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468743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2011 年四川理综卷年四川理综卷化学化学解析解析 6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钡可用钡餐透视 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惰性气体组成的晶体中不含化学键,只含有分子间作用力,A 项正确。1 分子能电离出两个 H 的酸才是二元酸,如 CH

2、3COOH 分子中含有 4 个 H,却是一元酸,B项错误。AlCl3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分子晶体,C 项错误。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但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N2很稳定,故 D 项错误。 925 在等体积的pH=0 的 H2SO4溶液,0.05 molL1的 Ba(OH)2溶液,pH = 10 的 Na2S 溶液,pH=5 的 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9 C1201010109 D110 104109 10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 NH4 、Ba2、Mg2、H

3、、OH、Cl、HCO3 、SO 42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0.1 mol/l 乙溶液中 c(H)0.1 mol/l;向丙容器中滴入 AgNO3溶液又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 Ba2 B乙溶液含有 SO42 C丙溶液含有 Cl B丁溶液含有 Mg2 【答案】【答案】D 【解析】根据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 H2SO4;根据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 Cl;再结合中提供信息,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 H2SO4,丙是 MgCl2

4、,丁是 NH4HCO3。故 D 项错误。 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 NO2 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H2SO4,加热至 170 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饱和 Na2CO3中通入足量 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

5、NaHCO3 12 25 C 和 101kpa 时, 乙烷、 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 32 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 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12.5% B25% C50% D75% 【答案】【答案】B 【解析】根据燃烧方程式: C2H6 27O2=2CO23H2O 减小V C2H225O2=2CO2H2O减小V C3H629O2=3CO23H2O 减小V 1 2.5 1 1.5 1 2.5 由方程式不难发现看,C2H6和 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 设 C2H6和 C

6、3H6一共为 x mL, C2H2为 y mL。 则有 x y = 32; 2.5x1.5y = 72,解得 y=8。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25%100328,B项正确。 13可逆反应X(g)2Y(g )2Z(g) 、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 C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115D在平衡(I)

7、和平衡(II)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 26(15 分)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成见气体 X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 X 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 Y 和 Z,0.1 mol/L 的 Y 溶液 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 L 也能与 Z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 M。 请回答下列问题: 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 写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_。 戊的单质与 X 反应生成的

8、 Y 和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4, 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写出少量 Z 的稀溶液滴入过量 L 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按右图电解 M 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 27(16 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 110 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 5.00 g 三草酸合铁酸

9、钾晶体,配制成 250 mL 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加稀 H2SO4酸化,滴加 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 被还原成 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计入一小匙锌粉, 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 过滤, 洗涤, 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 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 用 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 消耗 KMnO4溶液 20.02 mL 滴定中 MnO4 被还原成 Mn2 。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 0.010 mol/L KMnO4溶液 19.98 mL 2012-2013

1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转移、洗涤并转移、_摇匀。 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 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 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加热晶体,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 110 ,恒温一段时间,至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 _;_ _。 28已知:CH2CHCHCH2+RCH

11、CHR 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其中,R、R表示原子或原子团。 A 、B、C、D、E、F 分别表示一种有机物,E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78,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 (2)A 反应生成 B需要的无机试剂是_。 上图所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共有_个。 (3)B与 O2反应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_。 (4)F 的结构简式为_。 (5)写出含有 HCC、 氧原子不与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直接相连、 呈链状结构的 C 物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 【解析】根据流程图和所给信息可知

12、A 为:CH2BrCH=CHCH2Br,B为CH2OHCH=CHCH2OH,C 为 OHCCH=CHCHO,D 为,E 为,F 为。 (1) 中含氧官能团是醛基 强碱 KOH 或 NaOH 的水溶液 CH2=CHCH=CH2与溴反应生成 A,属于加成反应;CH2=CHCH=CH2和 C 生成, 属于加成反应;与 H2反应生成 D 属于加成反应; 共有 3 个加成反应。 (3)B为 CH2OHCH=CHCH2OH 与 O2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HCH=CHCH2OHO2催化剂OHCCH=CHCHO2H2O。 (4)F 的结构简式为: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

13、5)C 为 OHCCH=CHCHO,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HCCCH(OH)CHO、HCCCH2OH、HCCCH2COOH、HCOOCH2CCH。 【答案】(1)醛基 NaOH 的水溶液 3 (3)CH2OHCH=CHCH2OHO2催化剂OHCCH=CHCHO2H2O (4)(5)HCCCH(OH)CHO、 HCCCH2OH、 HCCCH2COOH、 HCOOCH2CCH。29.(14 分) 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 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 H2SO4,又能制 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1 g FeS2完全燃烧放出 7.1 kJ

14、 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 HI 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 H2的目的是_。 (4)用吸收 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 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放电充电Ni(OH)2+M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 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 O2,O22012-2013 年高考一轮复习专用 云县一中陈绍华收集 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解析】【解析】(1)反应方程式:4FeS211O2=2Fe2O38SO2,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在反应中 4 mol FeS2的质量为 m(FeS2)=4 mol 120 gmol1=480 g,放热 Q=480 g 7.1 kJ/g=3408 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