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69788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B.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C.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揭示

2、C.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6、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A.平均利润的变动 B.成本价格的变动C.商品价值的变动 D.商品价格的变动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8、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D.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

3、的性质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4、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1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

5、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17、“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间接经验毫无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1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 价值 C.交换价值 D .价格19、“主观辩证法” 与“ 客观辩证法 ”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6、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C.全党服从中央 D.一切服从大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多选少选及错选都不得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 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 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 声东击西3、“时势造英雄” 和“ 英雄造时势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

7、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 A.国家资本的输出 B.私人资本的输出 C.商品资本的输出D.生产资本的输出 E.借贷资本的输出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三、判断题(每小题 5 分,先判断对错,再陈述理由。共 25 分)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2、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导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增加。4、

8、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5、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四、材料分析题(每问 5 分,共 15 分)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材料一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二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材料三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 ,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请回答:(1)材料 1 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分别指出材料 2 和材料 3 的思想倾向。(3)材料 2 和材料 3 的共同点。五、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德国学者莱辛有一句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请谈谈你对这一名言的理解及从中受到的启示。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