温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