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7257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古代经济之政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经济之经济政策考纲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树立农工商协调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懂得崇尚节俭对社会和谐和进步 的重要性。“工商业的管理”为课外阅读内容。知识整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产生原因根本: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具体: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货币(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概况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丝织业 发展:清朝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增多、地区增多)标志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的雇佣关

2、系形成发展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 缓慢发展。知识整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缓慢原因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政府政策:国家制度: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经济阻碍了技术的发展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小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中国传统的观念和土地买卖制度、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进步(根本)思考:尽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仅仅是星星之火,但对中 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试分析。成为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制度有所冲

3、击推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知识整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经济政治思想政治环环境经济经济思想对对外 政策思想 文化市场场条件资资本条件中 国西 欧专制主 义中央 集权严 重束缚重农抑商地主、商人 投资土地等 因素限制了 资本积累中世纪的 西欧中央 集权并不 强大重商主义经历了较 长的资本 原始积累 过程殖民 扩张闭关 政策加强思想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文字狱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中国农民 购买力低 等因素制 约了市场 的发展市民队伍庞 大,政府积 极建立和拓 展国内外市 场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1、 背景重点释疑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重点释疑中国西方表现影响只是

4、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 别生产部门,基本上没有 渗入到农村,引起自然经 济的解体。萌芽在16世纪有了长足发展,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成为这 些国家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 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致了 西欧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 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 本主义社会的过渡。(2011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 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

5、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D 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 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 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 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这清楚地表明,政府的反商政策没有收 到效果,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故选D 项。A项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 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B项的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 料意思不符。C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 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才符合材料的意思。(20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

6、项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 【答案】C(2010浙江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 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 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 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 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 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C 通过题干中的“(明

7、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 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 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 继续实行,D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 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 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2011江苏单科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 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 为农病。”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解析】C “农末适均”即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2010海南单科)(10分)根据材料并

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 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 ,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 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 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 ,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 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

9、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 商政策。(6分)(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4分)(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 ;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 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知识整合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原因内容目的表现评价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 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所决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安定民心,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 巩固君主地位 对商人的打击(歧视、限制) 发展官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控制 工商业的严格管理1、秦:全面、具体、严密表现

10、:统一度量衡。秦律有关条文的规定2、汉:重税;以官营工商业抑制(盐铁专营)3、唐:对市和商人严格管理;4、对于私营工商业:通过加重赋税征收加以控制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出现和生长,即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知识整合知识整合闭关锁国政策含义原因表现影响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清: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明:对付倭寇和外来侵略势力明: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对民间贸易严加禁阻 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贸易官方垄断,民间禁止积极:在一定历史时期防范了列强了侵略,保护 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局限: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11、发展;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 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材料一: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奴 )。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 ,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 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卷8务农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 死处而无二虑。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 迁徙则国家有

12、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 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纯朴稳定不稳定奸诈有利于安定人心、控制人民有利于征收租赋,维护专制主 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维护专制统治积极作用:经济上: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 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人民的控制,进而保 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消极影响: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 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1793年)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 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23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 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 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五至五十 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教材24页和百度百科维护安定 抵御侵略 虚骄自大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应许默念惧增哉。 乾隆维护专制统治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