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0311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初探龙池小学 李国容 张玉梅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孕育、发展、成熟起来的画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别具一格,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应从观察入手,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重点放在美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培养上,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上,进而发展创造能力。在教学国画部分内容时,我做了如下尝试:一、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一些特征1、中国画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它的表现技法有:

2、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形式。它的题材有人物、山水、花卉、禽鸟、走兽、等画科。小学节选一部分人物,例如戏曲人物 有特点的脸等;一部分山水画,例如树的画法等。2、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手法。例如,通过笔的勾勒,墨的浓淡,色的深浅,对比,并用表现绘画对象的形体和模样,运用挪让、重叠、排列、空白、穿插来取得巧妙的构图。3、中国画的画幅形式多样,中堂、条幅、卷轴、扇面,这些形式灵活自由,而且丰富多彩。4、传统的中国画把诗、书、画、印有机的融为一体,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二、了解中国画独有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的技巧1、用笔(1) 、执笔的姿势有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三指捏笔法等执笔方法。(2

3、)、运笔分为致力式或侧立式。2、了解墨色分为哪五类3、了解水的多少和色的搭配对画面的影响三、教师课前准备是前提 国画对小学生来说较难,因为他需要准备许多材料,学生见到的也不多。这需要教师课前对教材做认真的研究。1、合理的目标定位目标太高,学生觉得自己画不好,画的乱七八糟,越学越没兴趣。目太大,又脱离课程要求,所以,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又要不脱离大纲要求,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合理。2、充分的课前准备(1)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告知学生准备哪些工具、材料?(2) 、分析本次内容的重点、难点重难点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家庭环境不一样,所见所闻也不一样,他们的基础各不相同,只有发现每个人的差异,提前预设,

4、才能因材施教。(3)针对本次教学内容,教师应提前画几幅与内容有关的范作。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揭示了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四、教学方式的优化1、在“玩”中培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玩。例如,团一张宣纸,在不同的地方渗入水或颜料,利用水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能形成墨、色、水相互辉印的效果,使学生在玩中享受变化朦胧,轻松自然地视觉艺术。2 加强示范作品,让学生学会观察先欣赏教材中的“山石、树木、云雾”画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山石的理纹结构,树木枝叶生长规律,云水留白意境,接着,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与相应山水画所体现的技法特点,教师要亲自“下水” ,

5、示范作画步骤与方法。3、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美术学科侧重研究和探讨人类情感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现象,所以,学习他的方式和行为中应该是丰富的,愉悦和轻松的,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动,包括讨论,交流,共同合作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可以谈话,包括立意,选材,颜色,教师可作耐心的指导。4、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观察图片或讲故事,了解结构并讨论用墨的处理。例如,教学京剧人物 ,先播放一段京剧录像,感受京剧的魅力。欣赏思考:这是什么戏剧?有哪些人物形象?给你什么感受?并模范录像里的动作,表情。教师再拓宽有关京剧的知识,比如它的起源?京剧的行当

6、。认识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在此基础上,讲绘画方法:抓动作,表情,服饰,勾轮廓,注意比例,再刻画细节,上色。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打开,就有源源不断的画面浮现在眼前。5、在教学时,巧编儿歌,顺口溜让学生记住绘画方法与步骤。例如;学画兰花时,我做这样的指导:一笔定叶势,二笔交凤眼,三笔破凤眼,叶根交叉成鱼头,左折、右折宽一点。学生能根据顺口溜很快的进入状态6、开展活动,指导学生课外绘画。光靠课堂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学得到理论知识有了,还需要在课外积累,提高。通过开 展“绘画作品展览” “谁是小画家”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绘画。总之,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好的作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都离不开教师的耐心、细致和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