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1623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五龙背小学夏远贵2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说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但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倾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目的认识肤浅,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学习的自制力、自控力较差,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坚,给体育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就要加强体育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

2、的意志毅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反思、改进、总结,谈谈我的具体做法:一、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常规的好坏,又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体育课堂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载体,抓好课堂常规,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从排队开始,不能急于求成,分步实施,分阶段

3、培养。此时一般采用正面引导,放一些实用录像给他们看,让他们懂得上体育课应先排队,排队的时候做到不要说话,不要拥挤、同伴之间要相互团结等等;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制订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逐步提高要求,增大成规要求面。再配以教师创新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逐步适应并能内化为课堂行为。比如:为了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方向。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做找朋友手拉手的游戏。再比如:为了让学生记清、分辨好横队的手势。让学生明白老师举起来的左手的位置就是每队的排头(一号学生)的位置,平举的右手代表学生左右按高到低的顺序站好。再配以快快集合游戏学生掌握起来即快速有有趣。这样长期系统地进

4、行训练和反复强化,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让课堂常规成为3孩子的条件反射。这样孩子们的习惯好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好起来。二、注重教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堂中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能力,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用心、用情、用理”关注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善用课堂细节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堂中不迟到、不早退,站队要做到快、静、齐,整齐的队列队形,课后收拾好器材,收拾练习场地后方能离开等。课堂中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例如:记住孩子的名

5、字;善待每一个后进生;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收发器材、队形调动等。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收发器材这个问题。在发放器材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拿器材时排队拿,不准挑选,按顺序拿,拿了器材后,要规定拿在那只手上或用什么姿势,回队后,器材要放在什么地方绝对禁止拿了器材就随便乱玩。这些要求都要在发放器材前交待清楚,如有不按要求做的,必须重来,绝不姑息原谅。归还器材时,老师必须交待清楚,归放的地点和摆放的要求,而且队长要负责清理,归还器材要特别要求按顺序,如果不合要求必须重来。这些既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三、重抓起点,长

6、期坚持,让学生习惯成自然。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它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偱偱善诱,必将水到渠成。此外,还应该重点抓好起点,这里的“起点”有着三层含义。1、从小抓起,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特别是 6-11 岁的儿童最需

7、要身体活动,只要引导得当就会有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2、抓好起始年级,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对学习有着新的向往与期待,这也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3、抓好学习新内容、新项目的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促进,4这时由于孩子们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引导孩子们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四、多鼓励与表扬,适当的批评,为孩子们习惯养成“给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有坚实的自觉性,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总能帮

8、助孩子保持对体育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浓厚兴趣和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但同时也必须对不良倾向给予适当的严肃批评。让学生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能力。对于特殊学生,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建立成长记录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确保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孩子们学习前滚翻时,有些同学始终不能将动作完成到位,出现了不乐意参与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她们:“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团身、蹬腿动作要领,你只要好好掌握方法,你就会成功” 。这时,在学生有进步和能勇敢地去参与时,给予符合实际的表扬与鼓励,可用“你

9、做的越来越好了。 ”“你的动作很漂亮。 ”等激励的语言鼓励她们。但是,对于对于不认真参与、溜号、偷懒等这样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习惯,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态度,你会落在别人的后面的” ,“孩子,你必须认真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前滚翻技能”等。五、给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习惯培养找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以同龄人为榜样时,学生亲近、模仿的欲望更是强烈。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如下方法:1、通过体育活动中的竞争,表扬、树立优秀榜样,提高自信心,促进自律。2、看到后进生在体育课中的点滴进步,作为榜样加以树立。我任教的二年级就有这么一个孩子,学跳绳总比其他孩子慢,而且

10、很懒惰。为了让他能跟上别人的节奏,有进步,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我给他制定了不同的实施方针(给他找一个差不多的孩子,和他组成进步二人组,让他们共同进步;每天回家,必须跳绳两百个,家长签字;给他课后吃“单锅小炒” ;课堂中积极表扬他的进步) 。没有想到,居然有很好的效果,该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上,我不止一次的表扬他,在后来的体育课上,他变的很勤快了,同时也给其他小朋友树立了榜样。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孩子:“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行5的。 ”3、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帮一,结对子,榜样帮助后进生。体育教学中也要和语文、数学一样,需要帮助。如水平三学生学习小篮球,我让篮球技能熟练、练习勤奋

11、的,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用他们的成功去感染和帮助后进生。再让他们选择自己要帮助的对象,制定好计划,什么时候学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等,然后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的自律能力。六、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主人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合作学习方式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程序为引导阶段(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探究目标) ;尝试阶段(尝试学习、交流讨论、示范观

12、察) ;合作阶段(小组学练、合作探究、改进提高) ;评价阶段(表演验证、对照评比、体验运动) ;归纳阶段(交流体会、全面提高、放松身心) 。探究学习方式要求小学生要从小培养潜在的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从学生的好奇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源泉;通过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进而不断促进孩子探究、创新等良好习惯的形成。总之,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本着“素质教育” 、 “健康第一” 、 “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