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67090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主题1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主题2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主题3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选修2科学与技术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如早期的陶瓷、玻璃的生产和少数 金属及合金材料的冶炼等。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如塑料、半导体材料、医药、化肥 、农药、染料、电池等。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而又有各自不同的 特点。例如,同科学相比,技术更直接地面对人们的实 际(市场)需要,一种产品首先用于满足人们的需 要,需要也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为什么要生产这种产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技术 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从这些问题展开时,有 利于阐明生产和技术进步的意义,培养学

2、生求知和 创新的欲望以及技术应用及其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再如,除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解决过程外 ,在技术实践中还强调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解决过程,后一过程可能会涉及化学以外的物理、生物 、地理等学科知识,体现技术应用的综合性;还会涉及 诸如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利弊 权衡等态度、价值和决策有关的问题,体现技术实践的 复杂性和产品设计标准的多元化。通过思考和解决这些 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加深理解,也有利于 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与技术课程目的以化学知识为基础,介绍化学在自 然资源开发利用、材料制造和工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对 化学有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出合理 的分析,强化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目标1.了解化学在工农业 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认识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 展中的 地位; 2.认识 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 步的促进 作用,强化技术意识; 3.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再 生利用的观念; 4.通过调查 、分析和讨论 交流等途径认 识实际 化工生产技术问题 的复杂性, 增强创新意识。教科书的体系1.教科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建立在化学基础上的技术及其发 展为重点设计教科书的总体系。2.以“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 化学反应原理生产过程及其 发展”为线索构建各单元的体系。 走进化学工业 走进化

4、学工业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化学与材料的发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纯碱的生产 获取洁净的水 海水的综合利用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化肥和农药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单元课题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2.按照整套教科书的编写 思想和原则内容的选择与呈现(1) 选取典型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作为内容载体;(2) 以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必要时为本模块补充基础知识;(3) 以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为重点,以生产基本问题(如原料及其 综合利用、对能量的利用、反应条件的控制、环境保

5、护等)为线索展开 内容;(4) 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 以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在生产技术中的价值为重点,而不过多地追 究生产实际过程的技术细节;(6) 学习顺序注意遵循学生的接受能力。一些具体原则编写时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1. 化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化学研究的独特性之间 的关系化学作为中心科学,涉及资源(能源)、材 料、环境与健康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个研究 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诸多行业,尽管如此, 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价值必须得到突出。2. 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关系以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为重点,以生产基 本问题为线索,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

6、意识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在生产技术 中的价值,不过多地追究生产实际过程的技术细 节。 生产原理和生产流程示意图3. 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基础知识以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为基础 ,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不超过其他选修模块。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验室研究与实际生产 流程的区别与联系。4. 典型生产过程与一般问题的关系通过典型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和问题的呈现 ,揭示化工生产的一般过程,使学生对化工生 产过程有一个基本认识,初步树立一些核心观 念和技术创新的意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第一章篇章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硫酸、纯碱和

7、合成氨等属于典型的基本 化工产品,它们的生产是化学工业及其发 展的基础;而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 问题也是学习化学与技术选修课程的 基础。地位和功能内容结构原料的选择基本化工产 品的生产合成氨硫酸生产化学反应原理反应发生的条件“三废”的处理纯碱的生产能量的利用以硫酸生产为例,比较详细地说 明了化学生产过程包括的一些基本问 题,如反应原理、反应发生的条件、 原料的选择、“三废”的处理以及能 量的利用等。使学生对化学生产过程 有一个概括的、初步的认识。合成氨这种人工固氮技术,不仅为解决 人类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 它也是近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的 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学

8、习这部分内容,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 解一个化学原理上可行的反应,当进入实际 的工业化生产时,还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技术 问题,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是仅仅将 实验室试管、烧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简 单放大的过程。 氮在自然界的循环必须想方设法将空气中的氮采用化学方法固定下来 ,如何做? l如何获得廉价的生产原料 l工业上可以采用哪些生产过程 l如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为了获得氮肥、硝酸、炸药等,人类需要获得含氮 化合物问题背景过程方案的设 计与选择工业生产技术 的突破方案实现的 可行性研究方案:利用天然矿藏(如硝石) 方案:模仿雷电使大气中生成氮的氧化物 方案:生物固氮 方案:合成氨如何用化学合成

9、的方法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理 论研究(实验室研究)的突破(化学发展在技术开 发中重要性)生产技术研究的突破(实现工业化生产): l原料气体的制取 l催化剂的选择 l合成塔设备的改进新问题过程方案的淘 汰和优化新的理论 改进和突破新技术的改进 和突破过程方案、技术的 评价、改进和发展背景的变化纯碱的生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一个化学工艺的发展和完善,可能需要几代 人长期的努力,从中体会化学工艺改进和发 展的思路、角度,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和实践能力。 氨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课时建议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2课时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2课时课题3 纯

10、碱的生产 1课时机动与复习 1课时 第二、三单元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必修中,学生已经学 习了水、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有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从资源和技术进步的角 度,进一步介绍有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 助学生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观念,并对 工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认识 化学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地位和功能内容结构化学与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获取洁净的水从海水中获取 有用化学物质水资源化石资源天然水净化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海水制盐海水提溴海水提镁提取重水煤石油天然气氯碱工业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有关水

11、资源的综合利用, 分两个课题介绍,课题1主要介绍如何从 水资源中除去杂质等而获取纯净的水; 而课题2则介绍如何从海水资源中获取有 用的化学物质。另一部分介绍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主要是在必修的基础上介绍石油、煤 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海水资源重水镁溴盐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和同位素课时建议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2课时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2课时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2课时机动与复习 1课时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根据材料的化学组成,目前,人类使用的材 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高分 子材

12、料三大类,化学研究及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地位和功能内容结构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陶瓷 水泥 玻璃金属的冶炼(铁和铝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止传统硅酸盐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聚反应缩聚反应聚合反应的原理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加工和回收利用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传统材料新材料与日常生活联系,并体现技术的发展33、310318、329、338课时建议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2课时课题2 金属材料 3课时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3课时机动与复习 1课时 第四章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

13、 一步了解化学以及化工产品在工农业生产 (如化肥、农药)和生活中(如肥皂、合 成洗涤剂和医药等)的应用,初步了解利 用化学变化对物质资源(原料)进行深加 工、精加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 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创新空间等多种 角度认识化学、技术与社会三个方面相互 作用的特点。地位和功能内容结构品种多、批量小、产值高精细化学品农药化肥氮、磷、钾肥的生产 原理多为间歇式生产,常 用到复配技术技术密集、附加值高肥皂分子结构对性质(性 能)的影响合成洗涤剂基本化学品用量大,多为大规模 连续生产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课时建议课题1 化肥和农药 2课时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3课时机动与复习 1课时 谢谢大家 请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