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挑山工》说课设计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470518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挑山工》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挑山工》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挑山工》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挑山工》说课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挑山工挑山工说课设计说课设计学学 科:科:语文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版本: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挑 山 工授课教师:授课教师: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教学班级:教学班级:四(1)班一、说教材:今天我说的挑山工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十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干什么事情

2、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的,就能达到目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学会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

3、义深刻的句子。二、说教法、学法:为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课文特点,我先来谈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首先,由谈话引入新课,接着提出问题: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学到挑山工是怎样把货物挑上山顶的时候,运用讲授法和观察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各自意见。三、说教学过程: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克服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要体现两个为主:以课堂教学

4、为主,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致力于导,学生致力于学,学会读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的意图:(1)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在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问题“你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并能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自己

5、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初步体会挑山工向着目标不停攀登的精神。(3)采用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的方法,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说话、概括能力。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挑山工是怎样负重登山的呢?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产生了“不解之谜”?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通过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下面是具体教学过程:(一)谈话渲染、导入主题 (二)交流资料,链接文本 (三)初读感知,自主质疑 (四)细读探究,理清思路(五)精读细品,感悟哲理(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七)作业超市,加深理解四、说扳书设计四、说扳书设计:挑山工 游人走得慢 走得快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板书是根据学生在回答再加上教师的归纳总结得出的,采用了这种对应式的板书:一是为了学生比较清晰的了解课文的脉络,二是为了学生能体会到挑山工的那种不断攀登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