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67658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专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根据有关交通法规和政策措施,采用交通工程科学与技术,对交通系统中的 人、车、路和环境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交通流合理的引导、限制、组织和指挥,以保障交 通安全、有序、畅通、舒适、高效。 交通控制:交通控制:运用各种控制软硬设备,如人工、交通信号、电子计算机、可变标志等手段来 合理的指挥和控制交通。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认识并遵守道路交通流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 段和科学的原则、方法、措施,不断提高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效率和质量,以求得交通安全 性更高、延误更少、运行时间更短、通行能力更大、秩序更好和运行费用更低,从而获得 更好的社

2、会与经济、交通与环境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出行质量的提高 服务,使交通运输达到安全、有序、畅通与高效。 交通管理与控制作用交通管理与控制作用:第一,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能挖掘现有道路设施的潜力,提 高道路使用率,充分发挥其通行能力;第二,通过交通管理与控制能协调解决路少、车多、 人多、交通堵塞、公害严重的矛盾;第三,交通管理与控制有知道作用,先进的交通管理 与控制理念能引导合理的交通需求,指导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第四,实施交通管 理与控制需要的投资少,但效率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很好。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演变: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演变:第一阶段,交通管理的产生与传统交通管理

3、(TTM) ;第二阶段, 交通系统管理(TSM) ;第三阶段,交通需求管理(TDM) ;第四阶段,智能化交通管理 (ITS)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和均衡原则,节源原则,均衡原 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交通管控的原则交通管控的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均衡原则,节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 则第二章 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TDMTDM):):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和公共交通管理局定义为:通过增加车 辆的占有率或者通过影响出行的时间和需要,使运输系统运送旅客的能力达到最大。加拿 大维多利亚运输政策研究所出版的交通需求百科全书定义为:采取多方面的策略改变

4、 人的出行行为(出行的时间地点和交通方式) ,以增加交通系统的效率,实现具体的规划目 标。中国一些学者定义为:在满足资源(土地、能源)和环境容量限制条件下,政府运用 土地利用规划、经济杠杆、政策、法规和信息发布等交通行为控制方法,对交通需求总量、 出行方式及时空分布进行科学的控制与调节,从而使供需达到相对平衡,保证城市交通系 统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1.适度控制城市小汽车出行量,鼓励出行者采取对社会更加有效的 交通行为,引导机动车出行者合理使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使道路交通设施法规最佳效能, 从而缓解由交通供给不足带来的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2.通过政策和管理手段合

5、理配置各 类交通方式的用户属性,从全局优化、可持续发展角度引导出行者的方式方法选择行为, 在满足运输需求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区域内合理的交通系统结构目标。3.通过 各种途径和手段,综合系统的规划用地性质、类型和强度,适度控制或减少拥挤区域内交 通发生源和交通吸引源。4.促进城市与区域用地的合理化,并协调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交 通设施之间的矛盾,为区域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作为城市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解决交通事故、交通拥挤、 交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通需求管理基本策略归纳为交通需求管理基本策略归

6、纳为 3 3 种途径:种途径:1.通过交通源的调整,减少交通发生量、吸引量。2.通过交通方式的引导和私人小汽车的高效利用,减少汽车交通量。3.通过出行车辆的出 行时间和路径的诱导,实现交通在资源上的时空均衡分布。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层次性: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层次性:1、城市性质、规模、结构与功能定位层次;2、城市总体规 划层次;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层次;4、交通监控、组织与管理层次。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策略: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策略:1、出行产生阶段;2、出行分布阶段;3、出行方式选择阶段; 4、出行路径和时间选择阶段。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策略: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策略:P12.改善运输模式,鼓励替代交通

7、方式,停车和土地使用管理, 政策与机构改革 常见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及实施办法:常见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及实施办法:P12.(面向公交的土地利用、无车计划、 共享停车设施,远程办公、快速公交系统、往返班车,通勤政策激励,道路空间再分配, 限制轿车使用,机构改革,提高燃油税、按里程收费) 交通需求管理规划过程:交通需求管理规划过程:1、通用规划过程:进行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的过程,首先要建立在 明确全局问题或者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在某些情况下的目标和目的,已经由立法或行政机 构在整个规划过程开始之前就设立了。但是,一个有效的规划过程,仍然要保证各利益相 关者对规划的参与以及理解。 ;2、策

8、略选择过程:交通需求管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因此,很多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潜在影响力还未被重视。交通需求管理规划往往只重视少 数可行策略,而忽略很多重要的影响。在解决某个问题时,规划不应选择单一的最佳方案, 应综合考虑,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总之,通过综合交通规划的过程,使交通需求管理管 理达到最大的效益。3、规划任务:1)识别民众所面临的交通问题。2)明确改善城市交通 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包括改善可达性、增加可选性、提高安全性、保护环境) 。3) 实施优先运输政策,优先通行高承载率、地占用率的交通方式。 常见交通需求管理计划:常见交通需求管理计划:详见 P12 表。 交通需求管理评价:交

9、通需求管理评价:效益评价、成本评价、公平性评价、可接受评价、可实施性评价、批 评性评价 常见评价方法:常见评价方法:1、软评价方法:通过应用定性分析方法或直接对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来 评价策略的可行性。2、硬评价方法:通常依据调查数据建模,预测策略实施后出行特征和 交通、环境等系统性能指标的改变或分析策略实施效果,相对于一些影响因素的敏感变化, 据此进行策略评价。 交通需求管理的实施保障:交通需求管理的实施保障:政策保障、计算保障、实施机构及监控机制保障、融资方案。 交通系统管理的定义:交通系统管理的定义:是在建设、运营和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对交通系统进行低成本的改进, 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使

10、现有交通设施、交通服务、交通方式具有尽可能高的容量、 效率、安全性和服务水平。 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区别: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的区别:交通系统管理强调通过运营手段和相对较小的物理 改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更注重是交通供给更好的适应现有的交通需求,从而更加充分 的利用现有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管理情调从管理交通需求的源头入手,使交通需求和交通 供给达到平衡。 交通系统管理措施分类:交通系统管理措施分类:1、提高效率 1)改善公共交通(公交优先措施、公交辅助系统、 公交运行管理)2)限制小汽车(限制使用、限制拥有、限制停车)3)鼓励合乘(合乘补 贴、合乘收费优惠、HOV 车道)2、改善供

11、应 1)工程技术措施(可变方向车道、单向交通、 交叉口改善)2)科学技术措施(智能控制)3、调整需求 1)时间调整(拥挤收费、家中 上班、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日)2)空间调整(区域执照、限制过境车辆、拥挤收费) 4、促进均衡 1)交通组织(慢行交通系统、快速路系统)2)科学技术措施(路径诱导) 3)交通衔接(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系统管理技术路线:交通系统管理技术路线:P43(理解)第三章第三章 交通标志的分类交通标志的分类: 按其作用分类,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主标志 7 类。-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旅游区标志 作业区标志 告示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

12、分类道路交通标线分类 按功能: 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 按设置方式: 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其他标线 按形态: 线条、字符、凸起路标、轮廓标 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 4 种。 其他交通管理设施: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离设施:护栏、隔离墩、绿化隔离带、水泥体 道路照明 其他附属设施:视线 诱导标、道路反光镜、反光道钉和反光几何体、减速垄和阻车器、交通岛第四章第四章 城镇道路等级分类及设计速度城镇道路等级分类及设计速度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km/h)10080 60606060 50405040 30304030 20

13、20汽车停车视距 单向交通的种类单向交通的种类:-固定式单向交通 定时式单向交通 可逆式单向交通 车种性单向交通单向交通的优缺点单向交通的优缺点: 优: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降低交通事故 提高行车速度 其他优点(利于实施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解决停车问题) 缺:增加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变向交通变向交通:在不同时间内变化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 (又称潮汐交通)变向交通按其作用分为两类:变向交通按其

14、作用分为两类: (1)方向性变向交通:不同时间内变化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 (2)非方向性变向交通:不同时间内变化某些车道上的行车种类。 禁行管理:禁行管理: 时段禁行 错日禁行 车种禁行 转弯禁行 重量禁行 多乘客车辆专用车道:多乘客车辆专用车道:为多乘员车辆(HOV)提供专门通行的车道。常见的公交车专用道路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五类:常见的公交车专用道路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五类:-交车专用车道 公交车专用街 公交车专用道路 公交车专用进口车道 公交车、自行车专用道路城市常规公交对比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优点:城市常规公交对比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优点: (1)与轻轨和

15、地铁等轨道交通相比,常规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小、见效快、线路易调整。 (2)与其他机动化交通方式相比,公交车单车运量大、运输效率高。 路外车公交专用道的主要特点:路外车公交专用道的主要特点:P88 P96 优:便利于设置公交停靠站不需对公交车辆的乘客门进行改造实施方便易行,投资 少 缺:易受到干扰不利左转公交车的运行不利社会车辆右转不利设置出租车停靠站 第五章第五章 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的平均出行速度不大于 1520km/h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分担率对比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分担率对比城市名称沈阳苏州秦皇岛常德湖州蚌埠晋城昆山人口规模200-500W100-

16、200w50-100w20-50w2525-2020-1515-1010-5占用道路面 积9(/辆)9-77-55-30.85车流状况自由骑行基本自由 骑行车流基本稳定非稳定车流受 限间断式束缚 交通流适用条件与 运行状态描 述在公路或独 立的自行车 道上,骑行 舒适无干扰, 可以自选速 度或超车, 行人也可穿 越在独立的 自行车道 或专用自 行车道上, 很少干扰, 骑车人尚 舒适,稍 有约束, 可超车、 行人可穿 越。在独立自行车道 或专用自行车道 上,常有干扰,速 度受限,不能变 更骑车线路,可 以维持安全车速, 行人横穿难。在物体隔离设 施的自行车专 用道上,车流密 集,干扰多,速 度低,行人横穿 车道已不可能。在仅有划线 混行道上,车 流密集,干扰 严重,车速很 低,一车如果 倒下,后面跟 车倒,行人不 能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