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68088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体会通过本学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了希望和憧 憬。同时也了解了人才市场的竞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就业问题呢?通 过学习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就业准备的涵义及重要性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都要人去从事。然而任何一个人并非天生就能从 事某种职业或承担某种职务的,都需要或长或短的就业准备期。所谓就业准备,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准备即包括从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 获得某种职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所作的就业准备工作。又包括已就业者 为了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或改换职业所进行的准备工作。狭义的就业准备是 指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

2、在一定阶段内所作的准备 工作。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属于狭义的,主要指大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或毕业学 期,为就业而作的各种准备。它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因而是非常重要 的。一方面就业准备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大学生只有进行了必要的就业 准备,才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求职择业行为;作好了充分的就业准备还有助于大 学生选择一个理想的、合适的职业,实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就业准备是社会 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职业对从业者的身 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 大学生只有作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更好 地为社会作贡献。

3、二、就业准备的内容人在就业准备期需要准备的内容很多。但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层次 的人来说,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选择的职业即符合个人的特点,也符合 社会需要,体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 多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今天大学生合理的就业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就业的主要目标。对于一个特定专业的大学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最 大的可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应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 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 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二

4、是就业的次要目标。这是由社 会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随之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大 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 学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决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 标。要确定合理就业目标,就要求大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优化自己就业 的心理坐标。(二)身体素质准备无论哪一种职业,对从事者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少职业对 从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还比较高。所以,大学生应该始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形成学习和生活的规律,作好身体素 质的准备,以迎接社会对自己的选择与职业的挑战。(三)知识、

5、能力和技能准备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知识是人类认 识的成果,是培养能力和提高技能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 前者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的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后者指人的日 常生活生活或一般活动所需要的普通常识。知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条件。能力则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般能力指:(1)自学能力,如阅读、使用工具书、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独立思考 等方面的能力;(2)表达能力,主要有口头的书面的、图表和数字的表达能力; (3)环境适应能力,如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独立工作等能力;(4)创 造能力,如从事科研活动、提出

6、新见解、新发明等;(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 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等(6)管理能力,即人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等;(7)动 手能力,如具体的操作能力。专业能力因专业的不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但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就业准备期应该做 到:学好专业知识;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 动;认真进行专业实习;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等。能力准备是大学生就业 的关键。技能属于人的行为范畴,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某一活 动的行为方式,常体现为实际操作技术和技巧,它是丰富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 要能力基础,它能不断促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大

7、学生除了学好专 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多参加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 断提高能力和技能,为就业准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人们进行就业准备是为了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承担起某种职务。在就 业准备的过程中,准备者不仅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积极技能,进行生理 和心理方面的准备,还应了解社会中职业的性质和价值,掌握一定的职业的知 识、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处于就业准备期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 是就业准备的重要内容,它将对其择业和就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当 今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意识呢?大学生应该树立按专业就业的意识;大 对口就业的意识;到艰苦行业、边远

8、地区就业的意识;先就业后调整的就业意 识等。(五) 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则”的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场所是人才市场,在人才市场 进行“双向选则”这就要求大学生作好进入人才市场的准备工作,掌握好在市场 竞争中求职择业的技能和技巧,作好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则”的准备。 需要大学生首先写好求职信和自荐书。要求事实求是,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求职 的动机和愿望,所学专业,自己的兴趣、特长、被录用后的打算,以及自己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切忌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其 次掌握“双向选则”洽谈的技能与技巧。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运用眼、 口、手、的配合,举止大方

9、自然,穿着与自身相符合,沉着和冷静地回答对方 提问,千万不要牵强附合,不懂装懂,但也不必过谦,而应充满自信,展示青 年大学生应有的风度和品格。(六)心理准备,特别是挫折心理准备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不健康心理, 特别是当就业的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距离时产生自卑或恐惧,产生某些不健康 的心理;一是自负心理。这是大学生的一种优势心理。二是迷惘心理。当所学 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尽吻合时感到无所适从。三是逃避心理。在“双向选则”时, 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追悔、逃避、对就业失去了信心和 勇气。四是消极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就业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感到失望。 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准备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 心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进行自我调节,充分相信 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前景,减轻心理负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作 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看问题不要极端化;处理好自我价值 实现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