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1654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美版高一美术说课稿: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 1 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

2、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

3、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 31 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什么是美术鉴赏? 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

4、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

5、题。 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图片、张萱的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 (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 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 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

6、、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 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教师活动:(1)根据以上分类,分别展示课本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代表哪种艺术门类?(老师给予引导。) B、你还发现你生活中还有那些美术作品,它们属于以上那种艺术门类?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4、美术鉴赏的意义 以上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作品的分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主要是美术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即: 认识功能

7、: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 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力和感受力 教师活动:(1)展示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马蒂斯的舞蹈(2)、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以上的三个概念(3)提问说明以上三个概念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8、:带着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人的审美能力是与其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才能达到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世界上“诗意的栖居” 5、总结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6、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 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力和感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