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0468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2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周至县长杨初级中学 王飞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

2、还比较薄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2.能力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2)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

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一 问题 1: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问题 2:(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图书等.(2)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活也有分类的问题,你能给下列单项式进行分类吗?有哪些分类方法?8n 和 5n, 3ab2 和 -ab2 , 6xy 和 -3xy, -7a2b 和 2a2b(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各小组讨论下

4、面的分法每组有什么共同特征,每组有什么规律?各组展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项的概念。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注意:(1)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2)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课堂检测一):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1)ab 与 3ab; (2)2ab 与 2ab;(3)3xy 与-xy;(4)2a 与 2ab (5)-2.1 与; (6)5与 b;问题 3:5+3 =_ 理由是_4a+2a=_ 理由是_3a-a= _ 理由是_3ab+3ab= _ 理由是

5、_-3a+2= _ 理由是_引导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及法则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例题: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a -a b+ab +a b-ab +b3223=a -a b+ab +a b-ab +b -找出2=a -a b+a b+2ab -ab +b -加法交换律32 3=a +(-a b+a b)+(ab -ab )+b -加法结合律223=a +(-1+1 )a b +(1-1)ab -+b -乘法分配律逆用3= a -+b -合并方法是:(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2)字母以

6、及字母的指数不变。讨论: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有哪些?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1、找出同类项 2、交换律 , 结合律3、分配律逆用 4、合并注意:(1)用画线的方法标出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以减少运算的错误。(2)移项时要带着原来的符号一起移动。(3)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同类项,结果为零。 (课堂检测二):(1)3x+x; (2)xy- xy;(3)4a+3b+2ab-4a-4b (4) 3x-8x-9x (5)x-7y-5x+11y-1拓展练习:已知 与 是同类项,求 m.n 的值。32mxy614nx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谈一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是课堂的主人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