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471632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育学详细整理打印(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纲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 本途径。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 方向变化的活动。 A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 性 C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 1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朱熹 2 生物起

2、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3 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D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 事学习的人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PS: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二、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

3、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一)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发展历程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主要标志:教育的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特征:1 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 2 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 无等级性、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二)封建社会的教育1、奴隶社会的教育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4、综:1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 2 教育具有阶级性 3 教育具有等级性 4 教育内容是古典 人文科学和寓统治术和治人之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和祖宗遗训 5 个别教育形式 6 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 【古代中国】: 1 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校;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划分不同教育阶段大学、小学、 痒 2 西周教育:显著特征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稷下学官、学术自由 4 两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地方官学:郡国学、郡县学(”太学”是当时最高教育机构) 5 魏晋南

5、北:新设国子学 6 隋唐时期: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选士制度科举制 7 宋元明清: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后,八股文成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教育的世俗化 3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 教育的法制化 四)四)20 世纪以后的教育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 20 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

6、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 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郎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教育方式、教 育内容等的民主化;最后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现象一教育学的研究现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

7、学研究价值二教育学研究价值 宏观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 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 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 大的教育家和

8、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 殆”。 孔子的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 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学记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启发教导、长善救失

9、 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比肩兼顾,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观摩以墨翟墨翟(约公元前 468 一前 376)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 “非功”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惟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 传习。 道家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 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

10、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 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 理发展规律对儿童金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入人的发展的思想 源泉 昆体良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归纳法 1.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

11、人的永生做准备 教育适应自然 提出“泛智教育” 学制系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班级授课制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康德康德 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卢梭卢梭 认为社会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强调教育远离社会影响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洛克 1、“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构:天赋 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2、提倡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 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 2.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 创始人:德国赫尔巴赫尔巴 特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12、 “现代教育学之父”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 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 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 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赫尔巴特的三中心 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主

13、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主张 “在做中学” 五步探究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三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 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的目标。 3我国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著作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本身是社会

14、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 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 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 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

15、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6、教育再生 产科学知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 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 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三)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