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70813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主体 理论讲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犯罪主体l犯罪主体概述l刑事责任能力l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l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l单位犯罪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l犯罪主体的概念l犯罪主体的意义一、犯罪主体的概念l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 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 然人和单位二、犯罪主体的意义l是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之一l是其他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的前提和 基础l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赖以 建立的基础l对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 量刑轻重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l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l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l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l指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 必须的,行为人所具备的刑法 意义上辨认和控

2、制自己行为的 能力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l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 义上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辨认能力,指行为人认识犯罪行为的 性质及危害的能力控制能力,指行为人在认识到犯罪行 为的性质及危害的基础上,控制自己 不去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关系l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和 基础,控制能力的具备以辨认能力 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l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l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 力和控制能力必须齐备,缺一不可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l完全刑事责任能力l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l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l减轻刑事责任能力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l指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 全,

3、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自然人l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 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 ,不能因其责任能力因素而不负刑 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l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 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包括:未达法定责任年龄的幼年人我国 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因精神疾病而没有刑法所要求的辨认 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l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 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 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 力的情况l我国刑法规定,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 或死亡、抢劫、

4、强奸、爆炸、投毒、放 火、贩卖毒品罪时,承担刑事责任;实 施其他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l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 因,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 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 自己行为的能力减弱或降低的情况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75周岁的人(刑法修正案八)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精神病人第三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 有关的因素l概念l刑事责任年龄l精神障碍l生理功能丧失l醉酒一、概念l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指与 决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或影响刑 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关联因素,主 要包括行为人的年龄、精神状况、

5、 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等二、刑事责任年龄l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l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l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l指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 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l只有达到一定年龄,能够辨认和控制 自己的行为,并能够适应刑罚的惩罚 和教育功能的人,才能要求其对自己 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2、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l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不满 14周岁)l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已满14 周岁不满16周岁,只对少数严重犯罪 承担刑事责任)l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年满16 周岁,对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3、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l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周岁l

6、满周岁的标准是按公历年、月、日计 算的生日的次日l跨年龄段犯罪的认定,应根据具体情 况,区别不同的年龄段,分别予以认 定;犯罪行为在时间上呈持续状态的 跨年龄段犯罪,应根据行为人在危害 行为结束时的实际年龄确定其刑事责 任年龄三、精神障碍l精神障碍概念l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类型(一)精神障碍l指因大脑功能紊乱而严重影响主体辨认 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或出现不同程 度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种疾病医学标准是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实施危害行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心理学标准行为时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二)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类 型l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指完全丧 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l完全负

7、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指精神 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和大多数非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 l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指未完全 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四、生理功能丧失l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 罪,可以从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五、醉酒l生理性醉酒,又称普通醉酒,指因饮酒 过量而导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 的情形。生理醉酒的人犯罪,应当承担 刑事责任。l病理性醉酒,又称病态性醉酒,指少量 饮酒后因身体异常反应而急性发作的一 种酒精中毒状态。病理性醉酒的人是否 有刑事责任能力,要视情况而定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l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l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类型l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l特殊身份群体

8、的刑事处遇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l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 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 或状态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l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一般主体和特殊 主体一般主体,指刑法不要求以特殊身 份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主体特殊主体,指刑法要求以特殊身份 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主体身份犯l指法律规定以行为人特定身份作为 定罪和量刑依据的犯罪,包括:纯正的身份犯,指以行为人特定的 身份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身份犯不纯正的身份犯,指以行为人特定 身份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身份犯对“特殊身份”的理解l是行为人开始实施危害行为时就已 经具有的特殊资格或已经形成的特 殊地位或状态l仅仅针对犯罪的实行犯而言,教唆 犯

9、、帮助犯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类型l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l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l自然身份,指因自然因素所赋予而 形成的身份,如性别,血缘关系等l法定身份,指基于法律所赋予而形 成的身份,如军人、国家工作人员 等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l定罪身份,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 身份,无此身份,不能成立犯罪, 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l量刑身份,指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 身份,对犯罪的成立无影响,如刑 讯逼供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 对定罪量刑的意义l区分罪与非罪l区分此罪与彼罪四、特殊身份群体的刑事处遇l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处遇l老年犯罪人的刑事处遇l犯罪孕妇的刑事

10、处遇1、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处遇l从宽处理的原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l不适用死刑的原则l不成立累犯的原则l从宽适用缓刑的原则,对不满18周岁的人 ,只要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应当适用缓刑l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 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 除前科报告义务2、老年犯罪人的刑事处遇l从宽处理的原则,已满75周岁的人故 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l原则上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 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 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l从宽适用缓刑的原则,对已满75周岁 的人,只要符合缓刑适用条件,

11、应当 适用缓刑3、犯罪孕妇的刑事处遇l不适用死刑的原则,审判的时候怀 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l从宽适用缓刑的原则,对怀孕的妇 女,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应当宣 告缓刑第五节 单位犯罪l单位犯罪的概念l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l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一、单位犯罪的概念l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团体实施的,法律规定为单位犯 罪,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二、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l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l只能由有资格代表单位的人在履行 职务的过程中以单位名义组织实施l只能限于法律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 的范围l刑事责任应按刑法分则的规定具体 确定不成立单位犯罪的情况l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 具体运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 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 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处。第三条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 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 处罚。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l双罚制,指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 任人员均予以处罚l单罚制,指只对单位予以刑罚处 罚或只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l我国实行的是双罚制为主、单罚 制为辅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