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68642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受列宁名言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 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 等于是慢性自杀。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 :“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物 是列宁和爱因斯坦,一个是社 会科学方面,一个是自然科学 方面。” 毛泽东曾说列宁是最伟大 的“实践天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课标要求】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2、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必修1 专题八 第3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必修2 专

2、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选修1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苏俄领导人身材对比 列宁比普京矮14毫米在地位、作用、影响 在地位、作用、影响 等方面都非常高大的列宁等方面都非常高大的列宁 ,在身材上却是苏联和俄,在身材上却是苏联和俄 罗斯著名领导人中最矮的罗斯著名领导人中最矮的 一个,比前总统普京还矮一个,比前总统普京还矮 1414毫米。毫米。正是这位身材 正是这位身材“最矮最矮 ”的领袖,领导俄国革命的领袖,领导俄国革命 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 面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面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 时代时代一、创建布尔什维克 1、归纳列宁的活动 (1)出生: 1870年

3、出生于俄国的辛比尔斯克。 (2)中学时代: 成绩优异,性格坚毅,有强烈的责任感。 (3)大学时代:(4)流放一年后:开始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被学校开除, 进而逮捕、流放。开始研究资本论,不久加入喀山的马 克思主义小组。入学不到半年,列宁就因为参加入学不到半年,列宁就因为参加 学潮而被开除学籍并流放。学潮而被开除学籍并流放。列宁被捕后,警官问他: 列宁被捕后,警官问他:“ “小伙小伙 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 石墙上撞吗?石墙上撞吗?” ”列宁回答说:列宁回答说:“ “是的,是的, 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了。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了。” ”列宁的伟大贡

4、献:一个政党: 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一个国家: 领导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一个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一大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大政策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1、 建党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创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思想理论: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一、创建无产阶级政党2、建党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原因: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 )3、意义: 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意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 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列

5、宁主义概念:关于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里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理论,是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 ,即布尔什维主义。1、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 的?2、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为什 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二、流亡生活 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列宁是如何从理 论上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 1、1905年,写成 _,第 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 2、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驱逐了孟什维克,建立 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选举以_为首的 中央委员会

6、,决定发行_。为革命 高潮的到来做了组织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 真理报3、在流亡瑞士期间提出_ 的策略,号召各国无产阶级打倒本国统治阶级,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4、1916年,撰写 _,得出了社会主 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1、理论上: (1)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理论指导) (2)发表四月提纲列宁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指导十月革命?内容:意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作了理论准备背景:二月革命

7、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党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只占少数要 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不要议会制共和 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全集 第二十四卷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 务;提出“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 三、十月革命的胜利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2、实践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 人 士 兵 向 冬 宫 进 攻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 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 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 的胜利。攻占冬宫冬宫,俄国沙皇的宫

8、殿,在圣彼得堡,始建 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设于此。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 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 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 了起义的胜利。二月革命倒沙皇,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指方向。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十月革命现曙光。问题探究:你认为俄国在一年内接连发生两场革命(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 的性质是否相同?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决定因素: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革命性质: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

9、义革命判断依据: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你认为俄国在一年内接连发生两场革命(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 的性质是否相同?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决定因素: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革命性质: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判断依据: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任务 性质 结果影响 特点推翻封建专制的沙皇政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苏维埃和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存建立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实现社会主义性质,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革

10、命胜利;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2、 十月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 了重要前提。(2)国际意义: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 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十月革命的特点(特殊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胜利;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这些特点十月革命的这些特点中外联系中外联系: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十月革命走的

11、是什么道路? 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 是什么道路?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是什么道路?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 不同?不同? 俄:俄: 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中: 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国情不同:国情不同: 俄国革命前是帝国主义国家;俄国革命前是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贡 献?一个政党: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主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了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发展马克思主义,

12、形成列 宁主义材料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 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 、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 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 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式 的运动规律”分别指什么理论?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学说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

13、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 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 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 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 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 (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 在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列宁结合俄国社会实际,提出“一国胜利论”,指 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 导师列宁(二)一、一切为了前线 1、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 临怎样的形势?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反革命叛乱外部:仍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2

14、、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哪些措施? (1)外交:布列斯特和约,与德议和,退出一战(2)政治:成立国防委员会,列宁任主席(3)军事:平定国内叛乱和协约国武装干涉(4)经济: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据材料指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目的赢得战争的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赢得战争的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特点:高度集中,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企图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评价 :积极: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 政权。局限: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不

15、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为什么要实施新经济政策? 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1、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原因:直接: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根本: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内容: 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部分企业采取租让和租借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特点: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影响: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 容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国有化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配给制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 场,用行政命令的办法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影响积极:集中人力、物 力、财力争取军事斗争 胜利; 消极:存在弊病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途径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固定的粮食税恢复私人小企业,实行租让制 (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自由贸易 工资级别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 市场发展生产,A.经济恢复、B.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