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0593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班主任实用心理辅导序言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各种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身心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频率最高,也最了解学生,因此对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

2、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现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学校教育中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心理的综合表现,谁如果掌握了学生的心理,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同时,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生理的健康成长,更有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一篇第一篇 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是德国哈恩博士于 2O 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其目的是给儿童在学校

3、教育课程之外一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心理拓展训练被广泛运用于军队士兵的训练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将心理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并制定了心理拓展训练计划,最后发展为体育课程大纲在学校实施。与此同时,心理拓展训练也被引入其他课程中,现在已经成了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我国是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目前多作为商务公司的团队精神及个人能力的提升训练而被广泛使用,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在运作。心理拓展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学校得到认同和应用,在我国开展只有近十几年历

4、史,目前还在初级阶段。拓展训练以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心理拓展是一种活动,不是简单的游戏,活动重在学生的参与式体验,所以,既要注意过程,更要注意活动后的体验交流,也就是说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实现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和亲身的体验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在交流中升华主题!我们的目标是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1 1、相识就是缘、相识就是缘班级刚刚组建时,学生彼此不熟悉,为了促进

5、学生认识和相互了解,可以用这个拓展训练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训练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增强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2)学生在彼此的交流过成当中,找到“有缘人”,并且意识到与人交往是件容易的事情。训练程序(1)在背景音乐的气氛下,要求每个同学从袋中摸出一张卡片。(2)找到与自己颜色或形状相同的人,进行两个人彼此自我介绍,并且找到彼此三个以上的共同点。(3)全体同学交流感受。2 2、孤岛求生、孤岛求生班级组建后,班主任如果想培养学生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可以采用这个拓展训练活动。训练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融入集体的重要,认识到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增强

6、团队意识。(2)在抢上孤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生的能力和谦让的精神。训练程序第一步:在地上放一个大的圆圈(用绳子围起来,代表孤岛),全班学生围着圆圈外面转,当指导师喊停时学生争抢上岛,不能上岛者表示落水牺牲。第二步:在地上放两个小一点的圆圈(用绳子围起来,代表孤岛),全班学生围着圆圈外面转,当指导师喊停时学生争抢上岛,不能上岛者表示落水牺牲。第三步:按以上步骤放 4-5 个小圆圈(刚好容纳全部学生的脚,但很拥挤),全班学生再围着这些圆圈外面转,当指导师喊停时学生争抢上岛,不能上岛者表示落水牺牲。一般来说,第一步学生很轻松的上岛,第二步需要学生相互照顾才能上岛,第三步需要学生很谦让,并有团队意识才

7、能全部上岛。这是一种凝聚班级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3 3、盲人与拐杖、盲人与拐杖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也有人说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她使得到别人信任的人体验幸福,她让信任别人的人体现高尚。在接手班级一段时间后,我为了消除学生间的隔阂,增进友谊,以及培养学生间的信任意识,在班级里组织了这次关于信任的拓展训练活动,学生反响热烈! 训练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盲人的世界,在生活中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2)在活动中消除同学间的隔阂,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意识。训练程序两人一组,一位装“盲人”,另一位做“拐棍”。“盲人”蒙

8、上眼睛原地转三圈,然后在“拐棍”的帮助下越过障碍物,从小山这边走到那边。之后,二人交换角色再来一次。 要求:1、在活动过程中,盲人一定要用红领巾蒙好眼睛不能偷看,也不要自己摸着走,按拐杖的提醒走,这样活动才会有意思; 2 、当拐杖的同学,要记得在前面提醒盲人怎么走。 活动结束后,请一起谈谈自己所扮角色的感受。附:学生心得体会挽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过 在黑暗中摸索的我,感到了无助、恐慌和孤独。忽而一双温暖的手挽住了我,我感到了无限的喜悦与安全。我们俩交换了手势,我紧紧地搂住了她的手臂,就像将我的全部都寄托给了她。她告诉我前边的障碍,我听从她的一切指挥。俗话说“人无完人”。虽然有时她来不及提醒,让

9、我犯了有一点小小的失误,可我不会计较这么多。我依旧相信她,相信她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因为现在我只有她可以信任。就这样,我挽着她的手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路”。我们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然后,像刚才一样,我扶着她,她挽着我,我们又一次胜利了!虽然这只是个活动,却让我们懂得了信任;虽然我们不曾相识,却愿意彼此协作;虽然我们不曾合作过,却依旧配合默契。信任别人,信任自己。我们挽着彼此,一起走过那段荆棘。4 4、信任背摔、信任背摔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信任感的拓展训练,与盲人与拐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我在班级中实践过,学生反响很好! 训练目的(1)让学生体会到人际交往中信任他人的重要性。(

10、2)战胜自身的恐惧感。(3)培养学生在团队当中的责任感。训练程序(1)选八位同学,把手搭在对方同学肩上抓好。要求:待会儿不管有多辛苦,多难受,也不能松开手,要把倒下来的同学接住。 (2)请一位相信他们的同学站在 1.5 米高用桌椅搭建的平台上,从椅子上直直往后倒,由下面的同学接住。可以辅助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如台上同学“我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同学“我们准备好了,来吧,我们支持你,你一定行!”最后,参与的同学依次发言,谈谈感受。注意:本拓展训练看起来有点危险,实际上只要认真对待,正确操作,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在下面放海绵垫作为保护。不过,这样的训练效果会打点折扣呵!5

11、 5、齐眉杆、齐眉杆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们常碰到有些学生个体能力很强但协作意识不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个体的成长是不利的。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的优秀品质,可以为个体的提升和团队的发展创造共赢的局面。 训练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了解面对挑战时给予同伴关注与激励的重要意义。操作程序(1)把班级学生按 12 人一组进行分组。(2)让 12 位伙伴们一字站开,将右手食指伸于身体右侧,十二根手指托起一根竹竿,之后同学们一同发力,让竹竿从眉毛处下降到腰部。注意:手指不能离开竹竿,只要小组中有一人的手指离开竹竿,

12、这个小组便要重新开始。(3)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先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胜利者。我们班的学生第一次做动作时,有的小组不仅没有把竹竿向下放,反而托上了头顶,尽管同学们没有对目标动作理解错误,但是由于团队合作的缺失,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但在几次尝试之后,各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加强,合作能力也在过程中提升。6 6、翻叶子、翻叶子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拓展训练,与齐眉杆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活动中会有很多体验。 训练目的(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在活动中学会接纳他人,体会合作的乐趣。训练程序(1)把班级学生按 5-6 人分成若干组。(2)小组成员站在一片塑料袋子上,全

13、体成员在脚不能碰到地面的前提下,把塑料翻过来。(3)每隔三分钟就会有一人失明。最快翻过来的一组为获胜组。最后,参与的同学依次发言,谈谈感受。7 7、手指的力量、手指的力量一个手指有多大的力量?这个拓展训练会给你一个意外的答案,学生在活动中定会收获多多! 训练目的(1)让学生通过活动领悟到:要想成功,就要敢于不断尝试,坚持不懈,直至成功的到来。(2)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也能做成看似不可能的事。训练程序(1)16 个人伸出一只手指,把一个人平躺在桌上的同学抬起来。(先抬较轻者,再换较重者)(2)讲解跳蚤实验最后,参与的同学依次发言,谈谈感受。8 8、积极认知行为训练、积极认知行为训练海明

14、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被打倒。”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自卑,关键是看如何对待,自信者与自卑为友,自卑者被自卑所奴;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关键是看如何面对,强者愈挫愈勇,弱者一蹶不振。我在班级中发现有的学生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有的学生为长相而自卑,有的学生为家庭而自卑等;有些学生在遇到挫折实不能很好的处理和面对,影响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这个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卑心态,增强意志品质。训练目的(1)通过积极认知来改变学生的自卑心态。(2)通过行动训练,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训练程序(1)人从来没有缺点只有特点。(2)让学生学会与自卑做朋友。(3)你不是一个自卑的人

15、,只是一个暂时没有自信的人。(4)数数正方形(16 个边长为 1cm 的小正方形组成)。问:下面由八条相等线段组成图形总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图略) 要求:迅速做答,越快越好,可以补答;老师:将学生所答答案全部依次记下,反复询问是否还有新的答案。学生一般反应:从 20 个到 30 个均有答案。正确答案:设定最小正方型边为 1 的话,则:边长为 1 的有 16边长为 2 的有 9边长为 3 的有 4边长为 4 的有 1总数则为 30 个结论一:每个人看同样一件事物的深度是不同的,人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许多人说到 26 时,不能相信别人 30 的答案是正确的,认为不可能)结论二:人需要放弃自己

16、不正确的看法/知识/等,才能从他人处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有人在别人的答案出来之后,经过思考,决定放弃自己的答案,相信他人的答案;学会放弃自己的不正确看法,就是一种进步。小结小结以上 8 个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往往能给学生眼睛一亮的感觉,在班级中应用后能够极大的促进班集体的团结和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给班主任一个新的工具和操作平台来开展班级活动,值得推荐! 心理拓展训练方面的项目还有许多,我们课题组也在开发新的项目,这里列出其中的几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大家有所启发!第二篇第二篇 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这种教育服务的形式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起源可追溯到 1900 年。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的大城市,如底特律、波士顿、纽约和芝加哥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加上各地移民大量涌入,使社会问题与日剧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忧虑和困难。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现状,心理辅导工作便应运而生。1908 年,心理学家帕森斯在波士顿成立了一个辅导中心,专门辅导青年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志趣以便寻求合适的工作。这项服务在美国大受欢迎,帕森斯为此而获得“辅导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