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70060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附9例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墓松基主堡( 逝江太堂附属箍二医院2答辩委员会成员:墓鳇主堡( 遏刎医堂陵附属箍二医院2金壶贤圭堡( 遏州医堂院隘届筮二医院2进龌主堡( 遏趔匡堂院附属箍二医院2夏鸱主堡! 湿趔医堂医隆厘篡二医院)论文答辩日期:2Q ! 三生旦22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缩略词表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前言7资料与方法8结果10分析与讨论11参考文献14附录15致谢16综述及参考文献17独创性声明23英文缩写英文全称温少I , I 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缩略词表C T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P U Jp e l V i u r e

2、t e r i cju n c t i o n4中文译名计算机断层扫描肾盂输尿管接合处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 附9 例报告)中文摘要目的初步总结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及疗效。方法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2 年6 月期间,对9 例术前C T 提示肾囊肿2 3 以上位于肾实质内,囊肿底部紧贴集合系统的肾内型肾囊肿患者( 左侧3 例,右侧6 例) 行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结果9 f Y f J 手术均i l i O N 完成,无需延长切口。手术时间4 5 - - - - “ 1 0 5r a i n ( 平均7 1 m i n ) ,术中估计出血量2

3、0 m l 5 0 m l ( 平均3 3 m 1 ) ,均未输血。术后3 6 h 内恢复进食,均未出现漏尿,随访3 2 4 月均未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肾内型肾囊肿,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术后瘘尿、复发率低,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关键字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微创外科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M i n i i n c i s i o nf o rr e n a lc y s ti n t e r n a ld r a i n a g ei n9c a s e s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r e p o r to

4、u ri n i t i a le x p e r i e n c eo fm i n i i n c i s i o nf o rr e n a lc y s ti n t e r n a ld r a i n a g e M e t h o d :C l i n i c a ld a t ao f9c a s e s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r e n a lc y s tu n d e r w e n ti n t e r n a ld r a i n a g ed o n et h r o u g ham i n i i n c i s i o nw e r e

5、a n a l y z e d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l lt h e s ec y s t sw e r er e v i e w e db yC TS C a nt h a tc l o s e l ya t t a c h e dt oc o l l e c t i v es y s t e ma n dm a i n l ys u r r o u n d e db yr e n a lp a r e n c h y m a ( m o r et h a nt w o - t h i r d s ) R e s u l t :A l lt h eo

6、 p e r a t i o n sw e n ts u c c e s s f u l l yw i t hn o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i n c i s i o n T h ea v e r a g eo p e r a t i v et i m ew a s71m i n ( 4 5 10 5m i n ) ,t h em e a ne s t i m a t e db l o o dl o s sw a s3 3m L ( 2 0 - 5 0m E ) A l lp a t i e n t sr e s u m e do r a li n t a k ei

7、n3 6h o u r sa n dn ol e a k a g eo fu r i n eh a p p e n e d N or e c u r r e n c ea n do t h e rc o m p l i c a t i o nw e r eo b s e r v e dw i t haf o l l o w u po f3 - 2 4m o n t h s C o n c l u s i o n :I n t e r n a ld r a i n a g ed o n et h r o u g ham i n i - i n c i s i o no f f e r san e

8、 w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a n de f f e c t i v ew a yf o rt r e a t i n gi n t r a - r e n a ls y s t K e yw o r d sM i n i - i n c i s i o n ;R e n a lc y s t ;I n t e r n a ld r a i n a g e ;M i n i m a li n v a s i v es u r g e r y温少H 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_ o 一刖吾单纯性肾囊肿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加。大部分肾囊肿

9、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当囊肿直径大于4 c m 时,病变压迫肾实质、肾盂或输尿管,造成肾功能损害,出现腰痛、血尿、高血压、反复感染、尿路梗阻及疑有恶变时,常需外科手术处理。常用治疗方法有肾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治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经皮肾镜处理肾囊肿、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等。肾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治疗由于有较高复发率,目前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经皮肾镜处理肾囊肿等在处理囊肿时较盲目,术中出血多,视野不理想,容易引起大出血,操作难度大,并受囊肿部位影响,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开展。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虽然手

10、术效果较满意,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对于肾囊肿2 3 以上位于肾实质内,囊肿底部紧贴集合系统的肾内型肾囊肿复发率更高。为了减少肾囊肿术后复发,临床上曾有人采用囊腔袋形缝合术,囊腔填塞止血纱布、密封胶等减少术后复发,效果均不满意。肾囊肿残腔粘膜电凝烧灼,也曾被用于减少术后复发,但因其严重出血及尿瘘风险,目自仃并不被推荐使用。肾囊起源于肾小管,肾小管梗阻后,囊液积聚扩张,形成肾囊肿。肾囊肿上皮仍保持一定起源肾单位的功能,能持续性分泌囊液。而肾囊肿术后复发,也主要是由于残留的囊壁仍在持续分泌囊液。我们采用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解除囊腔梗阻,并不需要试图破坏囊壁分泌功能( 目前采用的各种破坏囊壁分泌

11、功能方法也不是十分理想) ,而是把囊肿重新变成肾脏的一个分泌单位,更符合肾脏本身生理状况。部分肾内型肾囊肿有时与肾盂源性囊肿难以鉴别,目前的各种检查手段如静脉尿路造影、C T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等并不能完全排除肾盂源性囊肿可能。肾盂源性囊肿单纯行囊肿去顶术,常出现尿瘘,而采用内引流术,减少了此种可能性。采用此种方法,理论上减少了复发、尿瘘的机会,同时我们采用小切1 2 1 手术,同样对患者也是一种微创的手术。目前我们在临床实际应用,发现此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术后无尿瘘、无复发。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2 年3 月期间,我们采用小切口。肾囊肿内引流术治疗肾囊肿9

12、 例,疗效满意。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9 例患者,男性5 例,女性4 例,年龄3 7 6 8 岁,左N 3 例,右侧6例。囊肿直径在6 2 1 0 9 厘米,平均7 6 厘米。位于肾中上极3 例,肾中下极3 例,肾下极2 例,肾中极1 例。有腰部胀痛不适、镜下血尿等症状的6 例,体检发现的3 例。术前行B 超、C T 平扫及增强检查。9 N 术前C T 均提示肾囊J j o ? 2 3 以上位于肾实质内,囊肿底部紧贴集合系统( 如图所示) 。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 手术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健f f , U l 至l - 位,腰部挚高,取患侧腰肋部第1 2肋水平

13、切口,长约5 7 厘米,切除暴露于切口内的部分1 2 肋尖,逐层切开至腹膜后间隙。切开肾周筋膜,游离肾囊肿,如果囊肿较大,可先切开囊肿壁,吸除囊液后,再进一步游离囊肿,然后距肾实质约0 5 厘米,环形切除囊肿顶部。再近肾门处游离输尿管肾盂,切开。肾盂或输尿管上段小口,置入取石钳,在其引导下,在肾囊肿基底紧贴集合系统处切开直径达1 0 厘米圆形切口使其和集合系统沟通,用5 0 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边缘3 4 针,使囊肿壁与集合系统紧贴,输尿管内置入双J 管并使其肾盂端置入肾囊肿残腔。缝合肾实质切口及肾盂输尿管切口,肾旁放置引流一条,再逐层缝合关闭切口。9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结果9 例手术均顺利

14、完成,无需延长切口。手术时间4 5 “ - - - 1 0 5m i n ( 平均7 1m i n ) ,术中估计出血量2 0 m l - - , 5 0 m l ( 平均3 3 m i ) ,均未输血。术后3 6 h 内恢复进食,术后2 4 天拔除肾旁引流管,术后1 月拔除双J 管,术后均未出现漏尿,术后3 月复诊,腰痛、镜下血尿等症状均消失,复查B 超,8 例囊肿消失,1 例残留直径约1 5 厘米囊腔( 原囊肿直径9 8 厘米) ,均未见因肾盂或输尿管切开而继发。肾积水、反复尿路感染等,术后6 月、1 2 月、2 4 月复查B 超均未见囊肿复发及继发肾积水。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讨论单纯性

15、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加,4 0 岁时发生率达2 0 ,到6 0 岁时,发生率升高到3 3 I l l 。肾囊肿可见于肾脏各个部位,一般多发生在肾皮质表面,外向性生长,突出肾表面,但也有小部分肾囊肿内向性的向肾髓质生长。肾囊肿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当囊肿直径达4 厘米以上时,往往会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腹或背侧疼痛,以胀痛为主。如肾囊肿恰巧压迫了输尿管或肾盏颈部,可引起肾积水和继发感染,继而出现腰痛、发烧、尿路感染的症状。肾囊肿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 超是其首选检查,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因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或腹部疾病行B 超检查时被发现。B 超下肾囊肿表现为。肾实质内薄壁无回声区,如囊肿内部伴出血则可能呈低回声,一般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对于需手术患者来说,腹部C T 检查是必要的。C T 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肾囊肿部位、类型与周围组织关系,增强C T 还有助于良恶性鉴别,了解是否与肾盂交通。C T 下肾囊肿表现为肾实质内囊性占位,边界清晰,囊壁薄、光滑,囊内液体均一,通常密度小于2 0 H u ,如囊液高蛋白质或出血,则呈高密度,增强C T 囊肿不增强。单纯性肾囊肿体积较小、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当囊肿直径大于4 c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