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0572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现科学学科特点 优化科学学科教学大足县共青希望小学 朱兆勇【摘 要】 :小学课程计划决定开设科学学科已经有好几年了,各校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不一,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专业教师,多数教师不能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教学手段欠优化,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明显。无论专职 或兼职的科学学科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并体现学科特点,优 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 识和探究精神。【关键词】:体现;科学;特点;优化;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以下简称标准 )指出了科学学科的性质,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学科特点,也为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手段优化给予了明确的导向。一科学课性质特点

2、的认识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4、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二科学课教学的现状由于各种原因,各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科学学科教师大多数属于兼职,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最为堪忧。1、科学课程的

3、兼职导致教师精力没有用在科学的教学与研讨上,有的学校把科学作为“照顾课”给年老的教师上。个别村小学有的根本就没有上。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于一身的科学课程而言,有的教师连自己都不懂,拿到教材一片茫然,措手无策,如何去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2、把科学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上,照本宣科。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的版面,叙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怜。教师则让学生读读文字、说说图片,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讲授得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教师讲解分析得多,学生自由活动少;“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多,学生自主地向教师发问的少。

4、久而久之,课堂缺少生活化,学生几乎成为教师的奴隶。3、在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自己试图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习惯于在“学科知识”的范围中规划一切教学活动,学生自由活动少,教师演示实验都不做,更谈不上学生亲手做实验,不在实验中观察、记录、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4、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在课堂上“教科学”,使生动鲜活的自然科学失去应有的活性。不能把学生带出课堂去感受、观察、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和教材已有的科学知识,何其枯燥。三科学课教学的优化针对当前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不能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

5、而出现的教学中的上述种种现状,我们的学校和科学学科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科学课的研讨,优化科学课教学,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1、选配好科学课教师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前提。科学课教师需要年轻化、专业化。目前科学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具有普师学历背景。学校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能把科学课当作“福利课” “搭搭课” “闲耍课” ,要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与语文数学学科同等重要。学校需要把一批擅长理科,相对有理科背景的年轻教师充实到科学教师队伍里来,他们知识结构合理,精力充沛,接受新观念、新理念快

6、。通过开展学校、镇内、片区、县级的研讨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2、激发学生爱上科学的兴趣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基础。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一堂课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决定该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科学教师应该博览群书,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问难,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有梯度地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会摘到“苹果” , 。更要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或独立操作,或合作探究。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

7、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湘版教材四年级(上)第二单元 1 课动物的特征教学中,学生自己身边的动物就有限,多数是从电视动物世界获得的相关的浅显知识,教师课前需要收集大量的动物图片和动画首先让学生感觉新奇,激发兴趣,在一步一步地观察动物的运动,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食性。只有当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才能有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望。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的习惯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关键。观察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实验操作产生的现象需要教师结合客观现实、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给予指导,让学生观察有意识

8、、有计划、有目的。并把观察到的现象随时进行记录整理,善于对比分析,得出自己的观察结论。如在湘版教材三年级(下)第一单元 3 课热的传递测量变化的水温教学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冷水温度计和热水温度计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记录数据,整理分析,最终得出“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4、学生动手实验,从实验中求科学真理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核心。科学的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一定要从“讲科学”中走出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验室的器材不可能完全满足我们实验的需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我们身边现有材料自制实验器材。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明白科学的真理,体验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才有

9、可能发现我们原来没有发现的奥秘。才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在湘版教材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实验才明白“ S”极与“N ”极的关系,为什么自制指南针时选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要沿同一方向摩擦20 次以上,以及在高年级探讨条形磁铁从中断裂后磁极的变化情况等等5、走出课堂学科学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生命。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

10、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笔者在教学污水处理技术(一个环节)时,我在让学生从书本上初步了解水厂对水的净化后,组织学生到镇水厂实地参观,请水厂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水的净化程序,学生记录数据,画一画流程图,不时提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就比在课堂上十分空洞无味地讲水厂对水的净化过程与原理就显得丰满多了。总之,我们要准确掌握科学学科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搭建学习科学的平台,最大限度地优化科学学科教学。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S.人民教育出版社.2刘权.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EB/OL.http/.3康术恒.村校科学现状与策略J/OL.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